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烏鎮舉辦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集體發布了15項全球最新科技成果。
1.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當駕駛員使用鑰匙啟用召喚功能,車輛會自動駛出車庫,停靠到駕駛員附近。
2.IBM的類腦計算機。人工智能系統Watson目前已經在醫療健康、教育、金融、零售等20個行業開發出應用。
3.阿里巴巴商業生態體系的技術應用。整個交易系統能支撐每秒鐘17.5萬筆的交易訂單和每秒鐘12萬筆的支付交易。
4.卡巴斯基KICS。該電子軟件能及時報告儀器發出的可疑的命令,防范工業行業風險。
5.中國科學院廣域量子通訊網絡。利用光纖、衛星、中繼器連接6000平方公里內的多個城市,實現廣域的量子通信。
6.微軟的HoloLens全息眼鏡。高清相機能實時掃描進行三維建模,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全息計算機。
7.加州大學伯克利“鰭式晶體管”。一個半導體晶體管密度可再增加1000倍,意味著互聯網的速度還有千百倍成長的空間。
8.百度大腦。包括語音、圖像、用戶畫像等功能。
9.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寒武紀1A”深度神經元網絡處理器。在語音識別和視頻識別領域里識別精度已經超越了人類,多層次的人工神經元網絡將會出現在智能玩具、家用機器人、攝像頭里面。
10.三星復合生物信號處理器。采用45納米特殊的半導體工藝制作而成,厚度僅有0.4mm的內嵌快閃存儲器,可來監測心率、呼吸、體溫等。
11.“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及應用系統。為世界首臺性能超過10億億次并行規模超千萬核的劃時代的新型超級計算機。
12.SAP與中科院沈自所聯合研發的工業4.0智能制造生產線。
13.微信智能生態平臺。能通過語音識別、圖像識別、音頻指紋等技術服務,創新人機交互方式。
14.華為麒麟960手機芯片。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全網通Modem,它可以支持所有的移動通信。
15.高通5G通信技術。新一代蜂窩移動技術基礎,不只是高通系統測試的一個工具,也是整個5G標準化的過程。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