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速遞
11月29日,首屆國際森林城市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開幕,會議以“森林城市與人居環境”為主題,圍繞城市化與森林城市、城市森林與生態系統服務、森林城市規劃與區域可持續發展、森林城市的文化融合與傳承、森林城市發展模式與創新實踐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400多位專家、校長、市長和城市林業官員出席會議。
11月22日,黑龍江省林業廳與河仁慈善基金會、保爾森基金會(美國),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分別簽訂了關于加強黑龍江濕地保護管理的系列合作框架協議;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黑龍江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與哈爾濱學院四方共建的黑龍江濕地培訓中心和哈爾濱濕地研究院進行了合作共建協議的簽訂及揭牌,同時舉辦以“退耕還濕技術及相關產業發展”為專題的首期黑龍江省濕地保護管理培訓班。
11月28日,吉林省智慧林業培訓班在長春舉辦,這是吉林省智慧林業首期培訓,也是林業信息化方面規模最大、參訓人員層次最高的一次培訓。此次培訓是按照國家林業局“十三五”信息化人才培訓規劃部署,適應吉林省林業現代化建設需要開展的,目的是順應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林業轉型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轉變各級林業干部的林業經營管理理念,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林業現代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2017年,吉林省林業系統將組織開展“智慧林業建設年”活動,在各個方面全面推進,力爭到2020年進入全國林業信息化先進省份行列。
在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上,由山西省綜合地理信息中心和山西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共同編制的《山西省森林資源地圖集》榮獲裴秀獎金獎。本圖集采用了現代制圖技術,以地圖、文字和統計圖表等多種表現形式,全面、系統、客觀地反映山西省森林資源分布與分類狀況。這不僅填補了山西省森林資源專題地圖集的空白,而且也為林業工作者清晰掌握森林資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供了科學依據。

11月26日,全國林業科技扶貧行動啟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彭有冬宣布全國林業科技扶貧行動正式啟動。彭有冬指出,要咬定目標,齊心協力,積極發揮林業科技優勢,扎實做好林業科技扶貧脫貧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更大力量。會上,四川、江西、貴州、甘肅4省林業廳和中國林科院作典型發言。全國31個省(區、市)林業廳(局),北京林業大學等林業院校及內蒙古等森工集團的科技工作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近日,國家林業局組織專家對國家沙漠公園進行了評審并公示,其中,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3個沙漠公園分別被命名為國家沙漠公園。截至目前,昌吉州已有7個國家沙漠公園,達到了一個縣市一個國家沙漠公園的創建規模。目前各縣市通過招商引資,結合PPP運營模式,大力開展國家沙漠公園的基礎建設,開展以滑沙、賞沙、戲沙為主題的沙漠旅游,并在沙漠保育區內設置各類沙障、圍欄等防風固沙封禁保護措施,組織開展各項以防沙治沙為主題的科普宣教活動,使當地沙漠旅游業和相關服務業快速發展,帶動當地沙區群眾增收,沙域內動植物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全民防沙治沙意識進一步提高。
近日,海南省林業廳發布了2016年海南省林木品種認定通過目錄,“海油1號”油茶、朱槿“紅胭脂”、鶴蕉“小黃鳥”等18個品種,通過海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和投票表決,獲區域推廣種植“通行證”。這18個林木良種可在目錄中公布的適生范圍內推廣。據了解,此次通過認定的品種包括油茶、白木香、朱槿、竹葉蘭、秋石斛、鶴蕉等樹種,這些林木良種的推廣使用,將為海南省林業產業發展和林業建設的提質增效提供基礎保障。
12月2日,浙江省林業廳為遂昌縣金竹鎮王村村25戶貧困戶及老黨員送上總價值3萬元的400株2+4香榧苗,并實地示范傳授種植技術,開展香榧產業扶貧行動。
金竹鎮王村村是遂昌縣革命老區,地處偏遠山區,經濟較為落后。近年來,依托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木本油料產業提升項目和省林業廳“香榧南擴”的計劃,村里大力發展香榧產業,全村已發展香榧林基地760余畝,平均為每戶年增收5000—7000元,受到各貧困戶的熱烈歡迎,為老區人民經濟發展和脫貧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陶晶)
近日,長興行政服務中心長興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正式頒發了第一張林權抵押登記證明書。長興縣不動產登記中心自2016年6月12日開展土地、房產統一登記以來,積極開展對林權統一登記的探索,在原有林權登記基礎上,積極探索,擬定了一系列過渡期的登記辦法,對林權證補、換發,林權抵押等業務與縣林業局協作,可先行辦理。正式頒發第一張林權抵押登記證明書,不僅是在統一登記要求下對林權抵押登記的初步探索,更是為即將實施的林權統一登記奠定基礎。
(羅秋)
近日,泰順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在竹里森林公園發現竹燕窩。據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竹子專家陳雙林研究員介紹,竹燕窩主要產自四川蜀南竹海,貴州也有少量分布,我省很少發現。竹燕窩其形味如燕窩,口感潤滑,清爽,集鮮、嫩、脆、爽口之特點于一身,營養價值堪比燕窩,故稱植物燕窩。竹燕窩只生長在竹海深處的密林中,且在仲秋季節有蟲寄生的嫩竹筍上。遇到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就促進了它的生長,當溫度不適宜的時候,它會自動消失,非常珍稀,真可謂是仙界珍品,難留人間。在泰順竹里出現,實屬罕見。
(包麗麗)

為扎實推進“美麗諸暨”建設,進一步提升諸暨市村莊綠化水平,諸暨市農林局組織專家組對2016年度森林村莊創建工作進行了檢查和驗收,通過實地查訪、聽取匯報,確定浬浦鎮梅西村、江藻鎮吳墅村、東白湖鎮斯宅村等16個村莊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近年來,諸暨市始終把村莊綠化作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重點,大力建設森林村莊,提升農村生態質量,通過制訂規劃、加強指導,引導各村建設“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的精品綠化村,形成多樹種、多層次的村莊綠化格局。截至目前,諸暨市共有227個村莊榮獲諸暨市森林村莊稱號,占全市村莊總數的48.5%以上。
(吳建新蔣仕杰)
近日,江山市城北派出所民警接到群眾報警稱,在某公路路邊發現一只不會飛的貓頭鷹。值班民警立刻趕到現場,經檢查,貓頭鷹無明顯外傷。接警后為確保貓頭鷹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民警將其送到江山市林業局。待貓頭鷹體力恢復后,對其進行了野外放生。
據悉,貓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來,江山市林業局加大了野生動植物保護社會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群眾遇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會主動聯系林業部門,類似救護事件逐年增多,每年達到20余起。
(姜文海)

近日,全省珍貴彩色森林建設技術培訓班在開化舉辦,省林業廳楊幼平副廳長等相關廳領導及相關縣市工作人員共近300人參加。
2016年7月,開化縣被授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接下來,開化縣將以珍貴樹種建設、森林景觀和彩化精品點建設、彩色健康森林建設、森林撫育以及木材戰略儲備林建設等五大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該縣珍貴彩色健康森林建設,打造以“追花”“田園”“賞葉”為特色的森林生態景觀帶,初步實現全域景區化。力爭到2020年,全縣栽植珍貴樹種390萬株,把錢江源國家公園描繪得更加美麗。
(胡萍余思敏)
為進一步增強森林消防隊伍的實戰能力,提升突發性森林火災的應急處置水平,淳安縣千島湖鎮政府日前集結了汪家、進賢和淡竹村等3支村級義務消防隊共50余人,在千島湖鎮“珍珠半島”荒蕪區域舉行森林消防應急演練活動。此次森林消防應急演練,隊員們配合井然有序,分工明確,有效發揮了撲火工具的功效,達到了“安全、快速、高效、有序”撲救的目的。此次演練既強化了各支隊伍的磨合,提高了應急處置的實戰經驗,又為有效降低火災發生率夯實基礎。
(汪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