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朦+孫濤
【摘 要】 本文主要從乳腺癌病因病機、辨證分型、中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及中醫護理等方面中醫治療乳腺癌研究現狀及進展進行分析總結和綜述,認為中醫通過辨證論治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在臨床上對乳腺癌的治療及預后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乳腺癌;中醫;中西醫結合
【中圖分類號】R273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24-0063-03
乳腺癌,屬于中醫“乳巖”范疇。經調查,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成持續上漲趨勢。中醫藥在乳腺癌的早期治療、病程發展及術后護理都有著重要作用,其從整體出發,辨證論治,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1]。
1 病因病機
乳腺癌發病機制涉及多種因素。現代醫學著重在生育史、 哺乳史、性腺激素的刺激、家族遺傳史和飲食等方面闡明其病機[2-3]。中醫認為,情志內傷導致臟腑功能異常,主要由肝、脾、腎功能失調,引起氣血運行紊亂,日久出現氣滯、血淤、痰凝相互搏結于乳絡,是該病的主要發病原因[4]。正氣不足,氣血陰陽虛弱,臟腑功能衰退,邪客于乳絡是引起此病的內在原因。風、寒、暑、濕、燥、火六淫邪氣外侵邪毒留于體內發病,是主要的外在發病原因[5-6]。
2 辨證分型
根據患者年齡、性別、自身體質、既往治療史和氣血、陰陽、臟腑、經絡方面的不同,可將乳腺癌分為肝氣郁結型、沖任失調型、毒熱蘊結型和氣血虧虛型。同時,許多現代醫家對乳腺癌的中醫辨證分型有獨到的理解和分類。如孫桂芝教授[7]臨證辨治乳腺癌時,將其分為肝郁脾虛證、痰瘀毒結證、氣血兩虛證、肝腎虧虛證4個證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5]。司徒紅林[8]等對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進行聚類分析,認為術前主要為肝郁痰凝兼腎虛證、肝郁血瘀證和沖任失調兼肝郁氣滯證,術后為脾胃虛弱證、氣陰兩虛證、濕困脾胃證。
3 治療
3.1 治療原則 扶正祛邪是治療乳腺癌的總則,強調辨證論治,在扶正的同時,隨證祛邪治之。同時強調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辨病始終不離開肝、脾、腎三臟,具體為疏肝解郁、調補沖任、清熱解毒、益氣養血,及疏肝清熱、解郁健脾、滋補肝腎、活血養血等多種具體治療[9-10]。
3.2 單味中藥治療
3.2.1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 白花蛇舌草,屬祛風解毒藥,具有清熱解毒、消風散氣、退腫止痛之功效。劉志華等[11-12]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可抑制乳腺癌細胞MDA-MB-231的增長繁殖并能誘導MDA-MB-231細胞凋亡。同時,通過HE染色可知白花蛇舌草可引起細胞體積變小、細胞核皺縮、染色質凝聚深染等一系列細胞形態學改變,可提高病人的細胞免疫功能。
3.2.2 鴉膽子油 鴉膽子油注射劑是近年來研發的具有靶向性的純中藥抗癌劑,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硬脂酸及花生烯酸等物質,可以誘導人體內部干擾素合成,從而使癌細胞死亡,或者通過抑制拓撲異構酶的活性達到抑制DNA轉錄的目的。與常規化療藥物比較,鴉膽子油可以靶向針對于癌細胞,對于正常細胞沒有損害,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3-14]。
3.2.3 丹參 臨床常用于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丹參中的丹參酮對ER陽性乳腺癌的癌細胞具有抑制生長作用和預防乳腺癌手術后皮瓣壞死的作用,臨床上多在皮瓣沒有出現可見缺血改變前進行應用[15]。周永華將丹參應用于乳腺癌且出現皮瓣缺血改變患者,發現丹參注射液能夠有效的預防乳腺癌患者皮瓣壞死、減輕其病變的程度。
3.3 中醫驗方治療
3.3.1 加味歸脾湯 由人參、白術、花菩、黃芪、遠志、當歸、炙甘草、棗仁、山桅子、木香、柴胡組成。方中含有多種多糖類、甙類等物質,通過試驗研究高濃度藥液對ER陽性和ER陰性乳腺癌細胞移植效果和細胞抑制效果均可達到或超過陽性對照藥。同時加味歸脾湯還可以通過促進免疫細胞因子產生,從多種途徑來抑制腫瘤細胞生長[17-18]。
3.3.2 消巖湯 由炙黃芪、黨參、女貞子、姜黃、郁金、虎杖、青蒿、苦參、白花蛇舌草九味藥組成。賈英杰等[19]采用不同濃度消巖湯從體外和體內雙重水平研究其對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及作用機制,結果顯示消巖湯能夠明顯抑制腫瘤細胞的增長,增加帶瘤小鼠的體重,降低帶瘤小鼠血清中瘦素的水平,表明消巖湯對于乳腺癌能起到明顯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
3.4 中西醫結合治療 單用中醫治療,療效是肯定的。但較西醫而言,中醫治療相關研究病例數較少,而面對癌癥這種惡性病癥,在臨床上往往采用西醫治療(術后放化療)同時配合中醫治療,來提高療效。常彥祥等[20]選取90例乳腺癌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CEF方案化療,治療組為CEF方案聯合人參養榮湯治療,結果顯示人參養榮湯在減輕乳腺癌化療引起的毒性反應、增強機體免疫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效果。
對于早期的乳腺癌,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為保乳手術與術后放療,保乳手術加術后放療結合中醫藥治療,可明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21] 。在對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早期乳腺癌患者臨床資料的回顧性分析發現,采用保乳治療后,以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的患者較單純采用保乳手術與術后放療的患者生存質量與生存率都明顯提高[22-23]。
另外,中醫聯合化療治療可以降低化療的毒副作用。李茂林等[25]采用益氣升白湯治療乳腺癌化療后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結果表明益氣升白湯可以治療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降低化療的毒副作用。周君等[26]采用中藥治療乳腺癌患者化療后出現的便秘副反應,結果表明,療效確切,有利于乳腺癌患者改善生活質量。
4 中醫護理
隨著乳腺癌發病率逐年增高,乳腺癌的治療手段不斷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比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在這個女性患者居多的乳腺癌患者群體的帶病生存期間,必須要承受著來自自身疾病、家庭、社會多方面的巨大壓力,導致乳腺癌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偏低[27]。李思蒙等[28]將80例乳腺癌術后患者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常規護理加中醫護理的實驗組,比較兩組患者在術后兩個月的生活質量,結果顯示中醫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乳腺癌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在中醫特色技術方面,可以針對患者不同病情進行針刺或艾灸治療,也可以指導患者使用如耳穴埋籽安神、穴位按摩、中藥泡腳等一系列放松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29-31]。
綜上所述,中醫在乳腺癌治療中顯示出一定的作用,在臨床上也往往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療效果值得肯定,但依然有很多不足和需要發展的地方,中醫在乳腺癌治療方面主要集中在減輕臨床不良反應上[32],中醫對于乳腺癌也還有許多可以研究的方面,值得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胡曉娜,陳良良.三陰性乳腺癌的中醫研究現狀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4,5(21) :130-132.
[2]左描繪,胡婷秀.乳腺癌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實用預防醫學,2013,9(20) :1150-1154.
[3]趙亞婷,胡萬寧.乳腺癌病因淺談[J].中國醫藥導報,2014,4(11) :158-160.
[4]周維維,彭海燕.略論因“郁”治乳腺癌[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7):140-141.
[5]黃宏,黃依波.乳腺癌中醫病因病機淺談[J].中醫雜志,2011,52(24):2154-2156.
[6]趙立娜,李以良.中醫古籍“乳巖”妙證治淺析[J].湖南中醫雜志,2014,36(6):143-144.
[7]陳建華.孫桂芝教授病證結合治療乳腺癌經驗整理與臨床研究[D].北京: 中國中醫科學院,2012: 41-43.
[8]司徒紅林,陳前軍.501例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中醫證候分布規律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4) :595-598.
[9]張曄.中醫藥治療乳腺癌研究概況[J].中醫藥導報,2014,10(4):93-94.
[10]夏寧俊,彭海.乳腺癌常用中醫治法探討[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0(4): 309-311.
[11]劉志華,何成.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對乳腺癌MDA-MB-231細胞的抑制作用[J].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3,34(1):6-8.
[12]凌汶靜.常用抗腫瘤中藥的臨床應用與規律探索[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5:55-60.
[13]權毅,付華.鴉膽子油注射劑聯合新輔助化療治療老年晚期乳腺癌56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3215-3216.
[14]田雪芹.天然產物鴉膽子和粉防己的化學成分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4.
[15]姜恩平,王卓.聯合使用中藥單體與西藥對腫瘤細胞凋亡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4,11(12): 138-139.
[16]周永華.注射用丹參預防乳腺癌術后皮瓣壞死臨床研究[J].工企醫刊,2014,2(4):888-889.
[17]李晶,哲夏蕓.加味歸脾湯對乳腺癌細胞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2):471-474.
[18]楊秋莉,王學芬.古代中醫對乳腺癌的認識[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4,16(5): 437-439.
[19]賈英杰,張蘊超.探討中藥消巖湯聯合重組人內皮血管抑制素配合化療治療乳腺癌作用機制研究[J].癌癥進展,2011,9(3):342-346.
[20]常彥祥,孫利平.人參養榮湯對乳腺癌術后化療副作用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4,34(10):2050-2051.
[21]曾靈芝,段訓凰.同步加速調強放療在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292(11) : 140-142.
[22]李曉穎,王利君.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術后患者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68):101-102.
[23]李公星.中西醫結合對于乳腺癌患者術后的療效觀察[J].中醫中藥,2012,10(17): 293-294.
[24]張孟仁.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的優勢[J].環球中醫藥,2012,5(12):937-939.
[25]李茂林,孫顯峰.益氣升白湯治療乳腺癌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109例[J].陜西中醫,2010,31( 2) : 182-183.
[26]周君.中藥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便秘臨床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 5) :202-204.
[27]王芳會.循證護理對乳腺癌患者中醫辨證施護服務滿意度影響的探討[J].現代腫瘤醫學,2010,34(10): 55-57.
[28]李思蒙,楊郁文.中醫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2,9(3):115-117.
[29]楊海燕,童彩玲.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0, 17(7): 61-63.
[30]王久麗,溫景峰.乳腺癌圍手術期患者的中醫整體護理[J].河南中醫,2014,34(11):2283-2284.
[31]王永芳.應用中醫護理路徑對乳腺癌患者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6):88-90.
[32]孟潔.淺談乳腺疾病的中醫治療[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 ,12(9):119-120.
(編輯:穆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