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義
讀者服務已成為現代圖書館工作的核心,高校圖書館要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一切從讀者需求出發,為讀者提供文獻信息,環境保障,專業知識,從而實現圖書館的存在價值和社會效益。
讀者工作讀者服務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陣地。高校圖書館是通過為師生員工服務來體現自己的存在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必須努力傳承“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宗旨,全面摸清讀者對文獻信息的掌握情況,準確把握讀者需求,根據讀者需求對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的搜集、加工、整合,再通過優質服務把它們推送給需要的讀者,使讀者滿意而歸,借此提高讀者滿意度。
一、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特征
1.讀者服務工作是以人為本的服務工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圖書館工作以藏書為工作的中心,這種模式制約著圖書館的發展,制約著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效率的提高。互聯網的發展為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提供了契機,圖書館的工作重點從藏書轉向服務,圖書館讀者服務的重點為吸引讀者和爭取讀者,改變以前以書為本的策略,實行以人為本,由以前的藏書為中心轉向為以讀者服務為中心。
2.讀者服務工作是多元化的服務工作。隨著大量的網絡數據庫的出現、電子出版物的出版和傳統館藏的數字化轉換,電子信息資源已成為信息時代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主體,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內容逐步從提供傳統印刷型文獻服務,向提供多元化、電子化服務以及廣領域、深層次的信息服務發展。
3.讀者服務工作是個性化的服務工作。在信息時代,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是根據用戶需求以信息的存儲、組織、傳遞為主的服務,它利用現代網絡技術,采用參考咨詢、定題服務、檢索服務等多種現代化、網絡化的服務方式服務于讀者。
二、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新措施。
1.讀者服務理念創新。圖書館工作人員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根本動力,擁有先進的服務理念,是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基礎。圖書館工作人員是知識的載體,是圖書館信息庫的建造者和維護者,是信息資源與讀者用戶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對于圖書館來說,優秀的服務將成為現代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和首要財富。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要突出的是服務的特性與特色。特色館藏、特色服務、特色活動、特色環境等都可形成現代高校圖書館服務的特色。高校圖書館服務具有其獨特的規范和價值觀,這些規范和價值觀的總和就是一種文化——圖書館文化。
2.服務方式的創新。如今的讀者服務越來越依賴于計算機和網絡應用,文獻資料的載體多元化,其傳播和傳遞的方法也呈現多樣化。文獻信息數據庫的建立,為社會信息資源共享創造了有利條件。過去讀者來圖書館借書。一般要從大量的卡片中找到所需圖書資料的信息后,再去書庫借書而有的卻因為該書已借出等原因只好掃興而歸。但是如果采用計算機聯網公共檢索目錄,就不再會出現這類問題。讀者通過網絡提供的信息,不但使查閱文獻的過程更快捷方便,而且可以不再局限于一個圖書館,文獻服務將不再受時空和復本量的限制。服務類型也變得多樣化,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也將得到極大延伸。這實現了從以手工操作為主的服務型,向以依靠綜合文獻信息技術的智能型的服務轉變。
3.加強讀者教育及閱讀指導工作。讀者教育及閱讀指導是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提高讀者文獻利用能力,內容主要包括:
(1)做好圖書館宣傳及新生入學工作,使讀者了解圖書館和熟悉圖書館的資源,館藏位置,檢索技術,檢索方法和圖書館規章制度,使讀者盡快認識圖書館,進而更好地利用圖書館。
(2)開設文獻信息檢索課,舉辦各種讀者培訓講座,使讀者掌握信息技術,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源,有效地利用圖書館。
(3)強化閱讀指導,其內容、形式應多種多樣,又相互聯系。豐富的圖書文獻資源是高校圖書館賴以開展工作的基石,時代已發展到信息社會,大學生僅僅從課堂上、教材里獲取知識,已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利用業余時間到信息量大的圖書館獲取知識。因此,圖書館首先應利用自身有利條件,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廣泛的導讀工作,提高讀者的閱讀能力,培養讀者的閱讀興趣,如舉辦講座,開展書評活動等。隨時根據大學生讀者的閱讀傾向對他們進行閱讀指導,幫助學生迅速鎖定閱讀目標,最大限度地縮短文獻與讀者閱讀需求之間的差距。
三、加強圖書館專業人才培養,開發信息資源
1.讀者到圖書館一是為教學科研,二是為滿足生活休閑,圖書館滿足讀者需求簡單地說就是文獻信息、閱讀環境、知識積累。而這三點都離不開圖書館人的辛勤勞動。現代圖書館工作的復雜性、社會性,需要館員忠誠圖書館事業,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圖書館要實現資源建設、讀者服務、管理創新,通過在職培訓幫助工作人員更新觀念、提高職業道德素質和知識信息素質,開闊視野、補充知識、強化技能。
2.網絡下數字圖書館的人才培養要突破原有的固步自封的觀念,應突出跨學科性、實踐性、職業性,努力培養工作人員適應更為廣闊的信息搜集、加工、推介等職業技能,使他們能借助先進的科技技術熟練地進行文獻信息的選擇采集、組織整理、傳遞存儲、提煉集成等信息加工工作。高校圖書館人才培養要及時調整,一定要致力于提高圖書館情報工作人員的信息情報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核心戰斗力,使他們能勝任讀者服務信息加工工作,使他們成為信息領域的領導者,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融入圖書館信息科學的前提下,保持圖書館專業人員的特色,培養出具備圖書館專業學科知識和綜合性知識結構的復合型人才.對館員進行信息素養培訓,可采取遠程網絡教育與定期實地培訓的方式實行職前培訓和職后教育,在圖書館內部開展提升信息素養教育和學習協作實踐活動。對不同崗位、不同年齡、不同職稱的工作人員分別制定他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和程度,提出學習要求,探索一條符合本館實際的切實可行、方便操作的圖書館員繼續教育學習目標和評估體系,更好地為提升高校師生員工信息素養水平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希孔.圖書館讀者學概論.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5.
[2]夏曉玲.做好讀者服務工作,為學習型社會服務.圖書館論壇,2006.
[3]王亞.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信息共享研究.圖書館學研究,2012.
[4]劉新蒙.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互動質量分析及控制研究.圖書館學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