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這次歷史性會議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重大判斷,深刻闡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新時代的基本方略、奮斗目標、戰略安排和工作布局,描繪了未來一個時期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藍圖,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戰略作出了規劃,是我們黨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中國石化必須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開啟改革發展新征程,打贏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實現提質增效新發展。
轉型升級是新時代發展的主題。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使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中國石化雖然公司規模連續3年位居世界前四,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煉油公司、第二大化工公司,但產品仍然以中低端為主,調整優化業務結構,推動技術和質量升級,邁向中高端,提高國際競爭力,是新時代發展的主要課題。近年來,中國石化一直在著力優化調整業務結構,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頁巖氣商業開發、氣化長江經濟帶行動,建設四大世界級煉化基地,實施新材料和高端化工品頂替進口戰略,全力打造產業發展新優勢。目前全球新能源革命、新技術革命和互聯網革命洶涌澎湃,石油石化行業產能過剩,競爭不斷加劇,時不我待,必須加快推進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步伐。
深化改革是推進發展的緊迫任務。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十九大提出的明確要求。中國石化近年來改革攻堅取得積極進展,隨著改革進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涉及個人利益、事關和諧穩定的深水區和攻堅階段,難度更大,一些改革進展緩慢。根據中央2020年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任務的要求,現在時間緊、任務重。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增強深化改革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擼起袖子、撲下身子,知難而進、動真碰硬,加大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打好困難企業扭虧脫困、“四供一業”分離移交、瘦身健體和公司制改革四大改革攻堅戰,盡快建立起切實有效、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市場化體制機制。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今時代是一個經濟轉型、技術和產業革命洶涌澎湃的創新時代,創新被置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的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創新驅動已經成為國家和企業的根本發展戰略。中國石化作為一個能源化工企業,傳統主業在新能源革命的沖擊下已呈增速減緩甚至衰退的趨勢,要持續發展,繼續壯大,創新是唯一的出路,必須實現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根本轉變。創新絕不只是科技的創新,還包括思想觀念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方面面。一方面,通過科技、管理創新提升做強傳統石油石化業務,向中高端邁進;另一方面,通過經營創新向新能源、新材料、新業態拓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再造一個新的中國石化。唯有如此,才能實現做強做優做大中國石化的目標。
作為中央骨干企業,中國石化要增強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不忘“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的初心,牢記“為美好生活加油”的使命,以建設世界一流為目標,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實現更好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