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朋
電信企業積極探索與推進在網絡建設與網絡維護業務層的業財融合,轉變原有成本管控方式,重塑財務管理流程,建立業財融合的建維財務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網絡資源使用效益與效率,將成為保障電信企業盈利水平的關鍵手段,將強有利的促進企業內部的價值創造能力。
電信企業建維財務管理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電信行業呈現收入增速放緩與網絡成本增速加快的趨勢,盈利空間日趨狹小,所面臨的經營困境成為推動電信企業財務轉型的主要動因。近年來,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大量應用,電信企業也在積極推進,突破原有財務思維,轉變財務管理模式,助力企業轉型,從而提升企業的價值創造力。筆者結合所在電信企業財務轉型的實踐,認為電信企業積極探索與推進在網絡建設與網絡維護業務層的業財融合,轉變原有成本管控方式,重塑財務管理流程,建立業財融合的建維財務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網絡資源使用效益與效率,將成為保障電信企業盈利水平的關鍵手段,將強有利的促進企業內部的價值創造能力。
一、建立以網絡資源效益與效率提升為目標的建維財務管理體系
1、整體思路。建立網絡資產從新增階段(網絡建設期)到維護與運行、再到盤活與優化、到最后報廢與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管控體系,通過專業化財務團隊,將財務管理職能延伸到網絡建設和網絡運維,提高專業化財務管理能力,注重事前籌劃與事中過程管控,強化事后對標分析,有效推進降本增效,提升資源使用效益與效率。
2、管理內容。以目標為導向,聚焦管理改善需求,管控內容相互銜接,結合網絡資產全生命周期的業務特性,建立以會計全要素為基礎數據的問題分析機制,針對“建設、資產、運維”三項相互銜接的業務內容,形成“投資占用成本、資產占用成本、折舊成本、運維成本”四項成本為內容的管控體系。
3、工作模式。建立省、市兩級公司以財務經理為組長的建維財務專業化團隊,團隊主要成員由財務部門的工程財務管理崗、資產財務管理崗、運維成本管理崗以及建維部門的項目經理崗、運維經理崗等主管人員組成,團隊以虛擬團隊構建成業財融合機制,團隊組織延伸到網絡建設、資產盤活與處置、網絡運行維護的業務末梢,形成縱向到底、橫向穿透的工作模式。同時貼近業務、快速響應,將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結合,用管理會計實施運營導向,實現協同引導價值管理,提升決策支撐能力。
二、以網絡資產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管控體系具體路徑
1、網絡資產的新增階段即網絡建設期,建立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依托信息技術向建設項目全流程延展,支撐業務部門落實投資效益管理責任,提高投入產出效率。團隊通過整合打通“采購、合同、PMS(項目管理系統)、ERP核心系統”等大ERP系統,實現工程過程管控和實時監控,實現路徑要點如下:
基于問題導向,在分析目前工程管理過程中制約投資使用效益與效率的三方面因素基礎之上(注:三方面因素為一是以部門職能為主推進項目,項目進度管控方式、方法存在提升空間;二是管理信息割裂在不同的系統中,項目信息系統化展現功能弱;三是促進現有模式下核算型財務向決策支持型轉化,資金預測匯總方式有待改進。),同時滿足管理層、各專業部門、項目經理的管理需求,建維財務專業化團隊以專業化財務理念推進財務轉型,建立工程建設的生命周期管理系統。
系統實現過程監控,建立項目從最初立項、施工(CAPEX支出)、采購(合同訂單)、初驗到最后終驗決算全過程的數據分層次展現與進度全過程監控;實現了支撐管理與決策的系統化體系,有效滿足財務與業務數據分析及時、事項責任主體明確、工程資金預測準確等管理與決策需求,將投資占用成本實現有效壓降。
2、網絡資產的的日常管理與報廢階段,圍繞資產使用效益和效率,推動資產效能管理,提高資產盤活再利用,推進網絡資產瘦身優化。實現路徑要點如下:
建維財務專業化團隊建立“一房一表”工作機制,結合移動網與固網機房整合,對機房內的設備資產以單機房為維度實施明細臺帳管理。團隊對擬整合騰退的單個機房進行效益測算,以“出租或退租收入、直接騰退成本、設備報廢凈殘值、設備處置成本”等收入成本要素模擬形成單個機房整合的“利潤表”,實現有計劃實施機房騰退,從而提高資產盤活再利用的收益。
探索資產處置新途徑,團隊在推進網絡資產瘦身優化過程中,積極探索資產處置新途徑,采取設備整體出售、整體拆解或修復出售、以舊換新置換等措施提高處置收益,進一步提升網絡資產在處置環節的效益。
3、網絡資產的運維成本管理圍繞全面預算和作業成本管控,推進業財融合,積極推進運維成本精細化管理,支撐業務部門落實運維成本管理責任。實現路徑要點如下:
實施鐵塔返租模式下的租用資產的精細管控,一是團隊啟動“鐵塔成本優化”專項工作,夯實承租鐵塔數量、夯實實際天線掛高、夯實鐵塔共享狀況、夯實存量鐵塔移交前場租金額、夯實共享鐵塔各運營商設備功耗或電流、據此建立“一塔一表”臺賬.通過對“一塔一表”模式準確核查鐵塔相關資源,精確核算鐵塔租賃費用,有效降低租賃成本,并在此基礎上對數據進行時時更新與核對,建立全流程動態管理模式;二是精耕存量鐵塔管理,通過SDR設備、BBU集中放置等技術實施基站整合、合理降檔天線掛高,協商差異化維護模式,對獨享站點,降低巡檢頻次要求或實施聯通自維,降低鐵塔租賃成本。三是加強新建站成本管控,通過嚴格控制獨享站數量、合理規劃新建站天線掛高等方式降低新建站租用成本。
啟動網絡資產運維提質降本增效專項工作,一是優化客戶接入成本管理,優化裝維材料管理流程與接入技術,推行“定長皮線光纜使用、熱熔接續方式、開展包工包料的接入成本定額管理;實施事后對標分析,以各本地網的裝移修機工單數量為依據進行單用戶裝機定額對標分析,加強對標異常裝維工單核查,通過上述措施,客戶接入成本費用定額較前期同比下降20%;二是優化維護成本管理,實施技術瘦身,利用4G網絡的SDR技術,將現網2G老舊無線設備進行替換,減少維保和維修量,進行光改號線資源清理與整合,逐步清退LSTP設備,建立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對接,加強業務過程管理。參考文獻:
[1]何瑛.電信運營企業財務轉型.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
[2]陳曉曦,馮磊.國內電信運營商面向市場的財務轉型思考.經濟視野,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