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中學 陳 果
通電環形導線相互作用實驗裝置
文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中學 陳 果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1)“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的力”一節中,安排有通電環形導線相互作用的實驗作業題。在實驗中,由于需用有毒的水銀作導體,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學生開展實驗。
我用銅片代替水銀作為導體,設計制作了通電環形導線相互作用實驗裝置,既能避免水銀對人體造成危害,又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
裝置主要由環形導線、銅片、升降機構、感應線圈和豎直面板等組成,如右圖所示。
環形導線是用直徑約為1mm的漆包線繞制成的直徑約為40mm、匝數為40匝左右的彈簧螺線管,各匝間距約為2mm。
將環形導線的上端線頭固定在豎直面板上端的螺絲上,使下端線頭穿過一個紅色小球(用于觀察環形導線的振動情況)。將用鋼筋彎曲而成的U形鐵芯倒插在環形導線里,并讓U形鐵芯的上端掛在豎直面板上端的螺絲上。
升降機構由升降桿、手輪和外筒構成,并被固定在底座中央,用于導電的銅片被固定在升降桿上端。通過轉動手輪可調節銅片與環形導線下端線頭的間距。
豎直面板的下端被固定在底座的側面,上端安裝有一顆螺絲,用于固定環形導線和吊掛U形鐵芯。
感應線圈由一個高亮度的LED與邊長約8cm、匝數為30匝的線圈串聯而成,實驗時可套在豎直面板的上端。
實驗裝置結構圖
調節升降機構上的手輪,使環形導線的下端線頭與銅片相距約2mm,用一個6V的蓄電池作為電源,用導線把電源的一個電極與環形導線上端的固定螺絲連接,再用導線把電源的另一個電極與升降桿上的銅片連接。
提起環形導線下端的小球,然后放開讓其自由下落,環形導線的下端便會撞擊銅片,并產生電流,可以看到環形導線上下振動、感應線圈上的LED斷續發光。
之所以上下振動是因為各相鄰環形導線中的電流方向相同,各自產生的磁場相互吸引,使環形導線收縮,電路斷開。因電流消失,環形導線之間的相互作用消失,環形導線恢復原來的狀態,電路又被接通。這個過程反復出現,使環形導線形成上下振動、電路交替通斷的現象。
LED斷續發光的原因是,環形導線中的電流交替通斷,激發出變化的磁場,變化的磁場穿過閉合的感應線圈,在線圈中產生交變電流,并驅動單向導電的LED斷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