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湘義
摘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須建章立規、校企深度融合形成共贏
關鍵詞;建條例;深度融合;校企共嬴
一、建立湖南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各方的職責
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要通過校企合作中的兩個主體:即學校與企業共同實行來完成。為此雙方需要簽訂合作協議,以明確各自的職責與義務。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更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自己的職責,只有參與各方職責明確,才能使校企合作順利開展。
a)技工院校的職責建立
技工院校在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指導下,要主動加強與企業的聯系,走進企業,了解企業,并邀請企業方來學校考察指導工作,謀求能取得雙方共贏的合作點。根據雙方需求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學校要為企業培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轉崗培訓,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開展技術協作,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幫助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現狀與需求分析,制定培訓計劃與方案,邀請企業參與學校根據人才需求實際制定教學計劃,課程教學大綱,要派專業教師負責管理實習生事務,參與實習指導,要求學生遵守企業的管理制度,勞動制度,保管制度等。要為下企業實習的師生購買勞動、工傷保險等勞動保障。總之,學校在合作協議框架內多為企業著想,為企業服務。用真誠打動企業,讓企業樂于合作。讓企業看到合作的前景與利益。下企業帶隊的老師要肩負起學校賦予的重任,要經常性主動地與企業方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協調溝通。根據校企合作有關協議,管理好學生的生活事務,配合技術人員記錄實習日志。經常地分析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得所失,確保學生的實習質量。學生作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主要實踐者要遵守企業的各種規章規程,要聽從帶隊教師和實操教師的安排,努力完成各項實訓項目。保質保量地完成實操任務。
b)合作企業的職責建立
現代的企業以及企業家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責任感,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兼顧社會利益,要加強在教育上的投入,在培養在職員工與未來員工方面要有遠見,要舍得投資,企業在與學校的合作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根據生產實際情況為學校提供實習設備,場地和原材料。要派出能工巧匠來悉心指導學生實習,根據雙方制定的教學計劃,結合實際,組織指導實習,并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評價和考核。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要監督學生遵守有關安排生產操作規程,在一些基礎項目,預研項目。非核心技術工作等可邀請學校進行調研,研發,制作及編制,企業為學校服務,使職業技工教育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吸收優秀實習生到企業工作。企業管理人員作為企業方面的代表要根據合作協議監督管理實習生的實習工作安排。執行實踐教學計劃,保證實習工作順利進行,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的師傅,指導老師,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實習項目開展實訓,要結合車間,現場,機械等實際情況,嚴格要求學生,把崗位所要求的基本技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真正頂崗可操作可勝任的工作。
c)相關政府和主管行業的職責建立
各級地方政府與學校,企業主管部門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大有可為,政府要為當地的技工院校與企業“聯姻”牽線搭橋。出謀劃策,在政策信息,資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對校企合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予以協調與指導,要積累校企合作成功的經驗并推出合作的典型樣板,盡快出臺地方性校企合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社會各界要鼎力相助,報刊,電視,電臺等媒體要大力宣傳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較為成功的事例。促使校企合作進入穩定發展軌道。
二、對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各方的好處分析
1、技工院校方的好處
一是、學校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教育,可以獲得較多的利益,首先是學校從企業獲知生產實際崗位對人才素質能力的要求,進行專業結構調整與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和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使培養的人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
二是、可以充分利用企業在資源方面的優勢,緩解學校學生數量增多與教學設備投入不足的矛盾,借助企業全真的現場教育環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職業素養以及培育學生創新能力。
三是、專業教師通過下企業下車間實踐增強實戰能力,提高自身素質,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四是、學校可以較順利聘請到企業一線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作為兼職教師。
五是、企業環境作為隱性課程,對實習學生的素質陶冶在培養高技能人才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六是、學校的品牌通過校企合作在社會上得以傳播,擴大了影響,有利于吸收優質生源,促進學校良性發展。
七是、學校隨著合作的深入,將真正步入“產學研”主體一體可持續發展軌道。
2、企業方的好處
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面臨科技競爭,品牌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知識競爭,通過校企合作,企業可以獲得以下利益:一是與學校一起制定企業人才培養方案,能盡快獲得符合自身需要的高技能實用人才;二是能利用專業性強的技工在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優勢,解決企業經營方面的難題;三是可利用技工的教學資源服務于企業員工崗位培訓或轉崗培訓;四是校企合作有利于企業權衡良好的社會形象以及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擴大企業對外的形象宣傳;五是可以利用學校土地資源較為豐富這一優勢,把車間設在學校,使校企合作更加緊密深入。同時,通過校企合作,使企業生產一線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豐富了理論知識,教學和提高了管理水平。深化了自身的實踐能力。
3、政府和企業主管部門方的好處
校企合作所能產生的效益也體現在政府與主管部門方面,首先,校企合作讓學生有上第一線實踐工作的機會,使一些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崗位工作,提高就業機會。減輕了政府在就業上的壓力。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其次,技工教育是以地方經濟、市場需求為目的,隨著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加入到當地企業工作,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再次,技工院校現有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企業具有設備,生產等優勢。校企合作可以使者兩種資源得到整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資源優化配置。最后校企合作就學校而言,降低了辦學成本,而企業對招收的優秀畢業生不必投入資金進行崗前培訓,這樣為政府與主管行業減少了財政支出。
綜上所述: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發展的必經之路,合作所帶來的利益也是實在的。只要合作雙方本著真心誠意,互惠互利的精神。雙方站在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深度融合,合作的矛盾與困難都可以逐步解決。完全能形成校企合作多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