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前
摘 要:低碳概念是世界經濟持續發展與健康發展的核心趨勢之一,低碳概念也是有力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需要,此時建筑行業發展會積極推動低碳經濟發展,低碳節能操作模式在建筑設計領域內廣泛應用。
關鍵詞:低碳概念;建筑設計;應對策略
快速發展的經濟,給人們帶來的不只是逐漸提高的生活水平,還有生活環境的惡化。當前的經濟發展是以環境為代價的,河水不再清澈、空氣也不再清新,這些都是可以直觀感受到的??梢姡斀袢藗兊纳瞽h境極其惡劣,環境污染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環境污染的嚴重性是不言可喻的,需要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因此,我國政府已經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同時又命令各個地方政府加強當地環境治理,但是只靠國家治理遠遠不夠,還需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每個人都要學會低能、減排、低碳、節能等等,一切從身邊的事情做起。
1 建筑低碳設計原則要點分析
建筑低碳設計環節中應遵循與整體設計相協調原則,務必對特色文化內涵要素考慮完備,按照不同類型建筑特點,篩選與其相互適應的新型技能技術,能源選擇上以新型能源選取為主,隨之可滿足低碳環保建筑設計操作條件與需求,日漸完善建筑應擁有的優質功能,以至有效提升建筑設計環境質量和建筑設計文化品質。其次則是能源消耗節約原則,建筑圍護結構設計過程中應該運用節能設計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采暖能消耗量降低和空調能源消耗量降低,基于自然通風原理前提下使得基礎性夏季主導風向可以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本體則需要有力保證自然通風采光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通風質量和采光質量,慎重考慮氣候條件因素,建筑物布局模式和對應建筑平面設計模式均應擇優而選。節約資源消耗勢在必行,建筑材料選用環節應盡量考慮到建筑資源高效實用和建筑資源合理布置,適時進行建筑整體系統結構優化與整改,以至達到資源浪費綜合降低主要目的,實現資源可再生利用的終極目標。建筑內部設計階段,嚴禁有害建筑材料使用,石塊材料和木材材料以及油漆材料等均應通過合格檢驗后才能正常投入使用流程之中。
2 建筑低碳設計內涵要點分析
建筑低碳設計主要是將建筑節能先進技術運用于實踐操作流程之中,之后與建筑節能產品之間完成組合式優化,對建筑本體耗能比例進行合理調節與整改,達成能源有效節約目的。與此同時,也要進行二氧化碳減少,構建健康居住環境的同時具備低耗能特質和高舒適性特質。低碳建筑理念中,節能建筑設計技術應用十分有必要,環保建筑材料選取視為首要選項,能源優化組合為最終操作目標,可借助先進科學技術模式將建筑新材料運用到建筑設計過程之中,建筑設計工作人員自身建筑設計理念與建筑可持續化間存在緊密聯系,碳排放水平和能源消耗以及原材料消耗均是其中重點。特殊提到的一點是,當前低碳建筑理念實踐程度不斷加深,外墻保溫節能技術以及太陽能技能技術得到持續推廣與應用,但是此類技能建筑理念與建筑觀點仍舊難以達到綜合綠色能源使用目標,差距度較大。
3 新興科學對低碳建筑設計的主要影響分析
技術轉向是低碳建筑設計發展必然趨勢,新科學觀出現對低碳建筑設計造成巨大影響,基于此,建筑技術科學成就日漸增加,低碳建筑設計技術轉向意味著此類技術和水品具備高層次特點和新興特點,主要表現在時間新方面和技術效果佳方面,并且勞動效率和勞動質量得到雙向提升。受新科學影響,新技術不斷更新,低碳技術操作方式和低碳技術操作效率較老舊式建造方式相比要優出許多,理論影響和實踐影響跨越度相對較大,所以老舊式建筑低碳建筑發展勢必會完成較大跨越。計算機技術以新科學與低碳建筑核心媒介形式產生,現下顯著技術特征即為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萍蓟瘯r代到來,新科學觀念出現對建筑設計造成巨大影響。
4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方案要點分析
4.1 合理空間利用
高效建筑空間利用可有效降低總體建筑面積需求,大量居住建筑中,空間分配更加重要,此時需要綜合控制住房面積標準,達成空間合理利用,運用此種方式可進行建造能耗合理降低,建造減少手段實際上為能源節約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核心操作環節,有效性與實用性特凸顯。建筑空間再利用是建筑良性循環運作合理模式之一,其也是城市發展的主要契機與保障。通過數次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戶型空間設計中需要考慮靈活可變性特點,其可有效減少建造垃圾,也會進行基本建筑費用降低和能源節約。低碳建筑設計環節,應進行結材方案制定,其最終直接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建筑垃圾減排操作便可帶來上述優良效用,即為達成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一體化,一體化模式操作可減少建筑結構系統中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與過度材料消耗。
4.2 再生能源一體化執行
較為正確的做法是,應將可再生能源技術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技術有機整合,之后在此基礎上形成正規多功能建筑構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建筑使用功能充分延伸,最終完成建筑設計節能效果提升與建筑物使用質量提升??稍偕茉蠢眉肮夥ㄖ惑w化模式執行可使建筑物本體內在不同類型功能加以完美協調與合理統一,從現下基本態勢角度加以分析,風能建筑一體化技術較為常用,此類技術層出不窮,太陽能技術更加適用于新建建筑設計,太陽能轉化后也可投入已建建筑改造中,此時主要分為太陽能除濕式制冷內容和熱利用形式內容等。太陽能集熱器實際上可完成太陽能常規轉化,因為集熱器設備占地面積較大,并以建筑組成元素形式產生,在熱能結構系統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可與附近環境之間達成協調統一,可在保證集熱效果的同時進行建筑平面屋頂集熱器設置,此種方法最為實用。新建建筑中,電能太陽能轉化較為實用,光伏建筑一體化操作勢在必行,電池片轉換效率提升可達到預期優良節能效果,換個角度而言,也就是運用聚光技術電池片進行最終碳減排效果達成,以從種方式來減少能量轉換冗余步驟,無需交流電源介入,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可有效提升再生技術所帶來的基本經濟效益。
5 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城市轉型已成未來必然發展趨勢,城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與宜居城市建設中,低碳建筑設計起到決定性作用,建筑行業領域中,建筑低碳設計概念則是經濟發展的核心點所在,基于此,應適時進行體制創新整改、機制創新整改、設計觀念創新整改,從實際角度出發,做到縱觀全局,逐步加強建筑低碳設計理念與建筑操作節能理念。因為低碳建筑發展潛力巨大且是未來建筑行業主流發展方向,具備節電優點和節水優點以及低污染優點等,必將會給大眾群體營造一種綠色生活氛圍和健康生活氛圍以及和諧生活氛圍。
參考文獻
[1] 蔣文蓓.傳媒類建筑設計的環境協調和個性表現——以蘇州廣電總臺現代傳媒廣場為例[J].建筑技藝,2016(01).
[2] 郭成林,趙金彥,臧海燕.中國第一棟“主動式建筑”理論指導下的建筑設計、施工、管理實踐——威盧克斯(中國)辦公樓[J].建筑技藝,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