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通過對實戰化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結合當前院校實戰化教學開展情況,突出實戰化教學應重點解決的問題,正確把握實戰化教學改革方向,提高實戰化教學能力和水平。
實戰化軍事訓練教學
實戰化教學,是指以學員作戰指揮能力生成為根本,以現實軍事斗爭使命任務為牽引,突出部隊作戰訓練重點難點問題研究,依托實戰化教學訓練環境,按照作戰流程和部隊戰備訓練的方式方法,組織實施教學的一種模式。開展實戰化教學是貫徹軍委總部決策指示的根本要求,是軍隊院校姓軍為戰本質的具體內涵,是服務戰爭、確保打贏的根本出發點。深入推進實戰化教學,必須從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式改革和教學環境設置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用實招,切實把準辦學育人的正確方向,使院校教育與部隊作戰需要無縫對接,真正使實戰化教學外化于形,內化于心。
一、教學內容要面向實戰
實戰化教學在教學內容上,要著眼軍隊使命任務的發展變化,要適應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提高基于信息系統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要求,緊盯軍事變革前沿,寓教為戰,積極把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和新訓法融入教學,動態更新教學內容,不斷完善教學內容體系。
一是加強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在實戰化教學中要突出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基礎理論學習是第一需要的觀念,組織學員認真學習戰爭制勝機理和作戰條令,握作戰指揮原則,熟悉戰場情況處置,將理論知識要點進行歸納總結,組織理論知識競賽和理論觀點辨析等方法,把理論學習學的更“活”,切實增加學員基礎理論知識儲備,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水平。
二是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理論教學要實踐化,將理論教學融入實踐之中,以實踐活動推動理論教學深化。在各類課程的理論教學中,在闡明具有普適性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基本觀點時,要緊密聯系我軍作戰、訓練和部隊建設實際,盡量列舉我軍的戰例、案例、事例、數據和最新動態,使理論教學貼近實戰、貼近部隊、貼近學員崗位任職實際。采取精講第一課堂、搞活第二課堂、用好網絡課堂、走進部隊課堂的方式,將最新的作戰理論研究成果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豐富理論課的教學手段,增強實踐性和針對性。
三是正確選擇實戰教學內容。當前聯合基礎知識學習、聯合指揮技能訓練和信息化裝備器材與新裝備操作使用訓練內容設置較少,嚴重制約著實戰化教學水平。要學習領會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和反獨促統戰、島嶼爭奪戰、邊境反擊戰等新的作戰樣式具體內涵,把軍兵種部隊作戰預案、作戰對手、作戰任務編入想定教材,及時將部隊實戰化訓練最新成果納入教學。緊貼未來戰場需求,仗怎么打教員就怎么教、學員就怎么學,打仗需要什么就反復教什么、練什么,什么在實戰中最管用就把什么教好、練好,真正做到教戰為戰、戰訓一致。
二、教學方法要切入實戰
在教學方法上,要著眼深化對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和作戰基本理論的理解,加強研究性教學。著眼提高學員帶領部隊遂行使命任務的能力,強化實案化教學。著眼提升學員組織籌劃和臨機處置能力,探索對抗性教學。著眼錘煉學員作戰能力素質,組織綜合性演練。
一是運用經典戰例。戰爭是最好的教師,“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提高戰術思想水平和指揮藝術的重要途徑。實戰化教學中任何教學內容都可以在戰例中找到它的由來,都是運用在戰爭當中的。教學方法上要運用戰例進行導課,從歷史的角度審視戰爭,以辯證的眼光剖析戰例,深入探討交戰雙方的戰略、戰術,對比分析雙方將帥之間謀略、籌劃、決策、指揮等方面的優劣,力求還原戰史真貌,力求揭示影響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不僅能夠使教學更貼近實戰,更有說服力,而且能夠提高學員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二是進行示范引導。要聚焦實戰化要求,對接戰場創新教學方法,突出理論教學實用化和平戰組訓一體化。在理論教學中,要以部隊重大演訓活動為平臺,以研練作戰實案為載體,教員根據戰斗時節轉換,及時更換角色,適時退出情況,誘導學員熟練掌握想定作業教學內容。技能教學中,教員要按照實戰條件和標準,把情況設真,把要素設全,親自做示范,通過自身精湛的技能,更能夠使學員信服,為學員樹好實戰化訓練的樣子,同時也能很好的調動學員訓練的積極性。
三是組織研究討論。研討式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員的創新思維,使整個教學活動向更深層次的科學研究方向進行的教育教學模式,它是民主的、開放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研討要在教員指導下,以問題為中心,以學員為主體,對部隊重大作戰訓練現實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廣泛開展互動式、啟發式、開放式、研討式教學,通過設置問題,按照指導選題、自主探索、分析研討、總結講評等環節步驟,促進教學深層互動,培養學員問題意識、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授之以魚”更是“授之以漁”的過程。
三、教學環境要模擬實戰
構設逼真交戰的教學訓練環境,是開展實戰化教學的基礎條件。實戰化教學環境包括逼真的戰場地形、配套的陣地設施及各類目標等實體環境和偵察預警、復雜電磁、網絡攻防、核生化等模擬實戰環境。
一是完善場地設施。軍隊院校訓練場地是院校組織開展教學訓練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場所、地域及附屬設施,作為教育訓練和實踐性教學重要場所,是院校重要教學資源和基礎設施。當前,部分訓練場環境條件比較簡約,在地幅、地形和陣地配套設施與特定戰場的實際情況差距較大,嚴重制約影響了教學效果。要緊貼作戰需求,著重建設急需訓練場;要緊貼部隊訓練,注重改造現有場地;要緊貼裝備發展,穩步發展綜合場地。
二是逼真情況顯示。采用虛擬的方式,主要運用聲、光、電、視頻、圖像等虛擬現實技術,利用模擬訓練器材和仿真設施,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模擬,創設官兵有親臨其境之感的戰場環境,形象逼真顯示各類戰場情況,使受訓者真實體驗戰場的殘酷性和危險性。如在輕型器操作使用教學當中,就可通過炸點、煙幕、槍聲模擬戰場真實環境,讓學員感受到戰場真正的氛圍,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在心理高度緊張的情況下,通過隨機顯現不同方位、不同大小的靶子,使學員掌握射擊技能,為將來真正走上戰場打下良好基礎。
三是教學實施仿真。模擬式教學采用計算機仿真和模擬技術,使學員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掌握各類高新技術武器裝備操作使用,是一種既經濟又高效的教學方式。在新式武器裝備、訓練器材短缺,訓練場地、教學經費緊張的條件下,運用仿真技術的模擬式教學可以用最少的物資經費消耗,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開發一批實用管用的簡易教具學具、專用訓練器材和模擬訓練軟件,著力構建要素集成、環境逼真的實踐教學環境,通過各類模擬教學輔助器材,來提高實戰化教學訓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