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鵬, 蔡伊莎, 何虎軍, 蔡金王, 姜 歡
(四川省南充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四川 南充 637000)
?
“十二五”南充市西充河污染治理成效分析
王坤鵬, 蔡伊莎, 何虎軍, 蔡金王, 姜 歡
(四川省南充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四川 南充 637000)
在系統監測基礎上,對“十二五”期間南充市西充河水質污染變化趨勢和治理成效進行了客觀分析。結果表明:“縣域跨境水質監測資金扣繳考核制度”在河流治理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該河匯入嘉陵江前基本消除了劣V類和V類,水質改善成效顯著,但仍未全面達標,污染治理成果依然脆弱,開展鞏固治理成效仍將是今后的重點工作任務。
西充河;污染治理;考核
重點小流域多為全國七大水系的二、三級支流,流經城鄉人口聚集區、農林牧區。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增長,很多地區小流域生態遭到破壞,水污染不斷加劇和久治不愈,對沿線人畜飲水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1],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成為當前各級黨委政府亟需解決的重大民生問題。
西充河發源于四川省西充縣境內,全長121 km,流經南充市一縣兩區(西充縣、嘉陵區和順慶區),為嘉陵江中游西岸的一級支流,全流域面積658 km2,涉及29個場鎮、205個村和32萬人;主要由虹溪河、象溪河和龍灘河3條小河匯合構成。“十一五”期間,西充河水質處于Ⅴ類和劣Ⅴ類[2],水環境嚴重惡化,使沿途人居環境變差,嚴重影響了當地群眾的生活質量。
“十二五”期間,南充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水環境保護,積極實踐探索縣域環境治理中的生態補償機制[3],全力推動西充河污染治理工作,共投入國、省、市及社會資本的資金約10億元,污染治理代價巨大。目前,全流域已建成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4座;搬遷工業企業22家,整改或轉產13家;拆除畜禽養殖場91家,面積32000 m2,整改或轉產58家,面積13000 m2;排污管截流156個;西充河流域的農村垃圾規范化處理已實現全覆蓋。
筆者根據西充河匯入嘉陵江前“彩虹橋”斷面的月例行手工監測數據,對總磷、化學需氧量、氨氮的逐年、逐月變化展開分析研究,同時,對比分析彩虹橋水質自動監測站和上游4個縣域跨境考核斷面的主要污染物濃度變化,較為全面系統地探討了西充河污染變化趨勢和治理成效,同時配合“十三五”將要全面推動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提出了部分建議,供環境管理部門參考。
2.1 監測斷面分布
西充河流域共布設5個監測斷面,全部經過GPS定位,包括1個匯入嘉陵江前斷面(1#彩虹橋)、1個入市主城區前斷面(2#華鳳鎮)、3個縣(區)跨境斷面(3#新復鄉、4#虹溪河蓮池鎮、5#龍灘河晏家鄉)。具體見圖1。

圖1 南充市西充河流域監測斷面分布
2.2 監測方式、項目及頻次
彩虹橋斷面(1#):“十二五”期間,每月開展例行監測,監測方式為手工監測,所測指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中的24項指標。2012年起,該斷面增加水質自動監測,所用儀器為奧地利SCAN UV-vis型的高錳酸鹽指數在線分析儀和美國HACH在線氨氮分析儀,采樣分析頻次為1次/h。
華鳳鎮斷面(2#):按照《南充市西充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監督管理辦法》(南西治辦〔2013〕36號)要求,2013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每日采樣1次,對兩項指標“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開展手工監測。
新復鄉斷面(3#)、虹溪河蓮池鎮斷面(4#)、龍灘河晏家鄉斷面(5#):按照市政府要求,2013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每日采樣1次,對兩項指標“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開展手工監測。2015年1月1日起,以上三個斷面停止手工監測,開展自動監測,所用儀器為德國KUNTZE K301型高錳酸鹽指數在線分析儀和WTW型氨氮在線分析儀,采樣分析頻次為4次/ h。
西充河流域所用在線分析設備均定期檢查、比對、校準,并及時維護保養,數據樣品量充足。
3.1 彩虹橋斷面(1#)
3.1.1 監測斷面評價
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方法(試行)》(環辦〔2011〕22號)開展水質評價[4],評價指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5]中除水溫、總氮、糞大腸菌群以外的21項指標。評價結果見表1。
“十二五”以來,西充河水質呈緩慢改善狀態,截至2015年,該河匯入嘉陵江前斷面(彩虹橋)水質基本消除劣V類、V類狀態,Ⅲ類的出現頻率由0%升至41.7%。

表1 西充河彩虹橋斷面例行監測評價結果匯總(2011-2015)
注:2013年1~4月,由于城區污水管網改造,部分生活污水直排河道,使水質處于劣V類狀態。2015年4月中旬西充縣蓮花湖換水,引起污染物濃度上升
3.1.2 主要污染物變化
根據“十二五”西充河匯入嘉陵江前彩虹橋斷面總磷(TP)、氨氮(NH4-N)、化學需氧量(CODcr)月度手工例行監測數據,具體分析如下。
(1)年均值評價。受2013年1~4月城區管網改造污水直排河道影響,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波動較大,其余時段內呈緩慢下降趨勢;以上三項指標2015年較2011年降幅分別為21.6%、77.2%、10%(表2)。
(2)月測值評價。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枯水期上升,豐水期下降,平水期穩定;豐水期受雨水沖涮農田化肥影響,總磷濃度上升明顯。不同年份的月度同期對比結果顯示,以上3項指標多數月份呈逐年下降趨勢(圖2、圖3、圖4)。

表2 彩虹橋斷面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變化(2011~2015年)
3.2 彩虹橋水質自動站在線數據分析
對比2012~2015年西充河彩虹橋斷面在線監測指標高錳酸鹽指數(CODMn)和氨氮(NH4-N)濃度變化趨勢如下。

圖2 彩虹橋斷面化學需氧量月測值變化年度對比

圖3 彩虹橋斷面氨氮月測值變化年度對比

圖4 彩虹橋斷面總磷月測值變化年度對比
(1)高錳酸鹽指數。2015年高錳酸鹽指數年均值分別較2012年、2013年、2014年下降36%、9.0%、7.9%。2015年高錳酸鹽指數月均值范圍4.3~7.4 mg/L,較往年同期降幅較大(圖5)。
(2)氨氮。2015年氨氮年均值分別較2012年、2013年、2014年下降58.0%、58.2%、17.1%。2015年氨氮月均值范圍為0.28~1.5 mg/L,較往年同期降幅較大(圖6)。
因2013年1~4月監測數據異常,開展年度同期 “升降幅”對比分析時,該時段未參與數據計算。

圖5 彩虹橋水質自動站高錳酸鹽指數月均值變化年對比

圖6 彩虹橋水質自動站氨氮月均值變化年對比
3.3 西充河縣域跨境考核監測數據分析
根據《南充市西充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監督管理辦法》(南西治辦〔2013〕36號)[6],西充河上游華鳳鎮、新復鄉、龍灘河宴家鄉、虹溪河蓮池鎮共4個縣域跨境斷面自2013年7月1日起,按日監測主要污染物“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并向社會發布數據,兩項指標同時達Ⅲ類標準限值,視為當天水質考核達標,與資金扣繳考核掛鉤。2015年,西充河各監測斷面主要污染物“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達標情況如下。
(1)西充縣出境:龍灘河宴家鄉斷面和虹溪河蓮池鎮斷面達標天數比例各為98.6%和94.5%,同比上年分別下降0.9%和上升3.4%。
(2)嘉陵區出境:新復鄉斷面達標天數比例為98.9%,同比上年無變化。
(3)順慶區出境:華風鎮斷面達標天數比例為100%,同比上年上升2.2%。
(4)匯入嘉陵江前:彩虹橋斷面達標天數比例為73.7%,同比上年上升4.1%。

表3 西充河各監測斷面主要污染物(CODMn和NH4-N)達標天數比例年變化(2013.7.1~2015.12.31)
注:CODMn和NH4-N日測值同時達Ⅲ類,視為當天達標
“十二五“期間,南充市西充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別是2013年出臺的“縣域跨境水質監測資金扣繳考核制度[6]”在治理工作中發揮出重大作用,水質改善明顯。
(1)根據彩虹橋斷面例行監測數據,西充河匯入嘉陵江前水質基本消除劣V類、V類;2015年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年均值分別較2011年下降21.6%、77.2%、10%。
(2)根據彩虹橋水質自動站的數據,與往年同期對比,2015年高錳酸鹽指數年均值降幅范圍為7.9%~36%,氨氮年均值降幅范圍為17.1%~58.2%。
(3)根據縣域跨境考核斷面監測數據,2015年西充河上游4個跨境考核斷面主要污染物“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達標天數比例均達到95%以上。彩虹橋斷面的主要污染物“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達標天數比例緩慢上升,2015年為73.7%,較上年上升4.1%。
“十三五”初,四川省各地人民政府陸續與環境保護部門簽訂了《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小流域污染治理工作迅速被提上日程。南充市西充河污染治理工作也成為四川省推動小流域污染治理的經典案例。雖然西充河污染治理成果得到公認,水質逐步改善并接近達標,但現有水環境生態系統仍十分脆弱,繼續打好鞏固治理成效的“持久戰”將是今后的重點任務。具體建議如下。
(1)繼續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加快西充河流域相關縣(區)的城市污水管網改造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徹底解決縣城污水“跑、冒、滴、漏”等問題。如順慶區完成西充河下游新復、雙橋、同仁、西山棲樂埡、華鳳老街等地的舊管網維護修補工程,推進文峰一期、荊溪污水處理廠和南門壩、王家灣污水提升泵站建設,實現污水處理和提升擴容等。
(2)扎實鞏固污染治理成果。加大流域沿線巡查監管力度;落實“四級聯動”監管體系,強化基層管理職能,重點抓好畜禽養殖污染和鄉鎮生活污染監管,鞏固治污成效。
(3)推動“開發性污染治理”工作。重構水污染防治管理體制,以應對區域性小流域污染治理工作,由單純的“防護性污染治理”轉為“開發性污染治理”,因地制宜的發展生態農業,切實減少化肥使用和水土流失,真正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7]。可嘗試探索排污權交易、擴大生態補償機制范圍、強化污染者問責制等;繼續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及時公開監測數據,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真正推動區域水環境質量改善。
[1]崔 婷, 付永勝. 四川省農村水體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J]. 廣東農業科學,2009(11):151~154.
[2]何 平,王坤鵬. 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環境保護[J]. 中國產業,2012(7):2~3.
[3]王淑英,方姝亞. 縣域環境治理中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J] . 鄭州大學學報,2013(1):11~13.
[4]環境保護部. 關于印發《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法(試行)》的通知(環辦〔2011〕22號)[EB/OL].[2011-3-9]. http://www.mep.gov.cn/gkml/hbb/bgt/201104/t20110401_208364.htm.
[5]環境保護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6]南充市西河流域綜合治理辦公室、南充市西充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監督管理辦法(南西治辦〔2013〕36號文)[R].南充:南充西河流域綜合治理辦公室,2013.
[7]李仁輝,潘秀清. 國內外小流域治理研究現狀[J]. 水土保持應用技術, 2010(3):32~34.
Achievements of Xichong River Pollution Control in Nanchong Sichuan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Wang Kunpeng, Cai Yisha, He Hujun, Cai Jinwang, Jiang Huan
(Nanchong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Nanchong,Sichuan637000,China)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this paper objectively analyzed the water quality change and the pollution control results of Xichong River in Nanchong. The water quality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and the pollution control is remarkable, which should be due to the compensation funds for the water quality at the cross secti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It indicated that the grade V and bad V water have been eliminated from Xichong Riverbefore flowing into the Jialing River . However, water quality is still not up to thestandard, the resulted achievements of water pollutioncontrol are vulnerable. long-termcampaign will be one of the key task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future.
Xichong River;pollution control;examination;long-termcampaign
2016-08-29
王坤鵬(1981—),男,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數據綜合分析工作。
X52
A
1674-9944(2016)18-00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