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其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其對外信息披露義務。實際上,這也是上市銀行維護自身健康發展、改善投資者關系的必然。會計信息是各類經濟信息的重要來源,對于投資者了解銀行經營狀況、資產質量等有重要意義,因此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要求也日益規范。鑒于此,本文將通過分析新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對如何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提出建議。
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巴塞爾協議
一、引言
商業銀行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其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其對外信息披露義務。實際上,這也是上市銀行維護自身健康發展、改善投資者關系的必然。而隨著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商業銀行創新不斷加快,這也使得其滿足投資者知情權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信息披露要求也越來越高。會計信息是各類經濟信息的重要來源,對于投資者了解銀行經營狀況、資產質量等有重要意義,因此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要求也日益規范。不過,盡管我國銀行業發展勢頭迅猛,但發展程度仍相對滯后,信息披露起步也較晚。鑒于此,本文將通過分析新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對如何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提出建議。
二、新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會計信息是指將相關會計數據進行處理加工并生成對人們有用的信息。會計信息是各類經濟信息的重要來源,對于投資者了解銀行經營狀況、資產質量等有重要意義,因此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透明經營是銀行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監管要求,近年來我國銀行會計信息披露水平逐步提升,披露標準越來越規范。但不可否認的是,銀行目前的會計信息披露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是缺乏詳實完整披露,比如存在缺少資產與負債結構信息披露的問題,這兩類資產負債結構的失衡,會加劇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造成流動性問題。鑒于此,資產負債結構信息的不足是當前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面臨的首要問題,它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對銀行的風險情況作出評估。再比如,目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缺少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結合,一般主要依靠單一的財務經營數據。
二是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比如,當前商業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真實性需要加強,銀行會計工作者將信息加工成數據并對外公布,這是會計信息披露的過程。銀行會計信息應反映其資產質量等情況,但有些銀行可能提供誤導性的財務信息,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普遍存在。比如不按照五級分類標準劃分資產,或者以貸還本掩飾資產質量,造成會計信息失真。
三是對會計處理差異較大。會計信息的可比性需要提升,這一要求需要企業提供相互可比的會計信息,即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不過,銀行會計信息可比性不強,尤其是在在表外業務的信息披露中更為明顯。此外,會計信息披露標準不統一。我國現行關于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要求多,也由諸多部門和機構發布,但彼此之間存在不統一、不銜接的地方,處理的靈活性較大,銀行也會選擇性地披露,從而影響了信息披露質量。
三、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原因
當前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有銀行內部的內在機制不健全的因素,比如披露動力不足、管理水平確實存在差距等,也由外部監管機構的原因,主要表現為相關準則標準不規范,監管有效性需要加強。
一是披露動力不足,我國的銀行行政色彩濃厚,存在企業本身的治理結構及委托代理關系,信息披露可能對于管理層存在一些問題。
二是風險管理技術水平有待提高,銀行會計信息披露面臨業務和技術手段的創新,與發達國家相比,風險評估起步晚,尚未形成市場風險等的計量模型,定量管理信息能力較差。
三是商業銀行的差異化會計處理問題普遍存在,銀行新業務與會計規范發展不同步的情況較多。比如理財信息披露實際上就給給銀行的會計核算帶來了大的挑戰,其會計處理和補充規范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銀行實務自由度較大,躲避監管的問題存在,對自身財務狀況也產生影響。
四、提升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水平的政策和建議
綜上所述,我國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的側重在于安全性、效益性與流動性。當前,加強銀行業會計信息披露受到密切關注,也是銀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鑒于此,為進一步改進我國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情況,本文從治理結構、風險管理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如下的對策和建議。
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要優化銀行股權結構,股份制改革應當深入,可以引入更多的戰略投資者,優化銀行股權機構、提升管理水平。要完善銀行管理層的任用機制及績效評價機制。要強調發展質量,完善信息披露機制。
二是要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要求企業在各個環節和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流程,即要針對各項業務風險制定實施識別、計量和控制風險的制度、程序和方法。目前主要面臨信用、市場和操作等風險,應建立量化模型,持續進行監控。應構建和完善風險評級體系,提升風險控制能力。實際上,有效的內部評級系統應該包括評級對象的確定和對評級結果的利用等諸多方面。
三是完善信息披露規范。目前會計報表及附注是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表現,在銀行金融創新實務中,差異化處理方式不利于統一監管,因此要適應新形勢下變化,持續改進和完善相關會計準則,不斷規范新業務的會計處理方式,不斷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
四是要加強披露監管。要更新監管理念,金融監管是為了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確保銀行業的健康運營。我國監管是嚴格限制市場準入、強化管制,國外對銀行的限制少但監管規則更細,未來我國監管理念也應該不斷完善,提升銀行自律意識,提高銀行的競爭力和監管效率。要促進監管協調,形成監管合力,比如組建聯合巡視組。參考文獻:
[1]胡突明.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巴塞爾原則及對我國的指導意義[J].會計研宄,2001(09).
[2]李冰.金融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金融會計,2009(2).
[3]李慧萍.關于增強商業銀行會計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思考[J].投資研究,2004(6).
[4]李小娟,魏博,范淑芬.淺談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J].時代經貿,2008(10).
作者簡介:張燕(1982-),女,漢族,山西運城人,本科,西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任職于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