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靜
PICC導管應用于外科的臨床護理效果評價
秦國靜
目的 研究評價PICC導管應用于外科的臨床護理效果,為日常工作和相關研究作參考。方法 選擇我院外科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需要使用PICC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應用PICC進行治療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總結評價。護理工作主要針對患者穿刺置管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或不良反應進行護理,例如濕疹、皮膚紅腫、感染和靜脈炎等。觀察指標為患者出現并發癥或不良反應后的康復情況。結果 在患者進行PICC導管置管后,有26例患者出現了并發癥或不良反應,占總數的50.00%。對上述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后,有20例患者治療成功,治療成功率為86.96%。結論 采取PICC護理的患者療效顯著。
PICC;外科護理;護理效果;外周中心靜脈導管
研究選擇我院外科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52例需要使用PICC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應用PICC導管進行治療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總結評價。其中,在導管選取60 cm長,1 ml官腔容積的PICC導管。在上述52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齡26~73歲,平均年齡為(51.06±6.28)歲,患者均因需要進行靜脈高營養或化療治療,藥物均有較為強烈的刺激性。
PICC導管的使用方法為超聲引導下的肘上置管,利用導管從外周手臂的靜脈進行穿刺,導管直達靠近心臟的大靜脈[1]。對PICC導管的臨床護理主要為以下內容:(1)對患者進行一般護理,在置入PICC導管24 h后必須進行換藥,在第一次處理后創口恢復良好,且未出現出血、感染等情況后,可以1周進行1次換藥[2]。若創口敷料松動或脫落時,要及時進行換藥。在此過程中注意對患者的創口位置進行觀察,一旦患者出現并發癥或不良反應要及時進行護理治療。(2)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或不良反應的護理如下:感染,若患者由于未做好無菌處理,由于自身行為原因導致感染后,要注意觀察其臨床癥狀,是否出現創口周邊皮膚紅腫,患者是否有灼熱痛感,觀察創口是否出現膿液。對應方法為立即對患者進行消毒除菌,及時進行上藥,清理傷口附近的膿液,固定好敷料,對患者創口周圍采取重點部位二次消毒,使用慶大霉素,每日1次;濕疹,大多易出汗患者的創口容易因置管穿刺而發生濕疹,尤其在夏季,敷料覆蓋位置極易由于出汗而產生濕疹[3-4]。對濕疹的處理方法主要是進行消毒除菌,使用皮炎平等類似皮膚類藥物進行涂抹,并做好敷料覆蓋;靜脈炎,出現靜脈炎的患者主要是在穿刺置管后的4~7天內,其主要癥狀為進行穿刺置管的一側肢體出現皮膚紅腫灼痛,發生條索狀改變。護理方法主要是囑托患者抬高出現癥狀的一側肢體,對患者的反應處進行濕熱敷,同時進行相應的理療護理。在15天后仍未達到治愈或緩解,應當及時與患者負責醫生說明,考慮撤出置管,更換穿刺置管部位等;置管導管破損,導管在患者活動異常、頻繁或留置時間超過要求后,就容易出現破損的情況[5]。護理方法為立即對導管破損位置進行打折,采用膠帶等進行固定,如果破損位置為穿刺創口周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拔出一定長度的導管再進行上述處理;導管阻塞,其護理方法為采取稀釋后的尿激酶(濃度5 000 u/ml),劑量為0.5 ml進行PICC管內注射,在尿激酶注射后的15~20 min左右使用注射器進行回抽操作,可視范圍內出現血液即為處理導管阻塞成功。如果在進行回抽后未發現血液可以再次進行上述操作,直到導管不阻塞為止。值得注意得是,如果尿激酶進入人體的總量達到15 000 u時,要停止進行注射。同時,在疏通導管后,要回抽約5~10 ml的血液以保證尿激酶成分和阻塞物被取出;頸靜脈置管,在進行頸靜脈置管操作后,患者往往不能夠靈活活動頭部,同時位置不平整,容易造成患者出汗,這時需要防止患者的創口附近皮膚破裂、感染等,采取合適大小的透明貼膜進行紗布固定。
觀察患者出現并發癥或不良反應后的康復情況。
在患者進行PICC導管置管后,有26例患者出現了并發癥或不良反應,占總數的50.00%。對上述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后,有20例患者治療成功,護理成功率為86.96%。有3例患者未及時護理成功,其主要原因均為患者日常行為不注意或洗澡時未進行有效防護,就醫時間拖延較長,且患者穿刺創處5~6 cm范圍均出現了紅腫、過敏和膿液。
PICC即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在我國當前的靜脈輸液治療中具有較高的出現率,對需要采取靜脈高營養、高滲液以及采取化療治療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6-7]。其主要是在手臂外周靜脈中采取導管的方式貫通藥物至心臟附近大靜脈,一般為化療患者使用。PICC導管能夠有效防止化療藥物與患者手臂位置靜脈的直接接觸,又因為人體大靜脈具有較高的血流速度,使得化療藥物的稀釋速度加快,減少了藥物對患者血管部位的刺激,保護患者的上肢靜脈,進而對預防并發癥具有良好的適用性[8-9]。因此,PICC導管是靜脈輸液特殊患者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對減少患者痛苦和并發癥有積極意義?;诖耍敬窝芯繉ICC導管應用于外科的臨床護理效果作出了評價,發現我院外科采取的PICC導管患者處理方法在患者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護理以及護理成功率方面均取得了積極效果,護理成功率為86.96%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質量,減少可能出現的不適和痛苦。
[1] 董婷. PICC在新生兒科重癥監護室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10):1325-1326,1336.
[2] 白露. PICC在新生兒科的臨床應用及護理體會[J]. 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3):1300-1301.
[3] 張艷. 集束化護理在白血病PICC導管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母嬰世界,2017,8(5):187.
[4] 楊加紅. 持續質量改進在PICC導管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9):179,181.
[5] 莊曼賢,林玲,謝澤娟. PICC導管部分脫出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 中國實用醫藥,2015,10(8):258-259.
[6] 韓玲. 優質護理在PICC置管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醫療裝備,2016,29(9):32-33.
[7] 韓萍,魏少美,彭可勤,等. 結腸癌患者PICC置管連接便攜式化療泵持續泵入化療的護理體會[J]. 中華全科醫學,2015,13(5):842-844.
[8] 李美玲,杜海紅,鐘銀愛,等. PICC導管非計劃性拔管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吉林醫學,2015,58(9):1876-1877.
[9] 黃麗峰. PICC置管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1):205-206.
Evalu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PICC Catheter Used in Surgery
QIN Guojing Forensic Sursery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lin Medical College, Jilin Jilin 132013,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PICC catheter in surger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outine work and related research. Methods 52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o need to use PICC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August 2017, summarize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PICC treatment. The nursing work mainly focuses on the possible complications or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he patient's catheterization, such as eczema, skin redness and swelling, infection and phlebitis, etc. The index of observation was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or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re were complications or adverse reactions in 26 patients after PICC catheter placement,accounting for 50% of the total. After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these patients,20 patients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and th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was 86.96%.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ho take PICC nursing have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and deserve to be popularized.
PICC, surgical nursing, nursing effect, peripheral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473
A
1674-9316(2017)24-016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4.087
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普通外科,吉林 吉林 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