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蔡燕 姚玲 杜璿
現階段,無數的民營企業已經存在于我國的各行各業中,其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短短的幾十年取得了迅猛而有力的發展。但我國民營企業的普遍缺乏前期融資投入,使得眾多的民營企業普遍缺乏企業發展資金,從而錯失了很多良好的市場發展機會,融資成為了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首要瓶頸。
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對策分析
一、民營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自籌能力低。民營企業作為一個復雜的社會群體,經歷了在國民經濟中擔當重要作用之后,民營企業自身的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無出來。民營企業本身規模較國企等有很大的差異,基本上民營企業的規模都比較小,且多行業發展,就其本身的融資渠道而言,民營企業主要還是以自己內部融資為主。但由于其規模小,自身管理水平低下,面臨的市場風險也比較大,以及在國際經濟形勢增速放緩和國內宏觀調控結構調整的大背景、大環境下,民營企業的融資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在不完善的金融體制下,為何可以一舉頭籌,這也是很多現在的小規模民營企業值得思考的問題。不單單只是融資難所帶來的問題,更是現如今大多數民營企業自身自籌能力低下、經營管理水平低下的表現。其次,民間借貸的形式不規范,缺乏專門為民營企業提供融資的渠道。其實這與民營企業本身的信用能力低下,信用觀念薄弱,理財能力弱,技術裝備落后更新慢有關。類似銀行等貸款機構,由于激勵機制不當,商業銀行的管理機制也不合理,所以更偏愛國有企業,這對民營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小型的金融體系并不能為民營企業帶來較大數額的融資款,取得長期貸款更是難上加難。會有相當一部分的民營企業會選擇民間借貸。那民間借貸作為一種資源豐富、簡潔操作的融資手段,在一定的程度上緩和了銀行機制不利于民營企業的一面,緩解銀行信貸資金不足的矛盾,更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隨意性、風險性都更容易造成重大的的社會問題。借方和貸方兩者僅僅只是靠所謂的信譽度維持著,毫不完備的借貸流程、手續,同樣也缺乏擔保抵押,相當不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所以民間借貸也必須正規化、規范化操作,逐步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再次,民營企業融資成本較高。受本身的自籌能力低下影響,民營企業主要的融資渠道,也就是依靠投資者內部融資,這樣一來是風險比較大,二來是融資金額也比較小。一旦金額大,融資的成本就會急劇上升,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更是加大了發展的風險。民營企業在銀行等貸款的相關費用相當高。
最后,金融產品種類有限。在我國,金融和非金融系統并不是全面面向所有的民營企業,所以對于民營企業而言,一些形式保守、創新能力嚴重缺乏的金融種類遠不能滿足其融資的需求。商業銀行提供適合民營企業的金融產品種類有限,僅僅只是一些信用方面的貸款、抵押物品的貸款、擔保方面貸款等等。那這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隨著科技、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業務批量逐漸減小,但資金的需求量、時效性也相應的越來越大,越來越高。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一些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租賃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財務公司等等都不能為民營企業帶來實質性的融資幫助。
二、產生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原因
1.銀行的產權制度偏向國有企業。我國金融機制體系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它們的信貸份額占總數的70%以上,且流向較為一致,基本都是國有企業、大型企業等。像國有企業等大型企業、大型項目的還貸能力較強、信譽較高,貸放的回報水平也相對較高,利潤豐厚,安全性較高。但是民營企業的規模較小,資金實力相對較弱、信譽較差,銀行出于風險規避的考慮,更愿意為大型的企業融資。
2.無民間融資的準入和退出機制。不管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都沒有為民營企業帶來合適的融資渠道。甚至有一些民營企業為了得到大筆融資,而傾向于一些程序較為簡單的商業信用和民間借貸等非正規的金融融資渠道。由于這些渠道不是特別規范,所以也會對民營企業產生更大的籌資成本和借貸風險。但還是會有一部分企業不得不采取這樣途徑來達到融資的目的。
3.民營企業規模小,效益低,過分依賴內源融資。民營企業規模小,涉及行業廣泛,融資基本僅靠內部融資渠道,投資者自行投資居多。有資料顯示:我國民營企業不同融資方式在企業融資中的比重,企業自我融資達90.5%,銀行貸款僅為4.0%,非金融機構為2.6%,其他渠道為2.9%。由此可見,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基本上是靠自有資金滾動起來的。
4.適合民營企業發展的其他融資方式發育不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適度引入非正規金融,發展互助型擔保。相信很多民營企業早期成立、創業期間的資金來源都是親戚朋友等等。因為這樣的舉措具有手續便捷,交易成本低廉,道德風險低等等的優點。老一輩的企業家,在中國傳統、保守的文化觀念下成長,對于朋友之間的違約,承受的信譽成本可謂是更高更大的。甚至是割袍斷義、老死不相往來的結局。所以這也是這種非正規金融在民營企業難以獲得正規金融體系融資的情況下,還能在民間所能流行起來的原因。
三、應對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相關建議
民營企業的經濟狀況影響著區域經濟發展,包括就業的增加,拉動內需的戰略措施和有效途徑等。民營企業的發展趨勢不容小覷,但有一個很大的前提,那就是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現狀。作為民營企業的首要任務,解決融資困境無疑是需要相當多的步驟和努力。
首先,從長遠來看,民營企業自身還是應該提高信用意識,之前或許由于眾多民因企業的信用意識較為薄弱,常常通過各種手段來虛構利潤、逃廢銀行的各項債務、躲避銀行監督以及大量的現金交易等,致使銀行等金融機構難以掌握民營企業的各項資金流動、償還能力,從而導致在銀行融資貸款的門檻愈來愈高。其次,規范民間借貸,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快速增加民營企業融資的渠道,減少民營企業融資的成本,從而進一步的緩解民營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融資貴、融資難等問題。再次,完善財務管理體制,轉變銀行借貸觀念。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支撐力量,一個很有發展方向、發展潛力的有生力量,想要做大做強,不僅僅是需要提升自我的能力,更是需要一個合適其發展的金融環境。如果商業銀行可以調整銀行金融機制系統,給民營企業多一點的信任,轉變借貸觀念,那民營企業可以為銀行帶來更多更高的收益。最后,開展金融創新,拓寬融資渠道。結合民營企業經濟發展情況,大力發展金融體制改革創新,同時也要加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所以民營企業也應該不斷豐富其自身所需的金融知識,不斷的拓展融資渠道,將有限的資本運用出無限的可能。民營企業可以實行各種形式混合的產、學、研聯合,通過與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穩定開放的長期合作關系,吸收消化一些國際上先進的科技成果,形成自己特有的技術優勢。參考文獻:
[1]張健.中小型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5(05):27-29.
[2]繆思琪.淺析江西省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其對策[J].時代金融,2013(14):88+92.[3]王玲,耿成軒.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分析及對策探討[J].科技與經濟,2013(04):57-61.
[4]于杰.吉林省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吉林林業科技,2011(06):41-45.
[5]Xiuzhen Wang,Yi Hu,Xiaohua Xia,Ying Deng,Chuangxia Huang. Estimation of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Ownership on the Indirect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201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