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佐縣
讓能源革命落地生根
□ 羅佐縣
日前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對我國近中期能源發展形勢和發展目標做了詳盡的闡釋。《戰略》內容豐富,系統全面,涉及有關能源發展的諸多領域,將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行動指南。在當前及今后我國經濟轉型力度加大、發展面臨新常態的形勢下,大力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戰略》第一部分強調的,要把握能源發展大勢,充分認識能源革命的緊迫性。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遭遇重創,影響至今仍在持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增長乏力。危機爆發次年,世界各國齊聚哥本哈根,共議發展大計,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成為全球共識,世界經濟綠色低碳進程開始加速。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能源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具有重要影響,能源的消費規模和消費方式決定了社會的文明程度。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選擇需要能源結構的調整。中國是能源生產與消費大國,明確提出實施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戰略,體現了作為發展中大國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
《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戰略》共分為十個部分,其核心是“四個革命”,即能源的消費革命、能源的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以及能源體制革命。能源消費革命的核心在于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和優化結構。《戰略》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分別控制在50億噸標煤和60億噸標煤以內,在依靠節能減排和樹立勤儉消費觀節約能源消費的同時,要推進能源消費的中高級化,使能源消費結構邁入更加綠色、高效階段。能源供給革命的目標是建立清潔低碳新體系。鑒于我國長期以來能源消費以煤為主,《戰略》中明確提出要實現煤炭的清潔化利用。盡管目前去煤化呼聲較高,但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主體地位難以很快改變。能源革命戰略制定的出發點是能源安全,煤炭對于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這一點符合我國的國情。所以,《戰略》提出要走煤炭清潔化利用與增量能源依靠清潔能源的互補性發展道路。至于能源技術革命,則是消費革命、供給革命的源動力,沒有技術方面的突破,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都不可能實現。而體制革命是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以及能源技術革命能夠發生的重要前提條件。體制革命的核心在于為能源生產與消費創造更加富有效率的市場環境,為能源革命創造優越的制度環境。
《戰略》還從全球化、多元化方面對能源革命的內涵做了系統延伸,提出了實施重大戰略行動,推進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的戰略路線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日益加深、各國抱團取暖共同應對經濟低迷以尋求新的增長點的形勢下,將能源安全戰略目標實施路徑的探索置于全球化視野之下,提出了打造能源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并提出油氣資源來源多元化、暢通“一帶一路”能源大通道,深化國際產能和裝備合作的發展構想,體現了合作共贏的時代發展新思路。
戰略的實施需要有科學的實施路徑支撐,道路的選擇既要順應能源發展的國際大勢,又要立足本國國情。《戰略》體現出這一特點,將全民節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控制、近零排放示范、煤炭清潔利用、天然氣推廣、農村新能源行動、非化石能源跨越、“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等13個領域作為重大突破口。這些路徑的選擇,與我國目前能源消費和生產領域存在的現實問題、發展目標及正在實施的一些重大工程高度契合,為能源革命打上了濃重的時代烙印,為我國能源革命的落地提供了戰略和制度基礎。
進入“十三五”以來,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有關能源發展的戰略規劃,《戰略》的出臺與這些規劃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使得我國的能源發展思路及實施路徑更加系統和完善。2016~2030年是世界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我國經濟結構和能源轉型的重要機遇期,需要能源行業順勢而為,積極而富有效率地行動,將能源革命之路走成康莊大道。
(作者單位:經濟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