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爝
摘要:《寒鴉戲水》是潮州箏曲的代表曲目之一,在調式調性、節奏韻味上都有其獨特之處,值得令人細細品味。本文通過淺談潮州箏曲、《寒鴉戲水》的創作風格、結構、表現手法四個部分,揭示《寒鴉戲水》在潮州箏曲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潮州;箏曲;《寒鴉戲水》
潮州箏曲
潮州音樂,流行于潮汕與閩南一代。歷史悠久且在調式調性、節奏韻味、樂器種類等方面均有獨特性,在中國的音樂種類中有獨具一格的特色。潮州音樂是潮州人民在長期社會生活中所創造、傳承的一種文化,也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一部分。潮州箏,是潮汕地區的民間樂器,其曲目主要來自于潮州弦詩,音樂結構特殊,同時演奏方法也更是別具一格,它以右手的流暢華麗、左手按滑、加花的方式,變化細膩、微妙。主要曲調有《重六》、《輕六》、《活五》等。潮箏古老的傳統技法具有唐代古樂的遺風,發展樂思常用的“摧拍”就是來源于唐代大曲。
《寒鴉戲水》的創作風格及結構
《寒鴉戲水》來自潮州弦詩樂,是弦詩軟套十大名曲之一。旋律優雅別致,富于調式色彩變化的按音、顫音、連滑的較多安排,同時在旋律中,高低八度的交替變化也是十分明顯的,別具一番意境。樂曲刻畫寒鴉在水中徘徊、嬉戲。《寒鴉戲水》是“客家箏曲”中的一大名作。樂曲采用了潮州音樂特有的“重六”演奏,使其產生了特殊的潮汕地方色彩。
《寒鴉戲水》共三段,各段的音樂個性鮮明,段落界限清楚,是一首典型的板式變奏體。樂曲通過按音變調,滑按相結合,高低八度交替變化的手法,配以輕快流暢的花指,描繪在深秋季節中寒鴉在水面嬉戲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1.在曲式結構方面,樂曲的結構是典型的六八板體,所謂六八板體就是全曲由68小節構成,并且分成了8個樂句,每個樂句8小節,在第五樂句為8小節加4小節的12小節組成。
2.《寒鴉戲水》同時運用了非常豐富的變奏手法。在三個部分中,都是同一個主旋律,但都是同一旋律的邊走,其變奏手法運用了板式變化手法而發展的,在邊走過程中,節拍布局是有固定的模式。
表現手法
《寒鴉戲水》是潮州箏曲中較為典型,流傳甚廣的曲目。在演奏的過程中,較多的運用了古箏流利的滑音、按弦、顫音,通過這些古箏技法,使旋律較為清幽、雅致,更是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寒鴉徘徊、嬉鬧于水中的情景。這首曲子是人們贊頌“寒鴉”不懼嚴寒搏擊在江河湖泊里的勇敢精神,整首樂曲清新、輕快、奮進。
一開始的樂段,速度是較為平緩的,猶如寒鴉們陸續的劃入河中,再悠閑的在河中散開。接著,速度有了一個提升,逐漸加快,仿佛看到寒鴉們在水中的嘻嘻。曲調在一個不經意間發生了轉變,速度又達到另一個高度,似乎是河水的飛奔而下,寒鴉在河中與湍流的河水進行‘搏斗。最后樂曲在急轉慢中結束了。
《寒鴉戲水》是人們贊頌‘鴉不懼嚴寒戲游、與激流搏擊的勇敢精神,整首樂曲充滿的是輕快、奮進、清新的氣氛。也是因為《寒鴉戲水》所傳遞出的精神,才能使其一直傳承到今日,成為眾多箏童必彈曲目之一、箏界最具鑒賞曲目之一。
參考文獻:
[1]劉詩瑤《淺談潮州箏曲《寒鴉戲水》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