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名
70歲的老王在醫院檢查時發現,他的血尿酸值到達了700多,著實把他下了一跳。經過半個月的飲食調整和戒煙戒酒,老王又來到醫院檢查,結果更令他驚訝的是,血尿酸指數不降反升了……老王非常納悶,為什么血尿酸這么難降低呢,自己不痛也不癢,是不是不用治療了?
國際上將高尿酸血癥(HUA)的診斷定義為: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微摩爾/升,女性>360微摩爾/升。目前生活方式下,隨著肥胖人群的不斷增加,高尿酸血癥的隊伍還在不斷壯大,已經成為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
高血尿酸的3個來源
高嘌呤飲食、代謝綜合征和腎功能損害是導致高尿酸血癥的主要原因,人體嘌呤有三個來源:一是飲食;二是細胞中嘌呤核苷酸、輔酶(如NAD等)的降解;三是嘌呤的合成代謝。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異常所致,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腎臟排泄尿酸減少,二是尿酸生產增加。當尿酸產生大于排泄,血清尿酸就會逐漸升高。約80%~90%嘌呤由代謝產生,另外20%來源于每天攝入的飲食。
高尿酸血癥是導致痛風病的先決條件,當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偏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的滑膜上,引起關節滑膜發炎時,就會導致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生。一般來講,高尿酸血癥的人中約有10%會發生痛風,但也有少部分痛風患者血液中的尿酸并不高。一般認為,尿酸越高,發生痛風的比例越高。主要有兩方面證據,一是痛風的人即使在平時狀態下(沒有急性發作),他的尿酸也比正常人要高;另外,痛風患者的尿酸水平如果控制得越低,他的發作次數越少。
高尿酸血癥對人體造成危害不僅在關節,痛風只是冰山一角。尿酸持續升高真正損害的是腎臟、心腦血管等全身重要臟器。由于尿酸主要是通過腎臟排泄的,如果尿液是酸性環境,過多的尿酸排泄容易形成結晶,繼而形成尿路結石,更嚴重的是,尿酸鹽長期沉積在腎臟,會加速腎功能的損害。數據顯示,20%~40%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會發展為尿酸性腎病。另外,高尿酸對血管的危害堪比高血糖,持續升高的后果是增加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病的風險。
藥物干預看尿酸值
一般認為,如果有痛風發作,就應該藥物干預降尿酸;如果沒有痛風,在調整生活方式3~6個月后如果尿酸仍然高,應該開始藥物干預;如果大于540微摩爾/升,應立即開始藥物干預。
目前降尿酸藥物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別嘌呤醇、非布司他),主要是讓體內產生的尿酸減少。另一類是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苯溴馬隆),臨床證明其降尿酸效果明顯,主要是因為臨床上90%的高尿酸血癥是因為尿酸排泄不良導致。除此之外,還應合用堿化尿液的藥物或平時喝些蘇打水,它的作用相當于把下水道的污垢鏟除,更利于排泄。
另外,高尿酸血癥的人每天要多喝水,可以促進尿酸由腎臟排泄,并可預防尿路結石。是否需要終身用藥主要根據尿酸水平決定。如果飲食控制得好,尿酸值控制得好,可能不需要終身用藥;但如果是有代謝缺陷的人或痛風頻繁發作(一年兩到三次以上),或者尿酸值非常高,需要將尿酸長期控制到360微摩爾/升以下。目前降尿酸的藥物相對來說副作用不是很大,大部分患者不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反倒是不吃藥控制尿酸,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損害。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要降低血尿酸值,首先要戒煙,不飲酒。飲食要清淡,少油膩少鹽,多吃粗糧。
1.多吃蔬菜。少吃豆類和含鐵量的食物,不吃海鮮,尤其是魷魚、墨魚、蝦、螃蟹。不吃蘑菇,尤其是香菇。少吃肉類,尤其是動物內臟。多吃水果,尤其多吃櫻桃、檸檬等。
2.多喝白開水或淡茶水,每天的排尿量要控制在2000ml左右。可以用安肌肽來降尿酸,預防痛風的發作及反復,另外要少喝熱性的飲料等。
3.養成每天或經常用熱水泡腳的習慣,最好用能夠自動加熱的洗腳盆,每次不少于20分鐘,不高于30分鐘,全身微微出汗最好。在洗腳時,可以適當加點活血化瘀的中藥。勞逸結合,注意睡眠,放松心態,樂觀面對。
4.盡量維持體重在理想范圍內,如需減重應緩慢進行,因為快速減重會引起組織較快分解,反而造成大量尿酸的產生。
5.多做有氧運動,增強代謝功能。每半年檢查一次尿酸,力爭控制在350微摩爾/升左右。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