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支付、搜索引擎、社交網絡、云計算等技術得到廣泛運用。而這些技術與金融服務相結合,催生出互聯網金融這一新的概念。從廣義上講,互聯網金融是指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服務的融合和相互作用;從狹義上講,第三方支付平臺,P2P融資,基于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臺,眾籌,網絡保險和金融理財產品網絡銷售等都是互聯網金融的模式。
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
一、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首先,與互聯網相關的技術在國內取得巨大進步,網速的提高及網絡安全性加強為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其次,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在為中小企業及個人融資提供金融服務方面的能力較為薄弱,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再次,在更好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以及國家相關的政策和改革紅利都體現了國家監管對互聯網金融的支持。
二、互聯網金融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
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有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負債業務是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資產業務是其資金運用,收入來源;中間業務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互聯網金融具有基于大數據的網絡信息平臺,快捷的支付系統及靈活的產品設計等特點,使得互聯網金融的融資模式,結算模式和支付模式等對傳統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資產業務、中間業務造成巨大影響。
(一)互聯網金融弱化了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地位
商業銀行服務于實體經濟主要是以資金融通體現的,其在傳統的金融業務中處于金融中介地位。首先,商業銀行具有融資中介的職能。商業銀行吸收存款、發放貸款連接了資金的需求方和供給方,實現了資金盈余部門向資金短缺部門的流通,同時商業銀行的規模優勢和專業化降低了融資成本,使得商業銀行成為間接融資平臺。其次,商業銀行又具有信息中介的職能。商業銀行在為客戶辦理業務過程中,其有較強的能力收集、處理、分析客戶信息,能夠匹配資金供給者和資金需求者的信息,能夠緩解兩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正是由于商業銀行具有融資中介和信息中介的職能,其才能夠扮演金融中介的角色。然而,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及發展,弱化了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地位。
具體來說,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的獲取變得容易,資金的供求雙方不再通過商業銀行來匹配,而是通過互聯網企業提供的搜索平臺快速便捷地找到雙方,不對稱的市場信息和交易成本將大大降低,此時商業銀行的信息中介職能被弱化了;在后續的資金交易過程中,由供需雙方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資金轉移,而脫離了商業銀行這一融資平臺,從而商業銀行的融資中介職能也被弱化。互聯網金融使得商業銀行金融中介功能邊緣化。
(二)互聯網金融沖擊了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功能
商業銀行依賴于債權債務活動中人們在時間上的不匹配或者空間上分離而具有支付中介的職能。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是以移動支付為基礎,通過移動通訊設備、無線通訊技術來轉移貨幣和清償債權債務,從而商業銀行不能再壟斷線下支付,其壟斷收益將被分流。同時,第三方支付除了能夠為客戶提供收付款服務,還能夠提供自動分賬、轉賬匯款、充值及代繳等服務,并已經張有很大份額,對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職能造成巨大沖擊。
(三)互聯網金融倒逼商業銀行改變經營理念及模式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及功能使其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這將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造成嚴重沖擊。網絡平臺、信息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競爭基礎,可以使客戶的需求、期限、風險和定價等業務流程變得簡單。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不再滿足于標準化金融服務,其消費習慣、投資方式和價值訴求發生改變,要求差異化和個性化服務;同時,隨著年輕一代逐漸成為對消費具有影響力的群體,其更加傾向于快捷、方便、參與和體驗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客戶需求的改變倒逼商業銀行改變其傳統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
(四)互聯網金融威脅到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
商業銀行的收入來源主要有利差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然而,網絡借貸公司是非金融機構,其貸款利率不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管制,和其成本較低的特點使得商業銀行的客戶流失;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和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廣泛運用使得其有機會在商業銀行的業務中分一杯羹,影響了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凸顯價格發現功能,推動利率市場化,加劇了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同時,互聯網金融的高效、便捷、低成本將商業銀行的客戶吸引過去,對商業銀行的盈利狀況有嚴重影響。
三、面對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的應對措施
在短期內,互聯網金融在交易金額、資產總量、市場地位等方面難以動搖商業銀行的地位;但長期來看,聯網金融的發展必將倒逼商業銀行進行由上至下、由內而外的改革。商業銀行必須高度重視互聯網金融帶來挑戰和沖擊。
(一)實施互聯網金融發展活動戰略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商業銀行要有危機意識,立足自身實際情況和競爭優勢,改變目前相對零散和遲鈍的應對方式,有計劃分布實施互聯網金融行動計劃,確定參與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競爭策略和戰略定位,快速搶占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先機。
(二)轉變商業銀行經營理念
商業銀行應該時刻關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轉變經營理念。一方面,商業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應該高度重視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未來發展帶來的挑戰,全面認識技術變革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的所有層次和整個系統,都要改變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要將互聯網金融作為核心業務來開展,積極開拓新用戶。
(三)調整商業銀行經營戰略
商業銀行面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巨大沖擊,應該及時調整自身的經營戰略來積極應對。在戰略規劃和戰略定位方面應進行調整,并且考慮是否要和互聯網金融達成戰略聯盟,同時還要考慮到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改變是否應該結合互聯網金融的思維和經營模式。參考文獻:
[1]譚天文,陸楠.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傳統金融模式的對比分析[J].中國市場,2013(46).
[2]楊凱生.關于互聯網金融的幾點看法[J].中國金融電腦,2013(12).
[3]李慶莉.銀行互聯網金融如何落地[J].中國金融電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