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俊霞
在法律和經濟的雙重約束下,施工企業開始采用勞務分包用工形式。本文主要介紹了勞務分包用工的概念和優勢,結合H水電施工企業勞務分包用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為施工企業完善用工管理提供參考。
勞務分包用工實名制管控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指出,我國建筑業使用的農民工總數為6109多萬人,超過建筑業從業人員的80%,是建筑業的主力軍。30多年來,建筑業農民工主流用工形式經歷了從固定工,到引入勞務派遣用工,再到勞務分包用工的發展過程。勞務分包用工是近些年出現的一種新的用工形式。
一、勞務分包用工的概念
勞務分包指,施工總承包企業或專業承包企業(以下簡稱“施工承包企業”)將其承包工程中的勞務作業發包給具有勞務資質的企業。勞務分包用工關系涉及三方主體:施工承包企業、勞務企業、勞務工人,存在兩種合同:施工承包企業與勞務企業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勞務企業與勞務工人簽訂的勞動合同。
二、H水電施工企業勞務分包用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H水電施工企業是一家有著60年歷史的大型國有企業,由于各種原因,H企業的技能員工越來越少,企業自有員工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為主,正逐步形成以勞務分包為依托的用工形式。其勞務分包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勞務企業存在隱形二次分包
建筑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禁止分包單位將分包的工程再分包。但實際工程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隱性二次分包,即施工承包企業和有資質的勞務分包企業簽訂勞務分包合同后,再暗地里分包或轉包給“包工頭”。二次分包的風險很大,“包工頭”往往素質不高,施工質量、進度、安全管理都可能受影響,施工承包企業對其管理協調難度大。
2、勞務工人流動性過大
各項目勞務工人流動性非常大。在三明T項目,有一個勞務分包企業, 5月31日有59名勞務工人,7月15日有49名勞務工人,除3名管理人員外,其他勞務工人均重新換了一遍。一個半月,56人退場,46人進場。人員流動性過大,已經嚴重影響了項目的施工進度。
3、勞務企業項目用工管理不規范
勞務分包企業大都沒有為勞務工人繳納社會保險。有些二次分包的“包工頭”,經常少發、不及時發放工人工資。也有勞務工人提前退場時,因勞務企業工資結算不及時,找到施工承包單位尋求幫助的情況,甚至到政府部門上訪討薪。
三、完善H水電施工企業勞務分包用工管理的對策
1、加強施工承包企業內部勞務用工風險防范機制
施工承包企業要成立項目部勞務用工風險管控小組。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程師為副組長,項目部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組員,以勞務分包合同、項目部進度計劃為依據,對勞務分包企業定期進行進度、質量、安全、資金、設備材料等方面的考核,發現偏差,分析原因,并要求勞務分包企業立即整改。項目部也要定期開展用工檢查,一旦發現二次分包現象,對勞務分包企業給予警告,并立即清退二次分包隊伍。
2、多種措施并用降低勞務工人的流動性
勞務分包招標時,其他條件符合要求且相同時,優先確定本地的資信良好的勞務分包企業為中標者。“本土化”的勞務企業多招用本地的工人,離家近,工人沒有后顧之憂。同時,勞務分包企業也要改善工人工作生活環境,住房采用統一規格的活動板房,改善伙食,豐富工人業余文化生活;施工承包企業要保證現場安全經費及勞動保護經費支出。離家近、環境好、勞動保護到位,勞務工人的流動性就會降低。
此外,項目部用工前一定要嚴格開展進場三級安全教育,并對施工任務進行交底,讓勞務工人對所要開展的工作及工作中的安全知識有清晰、明確的認識。項目部還要持續做好做實民工學校教育工作。
3、加強對勞務分包企業的用工監督和管理
(1)嚴格執行勞務分包企業用工實名制備案
2016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要求企業與農民工先簽訂勞動合同后進場施工,全面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各項目部要配備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嚴格執行分包企業農民工實名制備案,通過動態管控職工名冊、勞動合同及工資發放清單等備案資料,將農民工實名制落實到位。
2016年5月,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在武漢和濟南試點。該平臺運行后,可以有效規范勞務企業用工管理、減少工資拖欠行為。但因涉及到勞務企業等相關方的利益,全面啟動該平臺還需要一些配套的政策規范和時間來推進。
(2)加強勞務分包用工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在事前控制方面,施工承包企業在項目前期策劃時,就要制定符合項目實際的招標文件,從企業合格分包商庫中,邀請有資質的勞務分包商投標,嚴肅評標,嚴控“關系戶”,和皮包公司。實踐中,關系戶和皮包公司分包商在施工進程中,不容易協調和管理,施工進度、質量、安全也大打折扣。此外,分包合同中也要包含用工管理實名制及相關資料備案等條款及違約金條款。
在事中控制方面,施工承包企業要加強施工過程用工監督。項目部用工風險管控小組,要動態監管農民工進退場情況,為農民工繳納意外傷害保險。項目部用工風險管控小組至少要派出兩名成員,監督、見證勞務分包企業與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工資發放簽字過程;不定期開展施工現場用工巡查,核對名冊,一經發現缺少備案資料的人員,立刻要求其停工,補全資料后方可上崗,并依據合同條款要求勞務分包企業支付違約金。
在事后控制方面,勞務分包企業一旦發生工傷或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項目部要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積極協助勞務分包企業解決用工問題,暢通農民工申訴的渠道,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四、總結
勞務分包用工為水電施工企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規范勞務分包用工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將勞務分包企業的農民工轉變為產業工人[3],政企聯動,改善勞務工人的工作生活條件,保證他們的合法權益,才能留住他們。作為施工承包企業,要加強勞務用工風險管控機制、多種舉措并行降低勞務工人的流動性、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用工控制、嚴格執行實名制等,嚴格監管勞務分包企業用工,保證順利完成各項施工生產任務。參考文獻:
[1]李亞靜,劉玉明.建筑業勞務人員實名制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建筑經濟,2016(06):14.
[2]譚兵.淺談建筑施工企業勞務分包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四川水泥,2016(05):152.
[3]高亞春,付韶軍.我國建筑行業勞務分包用工研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