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在應用方面也愈來愈廣泛,互聯網技術和金融領域進行結合,就要注重風險控制。當前虛擬互聯網金融的業務發展面臨著諸多方面的風險,注重對互聯網金融的經營模式創新以及風險控制力度的加強就顯得比較關鍵。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征以及發展現狀加以分析,然后對互聯網金融風險以及風險控制策略的實施詳細探究,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控制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互聯網金融風險現狀
0引言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近些年有了很大進步,在各種形式的金融模式應用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這些風險對互聯網金融的良好發展就有著很大阻礙。通過從理論層面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控制研究,就能為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提供理論支持。
1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征以及發展現狀分析
1.1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特征體現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比較鮮明的特征,其中在互聯網金融的效率高特征上表現的比較突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進行支持,對金融產品的計算效率就能有效提高,方便金融信息的查詢以及搜索。這就使得互聯網金融的高效率的特征比較突出的展現。
再者,互聯網金融的成本低特征也比較突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通過虛擬網絡實現的,能夠通過互聯網就對方的信息全面性的了解,對各利益間的需求也能得到有效滿足從而就能在交易的定價方面有效的制定,在網絡技術的應用下進行交易,能夠節省大量大時間以及資金,在交易的整體成本上能大大的降低。
另外,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性特征也比較突出。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網絡是開放性的,比較容易受到外部的攻擊造成信息丟失和損壞。在受到操作方面的失誤也會存在著相應風險問題。還有就是在相關的法律上沒有針對性完善化的制定,這就會影響互聯網金融的良好發展,在金融風險的防范上沒有法律保障。
1.2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分析
互聯網金融的逐步發展中,在勢頭上有著加強。銀行業務中的支付業務規模在逐步的擴大化,對余額寶等理財業的發展也有著促進作用。互聯網貨幣的雛形在當前已經逐步的形成。互聯網技術支持下的金融領域的發展,在業務產品方面有著種類的多樣化,網絡市場和實體經濟市場的結合發展趨勢愈來愈明顯化,在互聯網的貨幣雛形也已經形成。互聯網貨幣作為重要的支付內容,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有著很大促進作用。在網絡銀行的業務發展方面,也逐漸的對傳統銀行的發展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對其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有著顯著成效。
通過互聯網金融自身的優勢利用,在網絡平臺基礎上和傳統金融業務緊密結合,這就能有效形成全新的發展模式,對金融機構的戰略發展模式的調整有著促進作用。在發展過程中的管理理念方面的發展也有著促進作用。在當前各銀行的門戶網站業務已經逐步開展,在網絡銀行的業務量方面也有著很大增多,這對傳統銀行業務的發展就能形成積極促進作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的當前信用稀缺空白也進行了有效填補。
2互聯網金融風險以及風險控制策略探究
2.1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
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類型比較多,其中在技術風險方面,由于互聯網金融是通過對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進行的應用,在互聯網金融經營中,由于受到技術層面的因素影響,就會帶來相應的風險。在這些技術的應用時,能對金融業務的有序進行有著促進作用,但是技術應用過程中,也會出現技術問題從而對互聯網金融的運作產生很大影響。具體來說,互聯網金融風險中的技術性風險,主要就是在系統性的安全風險上以及技術選擇風險和技術支持風險幾個重要層面。從技術選擇風險上來說,互聯網金融技術在設計中存在著不足,就比較容易出現信息傳輸效率低以及技術使用效果不佳的問題。
互聯網金融風險中的法律風險類型也是比較突出的。在法律風險方面,主要就是由于沒有結合實際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法律風險防范制度等,這就造成了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問題不能收到法律的保障。在互聯網金融的立法層面相對比較滯后,在風險的法律監管方面沒有得到加強,這就造成了一些不法人員鉆法律的空子,對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就形成了很大阻礙。
再者,互聯網金融風險中的市場選擇風險也是比較突出的。市場選擇風險是和互聯網金融的業務信息沒有對稱下出現的檸檬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就會使得市場選擇欺騙性,對用戶的資金就會丟失。這樣在風險問題上就表現的比較突出。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中操作風險也是比較突出的。互聯網金融的交易是通過網絡進行的,所以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在操作過程中就要能規范化實施。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由于在實際的操作中沒有按照規定操作,這就造成了互聯網金融操作風險的發生,對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就不能有效保障,從而帶來風險。
2.2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策略探究
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有效控制,就要能注重相應策略的科學實施,筆者結合實際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控制策略進行了探究,在這些策略的科學實施下,就能促進互聯網金融的良好發展。
第一,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法律層面的保障。要想互聯網金融風險有效控制和降低發生率,在法律層面進行完善就比較關鍵。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法律加以完善實施,將其納入到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監管原則要嚴格遵循。結合互聯網金融的特征,針對性的加強監管,按照綜合監管的原則,將功能性監管的作用充分發揮,對互聯網金融機構以及服務平臺綜合性監管,這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范就有著促進作用。還要注重聯合監管原則的遵循,構建完善的監管機構,以及在監管的制度方面能完善建立。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有效防治。
第二,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范,就要注重互聯網金融的準入以及退出的監管強化。要能針對性的對互聯網金融參與主體機構,在資產以及規模和網絡安全的要求上進行提高。注重財務的良好運營以及服務模式的優化實施。在對違反準入資格的要求的,就要加大懲處的力度,對參與到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標準統一性以及公平性能充分重視。在對模式監管以及功能監管的作用上也要充分發揮,將功能性的監管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式,對不同經營模式科學化應用,避免出現互聯網金融監管盲區出現。
第三,加強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體系完善建立。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有效防范,就要能充分注重安全體系的優化。要充分重視對當前的互聯網金融運行環境進行優化,將計算機系統的防火墻技術科學實施,對密鑰的安全防護技術要積極有效的應用,將計算機的安全性得以保障。從技術手段上有效實施,保障互聯網金融的經營運行中的安全性,避免受到病毒以及黑客的攻擊。在數據管理工作方面也要能加強,按照技術標準規范來進行選擇網絡金融技術加以科學化的應用,對互聯網金融技術的風險要能積極有效的降低。
第四,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有效防范,要能充分重視社會信用體系的完善建立。對征信手段的應用要注重創新,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信息能全面采集,將覆蓋面能夠全面真實系統化的呈現。對互聯網平臺的實時運營數據以及個人信用卡的使用等信息,都要能歸入到數據庫管理,在信息庫的信息共享目標加以實現。這樣就能有助于對個人的以及企業的信用進行綜合性評價,這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降低就能起到保障作用。還要注重線上線下的方法應用,對客戶的身份驗證以及信用進行評估,對客戶的信用評價機制進行完善化制定,這些都能有助于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有效控制。
第五,注重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對潛在的風險隱患加強防范。互聯網金融從業人員,要注重職業道德的遵守,相關企業要注重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化培訓,使其能在技術水平上以及理論水平上和職業道德等層面獲得綜合性的提高。在行業自律組織的建立方面也要加強,對一些違反互聯網金融準則的要能加強懲處,在行業保護以及行業的協助方面發揮自身的作用價值。
3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當前比較迅速,保障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控制措施的科學化實施,對風險控制效率的提高就能起到保障作用。面對當前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控制工作就要能從多方面充分重視,在技術手段的應用上以及理論層面的完善化都要注重。只有在這些基礎層面得到了加強,才能有助于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參考文獻:
[1]覃一鳴,裘麗婭.網絡銀行業競爭態勢與電商系網絡銀行競爭戰略分析[J].對外經貿,2015(08).
[2]鄭蕊,程晗.互聯網金融和小微企業互利共存[J].經貿實踐,2015(08).
[3]龐菲菲.中美P2P發展對比與啟示[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8).
[4]張飛娟.互聯網金融監管探究[J].時代金融,2015(23).
[5]王月玲.淺析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互助業務資金風險及防范[J].時代金融,2015(23).
[6]張向春.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發展的影響分析[J].時代金融,2015(23).
作者簡介:曹真穎(1990.10-),女,浙江杭州人,廈門大學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