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慶奎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和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具有密切聯系,而且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首先介紹了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然后闡述了教學過程中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活動;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思維能力,指的是在了解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采用分析法、類比法、歸納法、演繹法等,對問題作出解答,并從解題過程中總結規律、觸及本質。由此可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不僅關系到當前的學習成績,而且會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一定影響。
1、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
1.1 適應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普及,改變了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是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思維方式,提高解題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依靠題海戰術,以形成思維定勢,對同一類型的題目做到快速、準確解答。但是,題海戰術的最大缺陷是全面性不足,一旦創新題型,學生就找不到解題途徑。相反,只有培養思維能力,才能夠有效應對各種題型。
1.2 適應現實生活
數學和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夠豐富人們的生活。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對于當前學習階段,能夠游刃有余的解決各類問題;對于今后的生活階段,能夠起到巨大的幫助,發揮出創新能力。以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為例,可以為社會的發展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2、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途徑
2.1 設計探究問題,激發探究欲望
探究性的問題,和解答性的問題剛好相反。在高中數學新課標中指出:探究學習是一種新型學習方法,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實現教學和學習目標。簡單來說,探究性問題的重點不是最終的答案,而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手段、方法、途徑。以測量一棟高層建筑的高度為例,可以采用陰影相似理論進行計算,也可以通過高度和氣溫、高度和壓力的關系變化進行計算。
2.2 解題舉一反三,鍛煉靈活思維
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解題具有重要關聯,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問題,通過逐一分析,得到全面的答案。比如在帶有系數a的二元二次函數中,要想討論函數的增減性、奇偶性,就要分別假設a=0、a>0(為正數)、a<0(為負數)等多種情況。又比如在幾何圖形中,線段長度、陰影面積的計算,往往具有多種方法。從不同的已知條件入手,結合相關公式、定理等,能夠找到其中最為簡單的算法,并真正培養思維能力。
2.3 優化教學設計,提高學習興趣
第一,設計教學導入。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為了改變教師說教、學生接受的固定模式,可以在教學導入階段,提出幾個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了解知識,并以解決問題作為學習目標。如此,有利于學生展開思考,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改善教學效果。
第二,創設問題情境。數學教學不能夠單純依靠教材內容,而是要和生活中的實踐相結合,拉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距離,從而調動思維能力。舉例而言,在學習均值不等式內容時,可以和商場超市的促銷活動聯系在一起:顧客在購買商品時,商家制定了三種降價方案:一是折上折,二是購滿返現,三是贈送禮品,要求學生分析哪種方案對顧客最有利。
第三,融合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改善教學手段,將諸多抽象的知識和問題,進行生動形象的表現,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培養思維能力。例如在介紹二面角知識點時,可以制作出Flash動畫,通過空間運動變化,將這一概念展現給學生,有利于掌握二面角特征,以及和圖形之間的空間關系。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分析可知,培養思維能力,不僅是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現實生活提出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依據新課標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設計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第二,解題舉一反三,鍛煉學生的靈活思維;第三,優化教學設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王喜林.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6):12.
[2] 徐維風.深度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9):33.
[3] 姜正凱.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2):153-153.
[4] 侯英杰.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意義及其培養[J].東方青年·教師,201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