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從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必要性及其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型的切入口出發,對新時期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展開探討。
地方高校轉型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
一、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地方高校教師從教師人數、學歷結構、年齡分布總體上趨于良性發展。隨著世界產業的轉型升級,對人才的需求提成了新的要求,應用型技能人才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力軍。為了更好地彌補地方經濟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校轉型,提供實用技能人才已經成為地方本科院校生存與發展的必經之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化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
二、地方高校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型的切入口
“學科”和“專業”這兩個詞在高等教育中用得十分頻繁,卻又很難說得清楚。只有把“學科”和“專業”等概念搞清楚,才能避免認識上的誤區,為高校的改革轉型和內涵發展尋找正確的路徑。理清學科與專業之間的差別、明確兩者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就可以找到高校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型的入口,從而重構高校基層學術組織,優化學術資源配置,推動高校向大眾高等教育的轉型。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專業與學科漸行漸遠,最終分道揚鑣。精英高等教育階段培養的基本上是學科型(或者學術型)人才,而非應用型人才。精英高等教育階段的高校畢業生從事的工作大體上與學科發展相關,高校的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也基本上按照學科體系進行。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高校畢業生在就業人口中的比例日益擴大,絕大多數畢業生必須在各行各業的第一線崗位中尋找就業機會,從事的職業基本上都與具體的實際問題相關,高校就要根據社會需求設置多種多樣的專業,培養多品種的應用型人才。在大眾高等教育階段,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十分明顯的多樣性、動態性和復合性,因此高校的專業不再面向學科,而是面向職業。與學科相比,專業的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專業的變化更加與社會同步,專業也更加呈現出跨學科特點。高校必須在教育資源十分有限的條件下,改革學術資源的配置模式,在專業的設置、調整和運行中努力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實現高效率、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三、轉型中的地方高校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針對本科教育的學業標準,根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相關規定的理解,學生應對于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予以牢固地、系統性地掌握,并對本專業所需的基本方法、技能和相關知識予以掌握,從而能夠初步勝任本專業的研究或實際工作。而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也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播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運用英語在外事、經貿、教育、科技、文化、軍事等部門從事教學、研究、翻譯和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這些精神均為我國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法律和規范性文件。在當前高校中,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很大優勢——學生能夠對綜合性的學術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進而拓展知識范疇并提高能力水平,這對于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也奠定了堅實基礎。
英語通常可分為普通用途英語和特殊用途英語兩種形式,針對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其培養模式應以普通用途英語為主,特殊用途英語為輔;其培育模式導向以就業為主,而非以學科為主,但依托于學科進行各類富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在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需求下,以學科知識和技能作為基礎,給出學生文化知識、綜合能力、素質水平和人才培養的最優化方案,學生因而具有扎實的基礎、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較高的素質水平等優點。
以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中心進行專業建設,對專業設置進行優化,將具有較強應用性的優勢專業凸顯出來,其次應充分考慮科技、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需要,進行專業設置,并對應用型專業的建設和教育理念予以及時、合理和科學的調整。
課程教學體系的內容應著重對“應用性”的特色予以凸顯,尤其應對應用性實踐方面的教學環節予以強調。以學生能力為依據,并與各類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要求相結合,選擇與社會和學生個體發展相適應的課程。促進學生職業能力水平的提高,使其畢業后能夠迅速適應并勝任崗位要求。
以實踐教學環節為中心,展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的構建。對實踐教學理念進行重整,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相關的基本數據進行調研并充分掌握,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制訂教學計劃、安排課程、組織教學環節以及實踐要素的落實等工作。加大教學資金投入,增設相應的實驗類教學課程,將同聲傳譯、語言實驗室、自主化學習中心等設施設備引入到英語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基礎性的單項實驗能力得到切實有效的提高。推廣模擬體驗式教學,建立商務模擬和翻譯模擬實踐,使學生對于所學知識能夠綜合運用,相應的技能水平也得到提高,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行鍛煉并提高,培養學生不斷拓展學習潛能、完善專業素質,并強化其綜合應用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
四、結語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知識面隨之不斷深化、拓展,高等教育的功能也在民眾渴望接受教育的期望中分化擴展,分為三大功能——教育、科研、為人民服務。對于高校英語教育來說,本科英語專業應承擔起歷史賦予的使命,遵從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從傳統的學術型教育轉向學術與應用兼而有之的綜合,在進行學科內深入研究,深化發展,提高國民素質水平的同時,還要致力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滿足社會經濟和現實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葉飛帆.地方高校怎么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型[N].光明日報,2014年11月
25日.
[2]韓春暉.新時期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建構與實踐[J].教育研究與
實驗,2013(3).
注:本論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轉型中的地方高校英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白城師范學院為個案(GH150466)”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