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會?オ?
[摘要]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而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要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水平,創設作文情境模式是最為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
[關鍵詞]情境創設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60025
在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創設生動形象的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表達和寫作。
一、創設有效寫作情境,激發學生寫作欲望
由于初中生缺少生活經驗,導致在他們的寫作過程中往往缺乏生活素材,總是東拼西湊或是胡亂書寫,從而使得作文質量不高。因此,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創設有效的寫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欲望,引導學生學會寫作文。情境的創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同時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
例如,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寫作訓練要求學生描寫景物,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和圖片,然后將學生三五人分組,讓他們自由觀察校園或公園的景物,并相互交流,談自己對景物的感受,最喜歡和不喜歡的景物有哪些,理由是什么。活動結束后,每人寫一篇日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寫作思維路徑。
二、提煉日常生活情境,豐富學生生活情感
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除了依據教材內容外,還需要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素材,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情感,讓學生在寫作中說真話,抒真情。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新,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真正愛上寫作。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背影》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走近親情的作文。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媽媽的吻》和《懂你》,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在聽完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自己的媽媽是什么模樣的?媽媽最令自己感動的事情是什么?和媽媽的相處是否融洽?等等。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在寫作中抒發自己的真實感情。
三、加強學科聯系協作,運用知識創設情境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得學生在不同的內容與方法的相互交叉整合中開闊視野。而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應該充分利用各門學科知識的聯系,合理地創設情境,為學生寫作提供重要的素材。
例如,在音樂學科中,音樂能夠通過聲音的形式來傳遞感情和塑造人物形象。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創設音樂情境,能給人感官上的刺激,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想象歌曲中的場景、人物、感情和故事情境。如在學習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春》時,教師可以播放歌曲《渴望春天》、《春天在哪里》,讓學生閉眼聆聽,想象著歌曲中美麗春天的畫面。隨后讓學生描繪出所想象的那一幅圖。教師還可以提問,讓學生談談聽后感想,歌詞寫得如何?歌曲表達了怎樣一種情懷?歌曲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等等。這樣,由音樂導入課堂教學內容,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培養了學生思維想象的能力。
四、實踐活動體驗情境,培養學生寫作習慣
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除了在課堂內訓練外,還應該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中開展。學生非常熱衷于活動,特別是節假日活動、體育活動以及有趣的語文課外活動,等等。因此,為了鍛煉初中生全面的語文素養,教師還應該將學生喜愛的活動融入課外的實踐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累積寫作素材,將寫作的教學從課堂內擴展到課堂外。
例如,在一年中的節假日,元旦節制作新年賀卡、母親節為媽媽做份小禮物、植樹節在校園草地上種植小樹、勞動節幫媽媽做家務,等等。這些都能成為學生寫作很好的生活素材,只有親身參與了實踐,寫作時的描述才能有血有肉。
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即興的題目,例如,在運動會之后,學生情緒高漲,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描寫運動會精彩比賽的作文;在下雪天,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描寫大雪紛飛場景的作文,等等。
另外,還可以舉辦作文大賽、講故事大賽、表演比賽等各種活動,以此豐富學生的課外實踐,激發初中生的寫作興趣與欲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同時在實踐活動中,教師也能進一步地了解學生的特長與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各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責任編輯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