摘 要:近年部分省市學界導向議論文寫作,而人教版教材高中記敘文寫作課程內(nèi)容可操作性不強,導致記敘文寫作教學處境尷尬,師者言不好教、教亦“無用”,學生則不想學,認為學之“無味”。筆者嘗試以自身系統(tǒng)化教學實踐為例,尋求破解此困局之途徑。
關鍵詞:記敘文寫作 現(xiàn)狀反思 系統(tǒng)化教學 策略調(diào)整
一、現(xiàn)狀反思:師者言不好教、教亦“無用”,學生曰不想學、學之“無味”
近年包括福建在內(nèi)的部分省市學界導向議論文寫作。就福建省而言,大抵自2011年高考閱卷指導組傳達相關精神起,全省范圍趨向引導考生選寫議論文體。閱卷場上,記敘文難得高分已為廣大師生共知之“潛規(guī)則”。
議論文風行,因有此說:具備理性思維的人才為高校所需。此言不假,但若將此言等同于高校唯需具理性思維之人才,而置感性思維和人文情懷之培養(yǎng)于不顧,實為謬矣!然而少數(shù)為人師者亦從此流,言曰記敘文寫作教之“無用”。
而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被逼至墻角還因為:包括福建在內(nèi)的多省市現(xiàn)行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針對記敘文寫作教學的課程編寫體例不夠合理,各個寫作專題課程內(nèi)容均設“話題探討”“寫作借鑒”“寫作練習”三個版塊,而“話題探討”與“寫作練習”實為個例式寫作內(nèi)容建議與試題參考;“寫作借鑒”版塊除若干示范文段外,或許囿于版面,寫作指導只言片語。如此課程編排不便于一線教師操作。
此外,學生多認為,記敘文寫作初中已學,高中再學興味寡淡,加之實用主義觀念作祟,認為于高考作文無用,學之“無味”。
因此,當下記敘文寫作教學處境尷尬。那么,如何讓“味同雞肋”的記敘文寫作教學別具滋味?筆者以自身教學實踐為例,談幾點拙見。
二、策略調(diào)整:課程內(nèi)容生本化,整合教學體系,豐富教學資源,增強操作性
教學策略是一個包含教學觀念及操作方法的集合體,是聯(lián)系內(nèi)隱的教學觀念與外顯的教學實踐的中介。[1]
筆者認為,破解師者困惑的方法有:
首先,從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視閾來規(guī)劃作文教學體系。即以人教版必修1和必修2教材的“表達交流”專題分類為參照,在高一上學期完成記敘文寫作教學,而后續(xù)兩年側重議論文寫作,讓學生理性與感性思維兼?zhèn)洹?/p>
其次,整合人教版記敘文寫作課程的教學專題,豐富課內(nèi)外教學資源,增強課程的可操作性。
而解除學生困惑的辦法有:
1.以更“接地氣”的課程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學生的能力基點為起點,采用“點染式”教法。此處借用中國詩詞、繪畫領域的“點染”這一概念,意為在學生于初中打下的記敘文寫作功底之上,尋求能力提升點,旨在授其為文錦上添花之術,增其學習動力。
下面,筆者將比照人教版教材專題設置與本人重新整合的教學體系,簡述相關教學策略調(diào)整要義:
(一)表達方式訓練序列
1.學習抒情,學寫體現(xiàn)生活細節(jié)、情感充實的真情文
如何讓對記敘文寫作興味寡淡的學生打開心扉?筆者認為,唯“激趣”與“燃情”二法。古之文人多因情作文,撰文賦詩澆胸中塊壘,抒心中真情。可見,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調(diào)動其抒情欲望,是打開其心門,開掘?qū)懽髟戳鞯摹安欢ㄩT”。
于是,筆者將必修1教材的“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與必修2的“學習抒情”兩個寫作專題整合,以“一張陌生的老照片”為話題,布置寫作任務。課上,筆者以幾張有些年頭的母校黑白照創(chuàng)設情境;課后,讓學生搜尋家中舊照作為寫作素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細節(jié),抒發(fā)真情。學生興趣盎然,收效良好。
2.學習記敘,借助敘寫弱勢群體,謳歌人間之真善美
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還不夠,還須讓其明確相較初中,高中記敘文寫作的可提升點。課上,筆者向?qū)W生明示:初中作文講求文采,而高中作文更重思想。
筆者參照必修1教材的“記敘要選好角度”專題設置,將高中記敘文寫作的第二專題定為“學習記敘,借助敘寫弱勢群體,謳歌人間之真善美”,并以09年北京高考一篇講述北京考生有招考優(yōu)勢的優(yōu)作《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為例,讓學生初識“弱勢群體”存在之現(xiàn)象,然后范讀收集于本土報刊的幾個有關弱勢人群以樂觀心態(tài)與命運抗爭的身邊故事,學生陶醉于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被人性的真善美打動,由衷爆發(fā)的掌聲響徹課堂。筆者伺機點撥,讓學生明白關注生活這一寫作源頭之必要,選取人類共通的“母題”來深化思想更能成就經(jīng)典之道理。
3.學習描寫,用描寫方式、比喻手法讓表達生動形象
在引導學生寫作能力“爬坡”階段,以教師“下水作文”為范,不失為消除學生畏難情緒的妙招。在將必修2教材的“學習描寫”專題升格為“用描寫方式、比喻手法讓表達生動形象”時,筆者拿出以此手法寫就的關乎本人大學生活趣事的文作《創(chuàng)意的天空最美》與學生分享。品賞妙語佳句,受到美的熏陶后,運用描寫、多用設喻來為記敘文語言增色的必要性,師者不言,學生自明。
(二)寫作內(nèi)容訓練系列
1.學習寫人,學習寫得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富有文氣
作文的源頭活水從何而來?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鮮活的人。[2]筆者將必修1的“寫人要凸顯個性”專題升級為“學習寫得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富有文氣”。寫作訓練前,引導學生回顧文學影視作品中如魯迅筆下迂腐而可悲的孔乙己,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各具特色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物典型,體會其成為經(jīng)典的根源是人物形神兼?zhèn)洌恼聵O富文氣。
然后讓學生在寫作前品評《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選》輯錄的張?zhí)煲怼度A威先生》,及趣文《老清華的那些教授們》,感受作家筆下人物形象之魅力,讓學生進行刻畫身邊師者形象的片段寫作。講評課上,學生朗讀同學同題佳作文段,推測所寫何師。課堂上充盈著學生在品評高下、心領神會后會心的笑。若言教師“下水作文”再好也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話,名家作品為范,可提升學生品位;與同學比拼,可增自信、明差距。
2.學習敘事,利用虛構故事情節(jié),使情節(jié)跌宕吸睛
人物形象的塑造還須以情節(jié)推進來達成。夯實了寫人功底后,提高敘事能力是學生記敘文寫作水平升級的又一增長點。于是,筆者重組必修1“寫事要有點波瀾”與必修2“學習虛構”兩個專題,形成“利用虛構故事情節(jié),使情節(jié)跌宕吸睛”這一專題。
專題寫作指導時,筆者找來漳州本土作家何葆國、綠穗等人的幾篇妙趣橫生的微型小說范本,讓學生品味《查無此人》《“恐猴癥”》等記敘文題擬寫的要義,感悟情節(jié)奪人眼球的妙處。記敘文寫作教學至此階段,學生的視野逐步拓寬,寫作水平如春筍拔節(jié),大量佳作涌現(xiàn)。此專題教學時,筆者特地籌劃一場“編制最佳故事比賽頒獎禮”,請學生代表任評委,為獲獎作品撰寫頒獎詞,并對作者進行表彰,以此舉作為高一年級記敘文寫作教學的完美收官。
三、感悟體會:注入寫作活水,盤活教學資源,彰顯“大語文”教育教學觀
通過上述以一學期為周期,以學情為起點,立足于敘述、描寫、抒情三種表達方式及寫人、敘事兩大基點的系統(tǒng)化、階梯式教學策略調(diào)整實踐,筆者有如下體會:
1.疏渠開源,燃情帶寫。盤活課內(nèi)外教學資源,作為寫作教學的源頭活水,可提升教材原有課程內(nèi)容的鮮活度;點燃學生情感的火把,寫作熱情可燎原。
2.塑造情懷,導寫母題。在教學中,筆者曾指導學生進行《漳州現(xiàn)當代作家巡禮》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活動,帶領學生通過作品品讀、走訪采訪,走近本土作家,了解其熱愛寫作的動因,接受言傳身教,感受作家人文情懷。明晰以“母題”寫作造就經(jīng)典的真諦,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得以提升。
3.培養(yǎng)審美,品美言美。有人言教育終究是“愛的教育”,也是“美的教化”。讓學生在寫作教學中接受“美育”,可實現(xiàn)審美及造美能力的升華。
4.讀評悟?qū)懀とご賹憽W寣W生在對比中知悉不足,明確自身能力增長點,對激發(fā)學習動力、調(diào)動寫作熱情大有裨益。
古今文體眾多,可愛者甚蕃。當今學界獨崇論說體,視記敘文寫作教學如雞肋。而誠如王立根先生所言:“中學生只會寫議論文,不會寫記敘文,這豈非咄咄怪事?”師者應永恒亦疾呼:“我們?yōu)槭裁床荒苓€記敘文一片自由的天空?”[3]有感于斯言,筆者亦為記敘文寫作教學當下境遇振臂高呼!謹以此文述一理:墻角雛菊亦可綻放別樣芳香!
注釋:
[1]王明菊:《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策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2]劉薇薇:《心音共鳴——寫觸動人心的人和事 作文教學設計》,潘紀平:《中學語文》,湖北大學中學語文雜志社,2015年,第4期。
[3]應永恒:《記敘文寫作導航》,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郭曉民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學 363000)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