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福
探討預制管樁施工控制措施
謝清福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新校區設計資料11#學生食堂基礎采用Ф400*95mmAB型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PHC),因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靜壓樁機的荷載,采用錘擊壓樁方案施工;20#宿舍3基礎為φ400PHC(95)AB型預應力管樁,21#宿舍4基礎為500PHC(100)AB型管樁,地質條件相對較好,采用靜力壓樁方案施工。設計樁長15m,共845根,樁長共約12675延米。
質檢員要認真檢查進場管樁的外觀(即表面是否存在蜂窩、麻面、合縫漏漿、局部損壞、鋼筋外露、橫縱裂紋、樁身垂直度、內壁光滑度等)及幾何尺寸(直徑、壁厚、樁長、端頭板厚度、平整度等)進行驗收,不合格的管樁不得進入現場。同時檢查管樁每批次的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等材料是否真實、齊全。
必須使用耐壓的枕木作為管樁墊木,施工現場的管樁要按長、短分開,擺放整齊,調運要輕拿輕放、防止猛烈的碰撞。
場地平整→測量放樣(定軸線和樁位)→樁機就位→起吊預制樁→樁尖就位、對中→靜力壓(錘擊)樁→接樁→靜力壓(錘擊)樁→可能存在第三次壓(錘擊)樁、接樁→送樁至設計要求→中間檢查驗收→移樁機至下一個樁位。
施工前必須先完成不少于2根靜壓試驗樁,確定管樁貫入度、樁長并校驗壓樁與錘樁機械設備性能、施工工藝、技術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專人填好試樁記錄,經各方認可簽證后,才能開始其它樁施工,做好施工技術交底。
壓樁的順序考慮場地的地形、地質、樁基的設計布置密集程度,壓樁機移動方便,減少擠土反應等因素,一般應由中央向兩邊或從中心向外施壓,不得逆方向進行,在亞粘土及粘土地基施工,應避免沿單一方向進行,以免地基向一邊積壓,造成壓入深度不一,地基擠密程度不均。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先深后淺;依樁的規格宜先大后小,先長后短。
輾壓平整施工場地,排水暢通,保證樁機的移動和穩定垂直。樁基的軸線和標高的控制網,必須設置在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并妥善加以保護。樁位線采用打入穩定鋼筋頭,并用白灰做上標志,便于施打。對于高空和地下的障礙物,打樁前處理完畢,周圍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使用和安全受影響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并設置觀測點。
施工中確保打樁機垂直、穩定,不發生傾斜、移動。先拴好鋼絲繩和索具,然后應用索具捆綁住樁上端吊環附近處,一般不宜超過30cm,再起動機器起吊預制樁,使樁尖垂直對樁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準確,再在樁頂扣好樁帽或樁箍,即可除去索具。
打壓樁過程中,設專人對四周建筑物進行認真觀察與測設,檢查是否變形或裂縫,并在樁的側面或樁架上設置標尺,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調整樁的垂直的方法是從正面和側面由兩個吊錘成90°方向由兩人進行觀測,如發現傾斜應即時調整,確保成樁后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微微啟動壓樁油缸,當樁入土至500mm時,再次校正樁的垂直度和平臺的水平度,保證樁的縱橫雙向垂直偏差不得超過0.5%,然后啟動壓樁油缸,慢壓樁,控制施壓速度,一般不宜超過2m/min,壓樁應連續進行,同一根樁的中間間歇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
壓樁施工時,使用自動記錄設備,專人做好施工記錄,開始時應記錄壓樁每沉下1m油壓表壓力值。最終壓值一般摩擦樁以樁長為控制條件,當樁長小于15m而且密實砂土持力層或粘性土為持力層時,宜取略大于2倍設計荷載作為最后穩壓力控制條件,并穩壓不小于5次,每次1分鐘;當樁長大于15m或密實砂土為持力層時,宜取2.3倍設計荷載的最后穩壓力,并穩壓不小于5次,每次1分鐘。測定其最后各次穩壓時管樁貫入度,最終貫入度小于20mm為合格。如發現樁位與要求相差較大時,要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合格后移樁機到新樁位。
下接樁樁頭宜高出地面0.5~1.0m,并設導向箍筋方便上節樁就位,接樁時樁節應保持順直,彎曲矢高不大于樁長的0.1%,且不得大于20mm。管樁焊接前,上下剪端板表面應用鐵刷子清刷干凈,坡口處應露出金屬光澤。焊接時宜先在坡口周圍上對稱點焊4-6點,待上下樁節固定拆除導向箍后,兩個焊工對稱分層施焊,焊接層數不得小于二層,清理干凈內層焊后進行外一層焊接,內外層焊縫接頭位置應錯開,焊縫應飽滿連續。確定配樁計劃,預計樁長,選用合理的樁節組合,減少接樁次數,并考慮同一承臺的樁接頭位置應錯開,單樁的接頭數量不宜超過4個。
接樁樁頭入土前,應對外露鐵件補刷防腐漆,確保防銹防腐需要。管樁頂部的樁芯內填鋼筋混凝土,錨筋伸入承臺內,完成管樁與承臺間的連接。壓樁后宜用小木板覆蓋樁內孔,以免土石落入管芯內,影響管樁內孔與樁芯灌注混凝土之間的摩擦力。
根據工程地質條件、樁的類型、結構、密集程度及施工條件來選用錘重。樁尖插入樁位后,采用較小落距,進行錘擊1~2次,樁入土一定深度后再使樁垂直穩定,用線錘或經緯儀的雙向校正,樁插入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柴油錘打樁時,應使錘跳動正常,打樁應重錘低擊。
根據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單樁承載力設計值、樁的規格和長短、錘的大小和沖程等因素綜合考慮后給出收錘標準。停止錘擊標準以控制貫入度值為主,入土深度為輔。每根樁已打到貫入深度要求,而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接近設計標高時,或打至設計標高時,應進行中間驗收,在進行控制時,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錘的平均貫入度,不大于貫入的數值20mm,或以樁尖打至設計標高來控制,符合設計要求后,填好施工記錄,然后移樁機到新樁位。當貫入度小于20mm設計要求,且樁的入土深度滿足設計深度,樁頭完好無損,柴油錘跳動正常,樁錘、樁帽、送樁器及樁身中心線重合,樁帽襯墊厚度等正常,可停止錘擊轉入下根樁施工。
土方開挖宜在打壓樁后的2周后進行,開挖施工中注意樁的成品保護,從周圍均勻分層進行土方開挖,每次開挖的深度應視土質情況確定。采用小型挖機,人工配合開挖管樁間密集間土方,從而均勻釋放地基的擠土反應。
記錄人員要認真負責如實記錄,記錄結果整理后編入資料,技術負責人應及時組織現場隱蔽工程驗收和辦理各種簽證手續。
對策:管樁強度必須達到100%,嚴格檢查樁的外觀質量,校準樁心,方可打(壓)樁;選用符合的樁墊、送樁器;仔細研究地質報告,嚴格控制收錘標準,以及按試樁時確定的錘落距施打,控制每根樁的施打(壓)時間。
對策:請勘察部門進行補探。預控措施必要時先進行引孔,合理配樁;選用合適的、性能良好的樁錘;施打前確定好施打順序并嚴格執行,嚴格控制收錘標準或改變施工方案;同時密切觀測樁上浮量。
對策:施工前先進行場地平整與設備檢查;采用跳打法施打并及時觀測樁上浮量;仔細研究地質報告,先處理地下障礙物后再施打,若埋深較深先報告各主管部門再擬定施打方案;嚴格控制收錘標準;不得在沉樁期間開挖基坑;接樁時上下樁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及時進行調整;輕落錘,采用長樁。
對策:樁施工過程出現錯位,垂直度不好,樁頭壓爛等,要堅決廢樁,重新補樁。當地質不良如淤泥層過厚或軟硬土層變化急劇時,容易出現斷樁事故,必須采用加樁的方法處理。樁頭受到輕微破壞時,可采取混凝土封底的辦法進行防水處理,可以彌補樁頭的損傷。
通過掌握預制管樁施工關鍵控制方法,提前做好相關預控對策,嚴格控制各道工序,肯定能保證預制管樁施工質量。
(作者單位:廣東鴻高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