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華
摘要:逆反心理特指討厭某種宣傳、理論、規定而產生的一種違抗心理,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是必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將舉例淺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逆反心理及對策,并提出個人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逆反心理;對策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學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師所面臨的棘手問題,很多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有劇烈的抵觸性和頑固性,本文將簡單分析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及其成因,并從科學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完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等三個方面來舉例探討解決對策。
一、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及其成因
目前,大學生的逆反心理有四種特征,可以概括為抵觸性、頑固性、盲目性和極端性,其抵觸性和頑固性主要表現在很多學生不認真傾聽思想政治課,上課期間經常會寫本專業的作業,因為備考英語四六級或者計算機二級而專攻英語和計算機資料,或者看小說、雜志、睡覺、聊天、玩手機、故意遲到和曠課等。對于教師所提問的問題,學生懶于互動。面對教師的善意批評和提醒,學生更是不以為然,部分教師反映在講課期間,越是要求學生們保持安靜,學生的聊天聲音越大。其盲目性和極端性表現在學生很容易曲解思想政治知識和教師所講的內容,經常會不自覺地否定和攻擊先進事跡。例如對于毛澤東主席的“論持久戰”這一革命觀點,很多學生會曲解文意,把自己和教師以及同學的僵持關系看作“論持久戰”,故意長期和教師作對或者和同學鬧矛盾。
導致學生產生的逆反心理的原因有三個,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的思想壓力很大,他們所面臨著來自學習、就業、家庭和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壓力,為了準備等級考試、面試工作,或者為了緩解壓力,他們沒有心情傾聽思想政治課。第二個原因是學生的心理和思維方式尚未發展成熟,他們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識很強,不愿意接受教師和同學善意的批評,不能正確理解思想政治知識。另一個原因是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缺陷,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必然會產生逆反心理。
二、解決對策
(一)科學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調整心態
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時,應注意有效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汲取教材資源,幫助學生調整心態,緩解心理壓力,克服抵觸性和頑固性等不利因素,正視思想政治課程,處理好等級考試、專業學習和思想政治學習的矛盾,遵守校紀校規,尊重師長和同學。例如在解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本教材時,教師應注重細化課程內容,運用思想政治工作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和教育,指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增強學生的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和抵御不良習氣的影響,引導學生恪守并踐行社會公德,直面挫折,客服生活中的任何困難,學習社會知識,積累社會經驗,為將來的就業奠定基礎。教師可以通過提高思想政治教學課堂的文化娛樂性質、組織跳躍式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緩解壓力,在課前讓學生在匿名紙條上寫自己的心理困惑,然后將這些有價值的信息整理到課件中,并結合《提升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遵守道德規范,錘煉高尚品格》等思想政治知識,為學生傳授緩解壓力、克服困難的方法。教師還可以在課件中插入《命運交響曲》,讓學生欣賞勵志電影《隱形的翅膀》,增強學生的精神動力和自信心,樹立學生的樂觀信念,塑造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思想政治知識。
(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
大學生雖然都已經成人,但是思維意識和心理素質并未發展成熟,沒有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念,因此,教師應該借助思想政治教材和科學的教學技術,著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引導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用哲學觀點正確看待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堅持正確的自我意識,克服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缺點。用法治觀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培養理性思維。
(三)完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
教師應注意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課本教材和多種教學方法來完善當代思想政治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課堂凝聚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輪流試講,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組織文化活動。例如在解析“毛澤東思想”時,讓學生以“紅色之旅”為話題寫論文,在講解《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時,為學生舉辦演講比賽“我的理想”,這樣可以為思想政治課堂注入鮮活的生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解讀《毛澤東思想概論與中國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本教材時,教師應注意運用概念圖教學方法來輔助學生理解相對抽象、復雜的思想政治知識,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培養反思精神,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調控。另外,教師應該運用多種途徑來傳播思想政治知識,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網絡技術組建思想政治知識庫,例如《思想道德修養》、《法律講堂》、《毛澤東思想典籍》、《馬克思列寧主義知識群體》等,為學生搭建多模態教育和網絡遠程教育的平臺,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以及教師和多媒體、學生和多媒體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借助網絡橋梁與學生一起探討教育方法和政治新聞,從而全面促進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呈現出抵觸性、頑固性、盲目性和極端性等四大特征,其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的思想壓力很大,心理和思維方式尚未發展成熟,當前的思想政治教學方法不完善。因此,教師在進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時應注意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相融合,引導學生緩解壓力,調整心態;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意識,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完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
參考文獻:
[1]戰英策.淺談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矯正對策[J].才智,2012(2):319-320.
[2]趙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及對策研究[J].管理觀察,2012(26):84-85.
[3]程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對策[J].成功:教育版,2011(9):252-252.
[4]郭麗君.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逆反心理及對策探析[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2):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