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對高職院校分團委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實踐中的幾點思考
◎張玲
高校共青團在全國共青團工作中處于基礎性戰(zhàn)略地位,本文從目標考核形勢下的高校分團委工作入手,分析了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實行目標考核的現狀,總結了當前目標考核工作中存在困難,提出了新形勢下針對目標考核工作改革的建議和看法。
在新的形勢下,共青團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進一步加強基層建設是團的基層組織面臨的新課題,團中央確立了“以團支部為基礎,以團委為主導,以陣地為依托,以活動為聯結”的團的基層整體化建設新構思,高職院校響應號召,部分學校嘗試對分團制定了較為詳細的目標考核辦法,對學院團總支和班級團支部建立工作目標考核制度,推動了校共青團的建設,推進了 “創(chuàng)新爭優(yōu)”活動的開展,使學校共青團工作邁上了新臺階。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試行的共青團目標考核體系的現狀,對考核體系的構建進行了思考,以期為高校共青團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的實施充分揮了校團委在高校共青團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由團總支對其所屬團支部建立工作目標考核制度,實行校院團支部三級管理,團組織一級帶一級、一級考核一級,把團的整體化建設和各項工作的要求通過量化的形式體現出來,增強了工作考核的可操作性。
各學院分團委按照目標考核辦法完成工作任務,每半年一考核,目標考核的可操作性強,給團干開展好工作提供了方法和捷徑,起到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性作用。工作量化后,分團委的工作方向更明確,目標考核有利于各分團委良性競爭,達到激勵工作的目的,使得共青團工作更加科學化,規(guī)范化和系統化。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共青團工作對象數量不斷增加,高校共青團工作難度越來越大,成分也日益復雜,目前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停留在初步階段,在日常管理、考核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如:育人工作實行量化考核,但育人工作因個體不同,水平不同,工作量不能同一而論;隨著學校的發(fā)展,時代賦予團委新的任務和使命,使得傳統的工作任務不變,新的任務不斷增加,每年的考核方式也需要更新;有了目標考核任務,根據任務表對照完成任務,導致工作創(chuàng)新難,工作總結形式單一。
目標任務制定不夠科學。對分團委實行目標考核實行的意義在于對工作起到更好的指導性作用。然而,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目標任務的制定環(huán)節(jié)存在著一些問題,目標考核制定了一年的分團委工作任務,但分團委工作需要階段性的指導,部分分團委年終考核時才發(fā)現工作上問題所在,不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
考核主體不夠明確。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的目的是調動團支部和團員的主動性,而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中側重于分團委的整體工作,對于團支部、團員的評價和考核較少,在考核主體上不夠明確。
獎勵機制不夠完善。在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中,較多的體現了在工作任務未完成的扣分標準,而對工作特別突出,比如思想教育方面、開展活動方面,取得各類表彰等方面沒有完善的獎勵機制,導致分團委缺乏創(chuàng)新工作的動力。
共青團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標考核體系的引入給共青團工作帶來新的工作局面,但由于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目標考核體系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
注重過程考核。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重視對結果的考核,考核結果采用的是一些靜態(tài)的、精確的數據,便于進行分析,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出分團委在考核時存在的問題,取得的成績等實際情況,可操作性較強。但是,對分團委的考核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結合高職院校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實施情況來看,高校育人工作是繁瑣復雜的,在目標考核中應更加注重過程的考核,在建立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中,應制定階段性的考核目標,定期進行考核,當分團委取得成績時給予肯定支持,當分團委的發(fā)展方向偏離或者滯后于校團委的目標時,適時的指出并指導其加以改進,才能真正起到目標考核的指導性作用。
區(qū)分考核指標。建立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主體指標保持相對一致,這樣保證各個分團委都統一到目標考核體系中,便于橫向比較,從學校層面對各分團委有比較為清晰的認識,也能更好的促進各分團委之間比拼,找差距。但是,在各分團委在執(zhí)行目標考核體系中,各學院情況不同,對于目標任務的理解和執(zhí)行存在差距:如:團支部較少的分團委對于目標考核中的各項活動,參與面就會比較小,對于團支部較多的分團委,參與面較廣,更有利于取得成績。這就說明考核內容一致并不表示考核目標也一致,由于不同的學院有著不同的情況,考核指標的高低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科學、合理的計算,以保證結果的公平性。
明確考核主體。為了保證制度順利執(zhí)行,提高制度的導向性,在考核制度中應該明確責任主體,不能含糊概念。分團委工作開展得好壞和分團委骨干力量、各團支部直接相關,目標考核中應突出體現這一點。分團委是所有團支部的集體,榮譽和責任同樣應當由所有各團支部一起獲得和承擔,因此,在借助考核制度明確分團委工作職責的同時,還要強化團支部同學的責任意識,幫助他們提集體榮譽感。此外,在工作中要注重目標考核支撐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確保能及時準確地提交目標考核材料,為考核工作的順利施行提供保障。
完善獎勵機制。對于分團委來說,目標考核是最基礎的任務目標,分團委完成最基礎的工作外,還應適當的提高工作標準,創(chuàng)新工作形式。在共青團的目標考核辦法中,除規(guī)定完成目標任務取得考核分數外,還應規(guī)定對超額完成工作、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工作、開展特色活動、取得突出成績者等方面給予獎勵。可采用多種鼓勵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對獲得較高榮譽的學生,根據其取得的成績頒發(fā)證書,另一方面對該生所在的團支部、分團委考核獎勵加分。在獎勵辦法中應先行明確所加分值,如:對在科技創(chuàng)新、宿舍建設、社會實踐、創(chuàng)作發(fā)明和校外競賽等相關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團隊和個人進行加分獎勵。另外,依據實際情況可將學校“6S”宿舍評比、社會實踐等工作和團支部特色活動也應作為考核獎勵范疇,對取得突出成績的團支部、分團委或個人進行相應的加分獎勵。在工作中,要自發(fā)的調動團員青年、團支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工作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把共青團的工作完成的有成效、有方法、有創(chuàng)新。
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的建立和實施,為分團委工作帶來新的機遇。隨著學校的發(fā)展,共青團的工作也在不斷的革新,因此,高校要進一步完善分團委目標考核體系,加強分團委的目標管理,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保障,不斷的適應時代需求,充分調動團支部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使共青團更好的發(fā)展。
(工作單位◎ 湖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book=137,ebook=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