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玲
在學習過程中,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反思是學生對自身思維進行重新認識和檢驗的過程,是學生學習進步的體現.通過反思,學生的錯誤得到糾正,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能夠發現題目的規律與方法,加深對知識的認識程度,提高思維的變通性,從而提高做題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解題反思能力,激發學生學習
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情境化的課堂是以興趣為基礎的課堂.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會自主創新、學習.興趣的來源可以是學生反思后的進步.數學教學不只是課本上的文字,還包括許多實踐和操作.正因如此,它給了學生犯錯誤、糾正錯誤、反思錯誤的機會,而這個機會能不能把握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課堂上的引導.反思,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認知結構.反思教學是一種能夠加強和鞏固知識的方法,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加深對問題的橫向理解和縱向探究,拓寬知識面,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反思解題能力.
不同的題目可能有相同的解法,相同的題目可能有不同的解法.通過反思,學生能夠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反思的重要性.例如,在講解乘法公式(a+b)2=a2+2ab+b2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類比的手法計算(a+b)3與(a+b+c)2,無論學生解出來還是解不出來,他們的反思能力都得到提高,創新意識也得到培養.
二、指導學生進行解題反思,促使學生掌握反
思思維方法
剛開始,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進行反思,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指導,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提高反思能力,提高數學綜合能力.初中生還不夠成熟,要想他們一次性準確全面地處理問題比較困難,那么此時保證他們處理問題的準確性就需要反思.通過反思,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更加熟練地解題.在解題反思的過程中,學生心中所想的不再是題目本身,而是與題目有關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維,看問題的角度提高了一個層次,從單純地解題到深層次地思考,總體思考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解由2x-1≥x-2,x+8≥4x-1組成的方程組.傳統的解題方法是直接計算出每個方程的解,再取交集.有的學生在求出單個方程式的解后,用數軸畫出兩者交集,從而求出最后的結果.這種方法相比于直接計算更加簡單,而且準確率比較高.此時教師應該表揚這個學生,同時注意提醒學生進行反思,并讓學生對此類題目進行分析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掌握了多種解題方法,而且通過教師的提醒,注意反思,反思能力得到提高,也掌握了反思的相關方法.
三、鼓勵學生進行錯題反思,培養學生的反思
思維能力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由于過于自尊而將自己的錯題藏起來,不進行錯題的反思,那么他們就不會進步.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錯題反思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進行錯題反思.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在解決問題中反思、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使學生在反思的過程收獲成功.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分析錯誤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重新掌握或者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并指導學生自主地檢驗作業結果,從而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例如,設k∈R時,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7x2-(k+13)x +k2-k-2=0有兩個實根x1,x2,且0 總之,反思作為人的一種能力,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數學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練習解決數學問題.數學是需要學生自主思考的.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在所難免,此時需要學生進行反思,題目用到的知識點是哪些,使用的方法又是哪些.學生只有不斷進行反思,才能掌握數學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數學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