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忠海
與傳統的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可以使資金供求雙方通過互聯網搭建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減少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具有無傳統中介、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
互聯網金融傳統商業銀行關系
一、互聯網金融概述
(一)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及特點
目前“互聯網金融”尚處于概念階段,還未在理論上形成一致的標準定義。其中,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技術和移動設備與傳統金融相結合的,能夠實現資金借貸,線上線下支付以及理財和信息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簡單結合的產物,而是依托于支付、云計算、搜索引擎、社交網絡和其他互聯網工具的一種新興的金融業務。從廣義金融角度來看,互聯網金融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支付、信用評價、金融中介、金融產品在線銷售模式。從狹義金融角度來看,融資依托互聯網實現的形式都可以被稱為互聯網金融。
與傳統的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可以使資金供求雙方通過互聯網搭建的信息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減少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具有無傳統中介、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同時也應注意到,由于互聯網金融體系尚不完善,缺乏相關的監管制度和信用系統,因此較傳統商業銀行而言風險更大,且對互聯網的技術要求更高。
(二)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
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從廣義上講,是指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絡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從狹義上講,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借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采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2、眾籌融資
眾籌融資由三要素組成,即發起人、跟投人和平臺。是指發起人首先提出一個項目,跟投人來投資購買參與團購的一種形式。從國內實踐看,主要以影視、動漫、音樂等文化創意類項目為主。
3、網絡小額信貸
網絡小額信貸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小額貸款,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互聯網企業通過將電子商務平臺上積累的客戶信用數據和行為數據映射為企業和個人信用評價,從中檢索出具有潛力的客戶來發展業務,具有金額小、時間短、信用額度透明的特點。
4、P2P網絡借貸
P2P網絡借貸是指資金持有者通過網絡信貸平臺將資金貸給其他資金需求者的一種民間借貸方式。P2P貸款金額通常較小,相當于小微貸款中的微貸或極微貸,主要針對的是那些信用相對良好但缺少資金的個人或小微企業主。
二、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商業銀行的比較
(一)目標客戶的差異
互聯網金融定位于小額、分散的金融需求者。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降低了資金融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透明度,從而使其具備了便捷的渠道、低門檻的準入和人性化的操作,產生了獨特的需求方規模經濟。而傳統商業銀行出于成本和盈利的考慮,往往將有限資源投向高端客戶,主要服務于資金供求較大的客戶。
(二)業務性質的差異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商業銀行在業務性質方面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差異。其一為支付結算方面。互聯網金融主要模式之一的第三方支付,實際操作中第三方支付企業不能直接參與中央銀行的結算系統,其所使用的最終支付工具,仍然是銀行賬戶所對應的資金。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第三方支付更多的是傳統商業銀行支付業務的補充和延伸。其二是資金來源方面。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的資金來源較為有限,在缺乏杠桿的情況下,其規模始終面臨較大的制約。
(三)監管的差異
金融是高風險行業,且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對一國的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各國對銀行業均有非常嚴格的監管體系。到目前為止,傳統商業銀行從公司治理到具體業務的發展都有相應的監管規范,而且在資本充足、流動性風險等方面也均有嚴格的監管要求。而互聯網金融仍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法律約束較弱,執行與貫徹力度不強,基本處于監管空白地帶,直到2015年上半年央行出臺《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給出監管的方向性意見。
三、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商業銀行的關系及相關建議
(一)關系總結
盡管互聯網金融使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受到沖擊,使其金融媒介作用被削弱,并搶占了其一部分銀行客戶;但互聯網金融同時促使了傳統商業銀行轉型,并促進加快了傳統銀行業的網絡化進程。
因此,互聯網金融與傳統商業銀行之間,合作要大于競爭。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吸收、應用互聯網金融的技術和組織模式,以實現自身的轉型與調整;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也可以積極推動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
(二)相關建議
首先,就互聯網金融而言,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逐步強化功能監管,優化監管模式。目前我國的監管模式仍是以機構監管為主導,這在我國金融業發展初期是與金融市場現實狀況相適應的監管模式,機構監管通過設立“一行三會”的方式很好地實現了審慎監管的理念。但是隨著我國金融業的逐漸發展,創新型金融產品的不斷出現也暴露出機構監管的缺陷,因此要逐步向功能監管轉化。
其次,就傳統商業銀行而言,應努力提升服務水平。首先,優化業務流程,讓客戶盡可能地隨時在最短時間用最簡單的方式辦理各類業務,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其次,增強服務理念,可以定期進行服務培訓與考核,提升銀行從業人員服務意識和服務技能,打造服務型銀行。第三,轉變經營方式,傳統銀行業具有資金實力雄厚、認知和誠信度高、基礎設施完善、網點分布廣泛等優勢,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傳統營銷渠道和互聯網營銷渠道的有機結合。
最后,二者應發揮各自特點,優勢互補,加強合作。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有著豐富的供需信息資源和互聯網技術方面的優勢,而傳統商業銀行則是個信息需求量非常大的企業,二者通過信息共享合作,能夠降低傳統商業銀行的運行成本,也能促進互聯網金融企業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平臺可以參考大銀行征信系統數據,對潛在的資金需求者做出合理的風險評估,優化投資風險收益。
參考文獻:
[1]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25-28.
[2]王碩,李強.互聯網金融客戶行為研究及對商業銀行轉型的思考[J].當代經濟管理,2015(5):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