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鋒,彭囿凱,孟慶慶
(西安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陜西西安 710077)
調研采用現場座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調研范圍包括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以下簡稱農檢中心),8個區縣農檢中心以及其所在區域的14個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座談的對象主要是各機構的負責人及中層管理人員,以了解機構沿革及整體人才構成情況;調查問卷主要對象是一線工作人員,以掌握實際工作開展情況及需求。對調查的25個機構均進行了現場座談,同時共發放問卷60份。
西安市農檢中心成立于2005年,當時編制40人,以原有的西安市綠色食品辦公室、農業系統抽調人員為基礎,加上畢業分配學生組成。經2009年擴編后,在編人員為58人,分設分辦公室、標志認證科、質量監督科、技術指導科、生鮮乳檢測科、農業環境檢測科和藥物殘留檢測科,共7個科室。
區縣級農檢中心成立于2006年前后,編制8人(鄠邑區)至26人(長安區)不等,平均16.6人,人員除畢業就業外均從本級農業體系抽調。一般分設辦公室、標志認證科、質量監督科、技術指導科、檢測科共5個科室。
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大多成立于2013年,均為加掛牌子方式組建,編制1人(鄠邑區龐光鎮)至6人(藍田縣城關區域站)不等,平均3.6人。組建加掛方式分為3類:一是加掛在在鎮級獸醫站,有鄠邑區、灞橋區兩家;二是加掛在鎮級農經辦,有高陵區、閻良區、周至縣、長安區、臨潼區五家;三是加掛在農技鎮級區域站,有藍田縣一家。
對照陜西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印發陜西省市縣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建設標準和陜西省市縣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心建設標準的通知》(陜食安委發〔2012〕5號)和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的意見》(農質發〔2011〕7號),可以看出,市縣兩級人員數量除閻良區外均滿足要求,配足人員的市縣級機構占總數的88.9%;鎮級監管站鄠邑區龐光鎮、藍田縣華胥鎮人員不足,配足人員的鎮級監管站占總數的85.7%。
2.3.1 工作年限分布
西安市農檢系統建設始于2005年,從調查結果看,至2017年6月,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市縣級占26.4%、鎮級占26.0%;10~20年的市縣級占41.7%、鎮級占42.0%;20年以上的市縣級占31.9%、鎮級占32.0%,各級人員工作年限類似。
2.3.2 學歷分布
所有工作人員中所學涉農專業的市縣級占62.5%、鎮級占48.0%。學歷為研究生的市縣級占3.7%、鎮級占0.0%,本科市縣級占27.8%、鎮級占40.0%,大專市縣級占35.6%、鎮級占48.0%,高中及以下市縣級占8.3%、鎮級占12.0%。
2.3.3 崗位分布
市縣兩級中領導31人,占14.4%;辦公及財務38人,占17.6%;標志認證24人,占11.1%;質量監督15人,占6.9%;技術指導11人,占5.1%;檢測60人,占27.8%;信息管理5人,占2.3%;借調16人,占7.4%。在總人員中,技術崗位(標志認證、質量監督、技術指導、檢測、信息管理)110人,占50.9%。
至2016年,西安市蔬菜、水果、食用菌平均合格率一直穩定在96%以上,未發生一起重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年完成定性檢測農產品6 000批次,定量檢測1 500批次以上;累計認定無公害產地280個,認證無公害產品310個;建成無公害標準化示范基地133個,50%以上認定基地和標準化園區已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追溯平臺;建成138個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鎮級合并前159個);市中心、藍田縣、周至縣、臨潼區和閻良區5家實驗室通過了省級資質認定和機構考核,能對外出具檢測報告。
目前,西安市除個別區縣外,檢測人員基本配備到位,存在的問題為:一是在編檢測人員流動性大;二是聘用的檢測人員待遇不高;三是檢測崗位職稱晉升困難;四是檢測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
“三品”證后監管(標志認證科職責)是一項復合型技術的工作,需要對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及標志使用等進行文件審查、現場檢查和監督,做好“三品”證后監管,從生產源頭把控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最有效,也是最經濟的手段。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一是人員不足;二是知識儲備不足,;三是人員流動性大。
全市138個鎮級監管站承擔農民質量安全知識的培訓、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的推廣、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的日常巡查、各項監管措施的督促落實等基礎性任務,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任務繁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人員不專;二是精力不濟;三是裝備及經費不足。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特性要求從業人員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技能,在各級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人才建設的前提下,應該嚴把進人關,擴充人員時要強化專業素養的考量,起到機構人數增加,工作能力提升的初衷和效果,同時,積極引進高水平人才,整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素質。
一是增加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二是堅持業務人員的持續教育;三是鼓勵與崗位相關的在職教育學歷,多途徑提升人員的知識水平。
一是對技術要求高的崗位;二是適當提高聘用人員的薪資待遇,鼓勵長期從業;三是加強證書管理,鼓勵技術崗位的人員參加本崗位的技術培訓,學以致用,減少只拿證不干活的現象。
參考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改革完善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意見(市政發〔2013〕58號)及省食安辦和省財政廳印發的《鎮(鄉)食品藥品監管所建設驗收標準》,盡早出臺文件,單獨規劃建立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對基層監管所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機制、硬件要求作出規定,以保證業務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使工作人員能全身心的專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和學習中,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從生產源頭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1] 陜西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關于印發陜西省市縣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建設標準和陜西省市縣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心建設標準的通知
[2] 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建設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