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當好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主力軍
□ 本刊評論員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近日在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要堅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此次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給“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注入了新動能,對于加快深化“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全方位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石油石化企業應該乘勢而上,加快推進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合作經營步伐,實現國際化經營的新突破。
思路決定出路,戰略決定成敗。“一帶一路”建設是基于我國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和經濟轉型發展需要,適應和推動全球化發展趨勢而提出的重大國際合作發展倡議,對于推動我國及合作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意義重大。中亞、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區域國家,與我國鄰近、經濟互補性強,成為我國企業國際化合作經營的主要市場與核心地區。“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其重要目的就是從國家層面整體推動我國的國際化發展,將“走出去”戰略聚焦核心區,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加強合作深度,提高合作水平。
后起大國成功的歷史經驗表明,國際化戰略能否有效推進,將決定一個大國崛起的成敗。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對于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石油石化企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以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為代表的能源企業就邁開了“走出去”拓展國外市場的腳步,經過20多年的經營,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合作項目,包括投資、工程建設、技術轉讓、貿易、倉儲等,合作業務領域廣泛,與許多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東、中亞、北非等“一帶一路”能源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出口地,也是我國油氣進口的主要來源地,與我國在能源合作上具有天然優勢。石油石化項目還有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優勢,使得合作項目進展較快。石油石化目前是我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合作領域最廣、項目最多、規模最大的產業,是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基礎。
但是,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在石油石化領域的合作,總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巨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普遍經濟欠發達,人均能源和石化產品消費量低,石油石化產業技術水平不高,有發展石油石化產業、振興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求,發展潛力巨大,僅煉化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空間就超過4萬億元。我國石油石化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已經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為這些國家能源化工產業的發展提供先進技術、裝備、資金和工程施工力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將推動石油石化產業合作進一步拓寬領域,增加深度,提升水平,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石化作為世界知名的大型能源化工公司和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隊”,理應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好主力軍作用。中國石化具有上中下游及貿易一體化的產業優勢,石化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推進“一帶一路”國家產業合作中具有獨特的優勢。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玉普強調,中國石化要堅持產業報國信念,提高站位,擔當作為,全力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并提出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4322”合作構想,即打造油氣、煉化、工程服務、國際貿易四大業務鏈條,構建三大戰略合作區,做強兩大貿易平臺,打造兩個創新中心。從而為中國石化推進“一帶一路”全方位產業合作升級,確立了努力目標和方向。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成為國際一流公司,必須過好國際化經營這一關。“一帶一路”沿線是中國石化國際化經營的核心區,國家“一帶一路”項目的實施,為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機和條件,我們一定要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全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動國際合作經營上臺階,向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