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揚州市委、市政府結合本市的發展實際,明確提出重點發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制定了合理全面的發展規劃,但是在其發展過電網、節能環保、生物技術和新醫藥、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過程中仍面臨很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更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本文從揚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現狀,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的現狀分析,然后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業支持的意見。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
一、揚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1.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智能電網發展良好
揚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良好,新能源產業達國內一流的水平,是揚州最好的產業。晶澳太陽能和協鑫光伏都是行業的佼佼者,每年銷售額增速為20%。揚州光伏產業為全國光伏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光源企業也在不斷壯大,尋求在“新三板”掛牌。新材料產業中,中航百慕新材料項目基建基本完成,3條VCI金屬復合涂層材料生產線已安裝完成。《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限制在長江沿線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所以我市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會進一步加快。智能電網方面,北辰、寶勝等相關企業經營質態較好,中凌高科等企業逐步由賣產品向賣服務進行轉型,成功拓展電能質量治理等領域。
2.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形勢向好
互聯網領導者谷歌、微軟,百度、阿里、騰訊,以及京東、華為、中興等一批互聯網知名企業紛紛落戶揚州。中國·揚州云計算中心”首期工程建成,金山、愛奇藝等知名互聯網企業運營。華為大數據中心落戶揚州。揚州的高端設備產業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牧羊集團、誠德鋼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飼料機械產量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自卸車液壓系統產量占全國30%、全球20%;造船生產能力占全國的十分之一。
3.生物技術、新醫藥和節能環保產業平穩運行
江蘇省是生物醫藥強省,揚州市在該領域已具有一定基礎,全市生物技術醫藥企業達55家。江蘇聯環、揚州制藥、艾迪生物、高郵一洋等企業年銷售額均超過億元。里下河農科院將金土地種業公司打造為全國最大的生物育種基地;揚農化工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擬除蟲菊酯生產基地。節能環保產業方面,揚州環保科技產業園成功晉級“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湯汪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項目入圍2016年度外國政府貸款備選項目規劃,將獲得4000萬歐元德國促進貸款。
揚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雖形勢喜人,但仍然任重而道遠,市場需求是最為突出的一個影響,科技創新也是某些產業的瓶頸。而新興產業發展其實還確實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
二、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現狀
1.建立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2016年,中國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成立。這一基金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發起,以及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工商銀行等其他投資主體共同出資設立的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11月份,揚州發改委組織牧羊集團、九龍汽車、亞威機床等企業參加培訓,對接該項投資基金。除了國家級基金,當地政府積極設立地方投資引導基金,江蘇和浙江引導基金最為活躍。2012年揚州市爭取省級8000萬元創業投資基金,設立了1.6億元的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揚州新興產業創投引導基金。目的是通過政策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吸引域外創投(基金)機構來揚合作。2016年的創新型企業股權投資路演會上報道,揚州將設百億基金引導創新創業,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2.政策性貸款
政策性銀行注重對戰略性成長型企業的開發培育,但是如下圖,國家開發銀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占總貸款額度的比例年年下降,體現出政策性銀行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逐步減弱,他們的發展更加依靠市場的調節以增加競爭力。
3.商業銀行貸款
商業銀行是經濟發展的主要資金來源,積極加快改革,配合政府,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015年末,銀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8%,其中排頭兵中國工商銀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3697.29億元,增長11.99%。建設銀行更是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支持了更多,截至2015年僅上半年,建設銀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貸款余額就為3959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增184億元,同比提高1.13個百分點。其中,戰略新興產業中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信貸余額增速分別達到201%、92%、67%。
4.創新資本市場工具
創新資本市場工具,主要表現在要擴展資本市場通道,以金融工程和分散化原理為依托,發展集合融資工具。有的地區通過完善“三板—創業板—主板”融資渠道,積極輔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境內外股票市場上市融資。到2015年底,我市已有精湛光電等5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寶勝、揚杰等企業已在A股上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正通過借力資本市場實現快速發展。目前,上交所正在研究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將定位服務于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對象以成熟型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為主。
三、金融支持揚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愿景
揚州市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經濟重心,通過支柱和龍頭產業的快速增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升全市自主發展能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打造新型融資模式
新興戰略性產業可以利用“產業鏈”打造新型融資模式。一方面小企業的生產銷售對大企業有一定的市場依賴性,需要大企業在資金、制造、銷售方面給予支持;另一方面生產相關聯的中小企業通過聯合互助達成的規模效應使貸款過程中交易成本降低。政府牽頭引導金融集群參與,有助于揚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獲得及時的資金,并有效降低融資成本。
2.加大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
小微企業有一批成為大型戰略性新興產品企業典型,要用他們的經驗助力小微企業的發展。目前,銀行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規模與銀行的資產規模之間有很強的負相關關系。政府需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擴展投資鏈條。積極引導民間資本,促進私人投資集團的發展,構建網絡和信息交換平臺,使巨額的民間資金轉化為創業投資;此外,需將民間資本引入金融領域,發起建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彌補現有銀行體系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實現資金的多元化運用。
放寬債券發行限制和最高發行額著實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把檢驗企業債券發行總量的任務交給市場,市場確定該券能夠長期大量持有,則應滿足這種市場需要。如果投資者對其并不感興趣,考慮到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建議地方債券幫助企業獲得一部分資金后控制限度,不增發。
目前,揚州市的政府部門在保證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積極主導區域性債券發行市場的建立,在小范圍內借助金融服務業將民間資本吸收到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資平臺,為該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融資渠道。
結語
揚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戰略性新興產業只有在金融業的支持下才能快速發展。
作者簡介:
孫蒙(1981.12- ),女,漢族,碩士,揚州市職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