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軍
摘 要:建筑工地是一個安全事故多發的場所,隨著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工藝流程日益復雜,如何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控制事故的發生,安全生產已經成為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以及政府監管部門頭等關注的難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多的被建筑工地所采用,以彌補傳統的安全管理的不足,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及時、準確的掌握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的安全,大幅度的提高施工中的安全。
關鍵詞: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信息化
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管理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需要充分做好事前分析、施工中的動態管理,而信息系統可以有效的輔助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管理,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意識到了信息化管理所具備的優勢,信息化技術也不斷的被引用到建筑施工工地的安全管理中。
1 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中的必要性
1.1 傳統的安全管理缺點
相比采用信息化手段的安全管理來說,傳統的安全管理存在很多的弊端,首先無法實時的對施工現場進行全方位、不間斷的監控和管理,施工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靠人力無法做到實時的盯控,無法及時發現違規行為,出現危險險情后,無法進行遠程的控制和追溯;其次,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必須要有人力親自到施工現場進行安全巡查和監督,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再次,隨著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施工技術的難度不斷提高,絕大部分的安全指令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手工傳遞甚至口頭的傳遞,形成的文檔無法及時的加工、整理、歸檔和查閱,管理起來難度越來越大;最后,施工現場的隱患問題缺乏動態的跟蹤,很多問題是否得得到了有效的整改落實,不能及時查到。
1.2 信息化手段的安全管理優點
采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后,首先,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可以適當的減少現場的安全管理人員數量,或使管理人員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掌握現場情況的準確性和效率;其次,落實職責,方便調查和明確責任,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工人的責任心和積極性,規范施工操作行為,施工過程被錄像存儲,可隨時查看監控錄像,以便追溯,及時發生不可預見的險情,也可以查明險情發生的原因;最后,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企業可以提升管理水平,獲得長遠的利益。
2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的現狀和意義
2.1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的現狀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建筑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剛剛起初,基本處于基礎性應用階段,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更是裹足不前。在2002年,國家安監總局推出了安全管理信息化樣板系統,但至今很少由企業推廣應用,雖然一些大型的企業建立了信息化系統,也將安全管理納入進了信息系統,但這只是很小的一個模塊,內容不完善,功能存在缺陷,完全達不到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而在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中,大多數施工項目部能利用遠程視頻監控技術,實現對工地的實時安全監控,但僅僅依靠視頻監控,還無法滿足對安全管理時效性的要求。因此需要利用好更多的信息化應用,對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對建筑業長遠發展和轉型升級都有重要的意義。
2.2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的意義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危險源的控制和管理,目前,最主要的方式還是靠傳統的檢查和反饋式的事后控制,這種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的施工工程危險點防范和事故處理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安全隱患快速反應機制,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實施動態監測整改過程,督促危險源處置到位,確保施工現場無隱患、安全事故不發生。
信息技術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運用,將改變原始工作方法,從一種無序的、救火式的工作狀況向有序的、預警型的工作狀況轉變,使得整體的建筑安全生產管理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規范施工人員的安全行為能夠督促項目管理人員按照職責實施安全管理,同時,有利于交流先進的施工經驗,將先進做法和成功工序推廣運用。
3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的建設思路
3.1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原則
(1)適用性原則。針對施工項目的工程特點進行設計,確保適用于本項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并且所采用或引用的相關工程建設規范等。從業務模型、功能設置等方面充分體現對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有針對的實用性,為加強系統管理的力度,掌握系統運行的實時數據,系統并設置一些綜合管理功能。(2)全面性原則。業務面向的對象是項目涉眾的所有用戶,如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并且這些用戶所授予的權限是不同的,軟件系統覆蓋本項目所有用戶的使用需求,并在后臺系統中予以明確權限。(3)擴展性原則。擴展性原則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系統功能可擴展,隨著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系統的功能可能將進一步擴大,因此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應具備相應的擴展能力;二是用戶數量的擴展,使軟件用戶數量增多,本系統建設應具備隨時擴充用戶的能力。(4)易用性原則。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應可以通過PC客戶端及手持移動終端(Pad和手機)使用,系統簡單明了,方便操作,并要最大限度的節約服務器資源、提高服務器性能和響應速度。
3.2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應用功能
(1)視頻監控功能。視頻監控功能實現實時和全方位的監控施工現場,及時發現問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抓拍,保留影像資料,督促施工單位進行整改,對存在的問題可以進行遠程控制和追溯。(2)檔案信息管理功能。各級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計算機,隨時查看相關的工程信息,實現信息的共享,避免成為信息孤島。(3)人員定位功能。通過向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配備帶有GPS定位功能的終端,能夠在系統中清楚的看到終端的活動狀態、位置信息及運行軌跡;發生危險情況時,能夠定位到所處危險區域內的施工人員,下發出告警信息,并能通過對講功能下達相應的指令(4)隱患排查治理功能。安全管理人員對施工安全巡查的安全隱患記錄直接錄入到系統,系統將自動派發電子工單至相關責任人員,責任人員對隱患進行整改復查,形成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及處理記錄。(5)風險監控功能。通過系統對日常的監測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對存在的風險信息進行提前的預警,使各參見單位密切關注,通過事前預防,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4 結語
總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信息化道路還任重道遠,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今后將會出現更多的信息技術手段,施工企業要把這些新技術結合到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確保工地安全施工,做到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 常戎一,馬宇飛,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問題研究[J].施工技術,2008,9.
[2] 莫若楫,黃南輝,地鐵施工事故與風險管理[J].都市快軌交通, 2007,6.
[3] 胡秀強,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管理控制[J].科技向導,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