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鳳萍+張駿
摘要:南京具有發展旅游船舶和郵輪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擁有巨大的客源市場,本文分析了南京郵輪旅游產業發展前景,提出發展郵輪旅游的原則,并結合南京及江蘇的郵輪旅游發展大環境提出可行建議。
關鍵詞:南京;郵輪旅游;產業發展
郵輪產業是世界上最具潛力的產業之一,對其他產業的拉動和影響顯著。郵輪旅游產生很強的經濟效應。據統計,一個人參加郵輪旅游就會帶動9個就業崗位;接待一個郵輪游客的收益,相當于接待兩個境外游客的收益。按照CLIA的統計,每接待一位國際游客的收入是740美元,而郵輪接待的游客收入高達1341美元。在發達國家,郵輪經濟以其集聚性、網絡性、全球性及多元性發揮著明顯的增長極作用。與此同時,郵輪旅游的迅速發展,對所在城市和地區展示都市國際形象、提高休閑品質、增進國際間的文化交流等社會效益均有重要的意義。
一、南京郵輪旅游產業發展前景
南京位于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跨長江兩岸,區位優勢明顯。南京港位于長江下游,是我國沿海25個主樞紐港之一,集長江、沿海及內河運輸于一體,干線鐵路、公路、管道匯集,是我國內陸最大的綜合運輸樞紐之一。隨著-12.5米深水航道上延,南京港航道水深條件將進一步改善。
從發展空間上看,南京具有發展旅游船舶和郵輪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南京擁有巨大的客源市場,南京及周邊城市經濟發達,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多,旅游消費水平高,教育文化、休閑娛樂、旅游保健等消費不斷增長,假日休閑消費的需求較為旺盛。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國民在旅游上追求高品質。而且南京擁有比較完備的立體交通網,連接國際國內重要城市的定期直航航班陸續開通,陸上交通發達,鐵路、國道、高速公路連貫周邊城市,內河航運四通八達。南京本地及周邊省市旅游資源豐富,已經形成以南京為中心,多層次、全方位的旅游產品體系。同時,通過發揮長三角區域綜合性樞紐城市的優勢,南京正在不斷加強與上海、杭州等口岸城市的合作,積極拓展國際旅游市場,以更加凸顯南京旅游的吸引力。
從發展現狀來看,南京發展郵輪經濟也存在若干現實制約:如尚未建成專用的國際郵輪靠泊碼頭泊位,缺乏必備的硬件設施及軟環境等。因而,在我國郵輪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具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坐擁日漸成熟產業市場的南京如何依托長江岸線豐富的旅游資源與產品,抓住機遇,整合現有條件和優勢,解決目前發展郵輪產業存在的制約因素,開展科學的戰略性思考和可行性研究勢在必行。
二、南京郵輪旅游產業發展原則
(一)選準模式,立足長遠
郵輪業運營有其內在的規律,由于從確定船期、產品銷售到正式開航,其間環節多、手續雜,歷時長,加上港口周邊要求進行環境的營造和配套項目的開發,郵輪經濟要形成一個適合的開發與建設模式,從長計議,確定長遠發展目標。
(二)整體規劃,分期開發
目前我國郵輪經濟發展整體上仍處于到港國際郵輪的接待階段,市場還在起步期,郵輪市場在亞洲的成熟還有一段時間,這種形勢下不可追求產業的“一步到位”,需要堅持分期開發的原則,靈活應變,穩步發展。
(三)區域聯盟,合作多贏
郵輪經濟是一種典型的網絡與節點型經濟,更多的郵輪具有區域性營運的特點。任何獨立的一個港口城市,不可能脫離區域性的目的地就能獲得理想的發展。因此,同一個區域的郵輪港口城市必須結成利益同盟,加強合作,一致行動,才能共同發展。南京應在中國長江沿線、大陸沿海、東北亞、太平洋西岸和環球郵輪經濟發展格局中合理確定發展定位和市場定位,積極開展與沿海港口城市、東北亞港口城市和世界郵輪公司之間的廣泛合作,謀求互利共贏、和諧發展。
(四)政府主導,統籌協調
政府把郵輪經濟作為城市經濟和旅游業的重要增長點來規劃和發展,積極研究國際郵輪經濟發展趨勢,開拓市場,指導郵輪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從南京的實際出發,整合資源,科學布局,協調各級政府和各有關單位部門,為南京郵輪經濟創造一流的設施、效率和發展環境。
三、南京郵輪旅游產業發展策略
(一)打造綜合型“郵輪城”
南京位于郵輪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可采取多功能綜合性開發的“郵輪城”模式,借鑒香港、漢堡等郵輪碼頭建設經驗,以郵輪港口為核心載體,著力完善周邊各項服務設施,集中打造綜合性的“郵輪城”,帶動整個產業的經濟效益提升,其郵輪碼頭所在地的綜合性和整體性開發將成為拉動港口經濟與旅游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二)找準世界郵輪產業中的定位
南京發展郵輪經濟應建立起“政府主導、統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在中國長江沿線、大陸沿海、太平洋西岸和環球郵輪經濟發展格局中合理確定發展定位和市場定位,郵輪產業已經成為現代旅游業中發展最為迅猛的行業,近幾年達到8%左右的增長速度,被視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積極開展與沿海港口城市、太平洋西岸港口城市和世界郵輪公司之間的廣泛合作,謀求互利共贏、和諧發展。
(三)形成獨具一格發展特色
在發展國際郵輪的同時,南京要利用好長江這一寶貴資源,大力發展長江游輪,開發短線運營與長線運營想結合的長江游輪項目,做好“三結合”:一是對外合作與自主發展相結合;二是差異定位與協調發展相結合;三是探索創新和規范發展相結合。結合實際,破解發展難題,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適合本土實際的郵輪業發展道路,促進郵輪經濟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耀鼎,馬彥勇.中國現代郵輪經濟的發展前景[J].水路運輸文摘,2005(05)
[2]程爵浩,李蒙蒙.長江游輪現狀分析及對策[J].河北企業,2015(10)
[3]孫曉東,馮學鋼.中國郵輪旅游產業:研究現狀與展望[J].旅游學刊,2012(02)
作者簡介:
盧鳳萍(1984- ),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南京旅游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旅游資源開發;
張駿(1984- ),男,漢族,江蘇南京人,博士,南京旅游職業學院副教授,旅游管理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