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霞
摘要: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通過原理驗證、掌握方法、實驗操作、觀察規律和數據分析這些實驗環節所得出的,對課堂的靈活性要求較高,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入活力,精心組織教學活動,研究教學策略,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物理教學創新能力
擁有創新能力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時代對新型人才的要求.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無論是科學還是人才的競爭,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在創造性人才上的競爭.培養優秀的創造性人才的關鍵是教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任務,不僅是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傳統的物理教學活動重點是“三基訓練”,即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生所接觸的物理知識都是現成的,缺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創新潛能存在很大的制約性.
一、擁有創新能力的教師,培養具有創新能力
的學生
面對以實驗為知識基礎的物理課堂,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物理教師在課堂中的創造性直接影響著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和探索科學、有效、合理的教學活動,不再單純地把教學內容依賴在教材上,提高自身素質變成擁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打造創造型課堂.只有這樣,才能帶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在教學理念上,教師要善于吸收新的教學方法,并能消化成適合自己的教學手段;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不斷學習,豐富自己;要有敢于質疑、勇于探究的教學習慣,并擁有獨到的見解.在教學設計上,對于教材內容、教學活動、教學方式等富有創新精神,竭力打造富有創造性的課堂.
二、構建和諧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氛圍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構建和諧、民主、互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平等交流,能夠保證學生思維敏捷,使學生的各項智力和非智力的創新因子處于最佳活動狀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為學生搭建創新的平臺,引導學生大膽地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觀點與教師辯論.當學生的結論超出課堂正常軌道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內容和自己的教學經驗引導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是否合理,最終做出正確的結論.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進行獨立學習及創新的信心,保證學生的創新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引導學生善于生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造性思維起始于對困難和問題的認識,創造總是圍繞著問題展開探索.大量事實證明,不禁錮于課本和理念上,不束縛于傳統和權威上,是進行科學創造的前提.在創新教育的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引導學生具備懷疑的精神,具備善于質疑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在已知物理知識中找到可疑點,巧妙利用知識疑點,讓學生獨自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取知識;在學生獨自總結出新的知識結論后,教師可以適時與學生進行討論,對學生的結論正確性進行知識辯論,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質疑精神,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許,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加強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加強物理實驗所帶來的教學效果是任何教學模式都無法超越的.它能夠生動形象地把物理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上手操作、觀察現象、思考結果,能夠激發學習的求知欲.物理實驗,是學生培養發散性思維、開拓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認真備課,細心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實驗教學活動.在開始操作實驗前,教師應該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原理、公示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性,然后在學生具有一定基礎實驗技能的前提下把實驗課堂大膽地交給學生.一方面,在實驗環節中,學生會把學過的新舊知識聯系起來探索實驗,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對知識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達到共同實驗的目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創新能力關乎學生的個人發展,創新型人才則關乎國家的發展.利用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教師長期堅持.只要教師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耐心引導,激發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的創新思維,一定能夠培養出與時俱進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