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玉,蘇麗華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廣東廣州 510080
心臟手術后應用零缺陷護理管理的體會
易春玉,蘇麗華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廣東廣州 510080
目的 探析心臟手術后應用零缺陷護理管理臨床護理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 2015 年 1—7 月收治的 155例采用手術治療的心臟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行心臟手術治療,在術后實施零缺陷護理管理,分析總結有效的護理經驗。 結果 經過術后零缺陷護理管理,患者的恢復情況良好,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先后康復出院,患者對護理效果十分滿意。結論 對采用手術治療的心臟病患者術后實施零缺陷護理管理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生活質量,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心臟手術;零缺陷護理管理;臨床護理效果
心臟手術屬于大型手術,對機體的創傷大,體外循環加重了對患者機體的損傷。且心臟疾病患者病情危重,病 情 變 化迅速,術后并 發 癥發生概率較大[1]。 所以,術后有效的護理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有重要作用。零缺陷護理管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方法,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針對性護理措施,對風險采取防范措施,提高了護理內容的全面性、科學性,從而有效地提升了護理效率,更好地保護了患者的主要臟器。 在臨床長期實踐應用中證實 對改善患者的預 后 有重要作用[2]。 該 文 就心臟手術患者術后應用零缺陷護理管理的具體方法及護理要點進行分析總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該院 2015 年 1—7 月收治的 155 例采用手術治療的心臟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89 例,女66 例,年齡 2~79 歲,平均年 齡 (40.5±1.8)歲。 155 例患者中風濕性心臟病 85 例,23 例采用二尖瓣置換術,24 例采用二尖瓣置換聯合三尖瓣成形術,3例采用二尖瓣成形術,20 例采用主動脈瓣置換術,9 例采用二尖瓣聯合主動脈瓣置換術,6例采用二尖瓣、 主動脈瓣置換術聯合三尖瓣成形術。 先天性心臟病 25 例,13 例采用房間隔缺損修補術,12 例采用室間隔缺損修補術。冠心病 17例,17 例采用冠脈搭橋術。 其他心臟疾病 28 例。 所有患者均行心臟手術。在術后立即實施零缺陷護理管理。
1.2 護理方法
零缺陷護理管理的具體方法:①成立護理管理小組。 由護士長和護理組長作為小組組長,所有心外科護理人員作為組員。由護士長和護理組長定期對組員進行零缺陷護理管理宗旨、護理技巧、實施方法進行培訓,結合國內外應用情況引進先進護理理念,提高全體人員對零缺陷護理的重視。護理人員熟知患者的基本情況和病歷資料,包括患者病史、病程、年齡、手術、檢驗、檢查結果、睡眠、飲食、家庭、社會關系和心理狀態等相關情況,護理人員根據對患者的全面了解提出有效的建議,制定完善的個性化護理方案。②實施方法。根據制定的護理方案,護士長和護理組長負責安排護理任務并通過每天交接班提問、每月專科理論知識提問、護理文書的質控、對下級護士工作指導及護理質量質控,不定時抽查并進行考核,護士長根據考察結果實行獎懲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總結護理工作的不足及缺陷,提高護理效率,同時,護理人員按照常規護理流程操作,護士長和護理組長對護理工作進行監督,指出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時改正。③病情觀察。護理術后對患者進行24 h 動態心電監護,每隔 30 min 巡視患者 1 次,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中心靜脈壓、引流液、尿量、神志、肢端情況、肢體活動、排便情況、電解質和血氣分析等變化情況,分析患者的風險事件發生率,對異常現象提高警惕,及時通知醫生采取相應措施。 ④基礎護理。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晨間護理和晚間護理,保持口腔衛生,皮膚清潔和床單位整潔等。⑤疼痛管理。術后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睡眠質量,還增加了并發癥風險。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術后 NRS 疼痛評分,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必要時給予鎮靜、鎮痛藥物。 同時,應與患者交流,進行心理疏導,引導患者運用深呼吸法、興趣培養法、音樂療法等方法轉移疼痛,減輕疼痛感,提高疼痛閾。 ⑥飲食管理。術后給予飲食指導,鼓勵患者進食,根據患者的營養狀況制訂個性化飲食食譜。 給予靜脈營養支持,滿足機體營養需求,加速康復速度。⑦并發癥管理。術后在病情許可下盡早指導協助患者下床活動,及時清理呼吸道異物,保持口腔衛生,幫助患者翻身、叩背,霧化吸入,濕化氣道,指導呼吸功能鍛煉,促使排痰,保持呼吸通暢,防止出現墜積性肺炎、感染、皮膚壓瘡等。對留置有深靜脈穿刺管、引流管、尿管患者加強管理,保持管道通暢,防止導管折彎,脫落,防止出現靜脈醫源性導管感染、心包填塞、術后大出血、尿路感染等。 ⑧用藥管理。 告知患者及家屬口服藥物的正確用法及用量,不要隨意更換藥量,從而影響用藥效果。 靜脈補液時要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明確藥物濃度、作用和不良反應,調節好輸液速度,輸液期間密切觀察穿刺部位及患者情況,有異常癥狀時及時通知醫生處理。⑨健康教育。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給患者講解術后護理要點、用藥重要性、飲食、運動及生活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術后護理知識的知曉率,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及依從性,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開展工作。
經過護理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現肺部感染、術后大出血、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癥,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對護理的滿意度較高,治療依從性高,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后陸續康復出院。
心臟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風險大,且生命體征不平穩,容易出現不良事件。所以,術后護理水平關系著患者的預后[3]。 常規護理主要 以 被 動護理服為主 要 特點,隨著人們對護理要求的增高,常規護理已經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實際需要。醫療衛生機構不斷探尋先進的護理理念及護理方法,旨在減輕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盡早恢復健康。 零缺陷護理將護理環節的風險降至于“零”,保證各環節的緊密銜接無遺漏,有關文獻報道中也對其效果進行了肯 定[4]。 對存在的 護理 風險采取防 范措 施,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在護理工作中不斷總結和完善護理內容, 減少因護理人員工作疏忽所范的錯誤,使護理工作做得更加全面。零缺陷護理管理以患者為中心,從全局著手,對患者加強病情觀察及基礎護理,重視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提高對風險的警惕性,及時發現問題,處 理 問題[5]。 護理小組 重視 和充分發揮 零缺 陷護理宗旨,對全體護理人員進行監督和考核,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提高了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了機體免疫力,減輕了并發癥發生率。生活護理可以規范患者的生活行為,督促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疼痛護理提高了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根據疼痛分級給予鎮靜、鎮痛藥物,減少了對鎮痛藥物的依賴。并發癥護理管理提高了護士對并發癥的防范能力,及時采取防范措施,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對患者進行術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做好自我護理。按時按量服藥,改善患者的預后。通過給予患者耐心、溫暖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讓患者保持良好的 精神 狀態,提高順 應 性,縮短康復時間[6-8]。 零缺陷護理使護理水平逐漸趨向于無缺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心臟手術后患者給予零缺陷護理管理降低了術后并發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使護理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史文芮.試論零缺陷護理管理應用在心臟手術后的臨床效果[J].飲 食 保 健,2016,3(3):66-67.
[2]李 艷 春,郭 婧.零 缺 陷 理 論 在 手 術 室 心 臟 手 術 護 理 中 的 效果 評 價[J].醫 學 理 論 與 實 踐,2015,28(4):559-560.
[3]李 振 榮."零 缺 陷"護 理 管 理 理 念 在 小 兒 心 臟 手 術 護 理 中 的應 用[J].全 科 護 理,2012,10(27):2558-2559.
[4]閆小涵.零缺陷護理管理理念在心臟手術術后患者的臨床效 果 應 用[J].臨 床 研 究,2015,23(12):172-173.
[5]郭迎春.手術室零缺陷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心臟手術護理實踐 中 的 應 用 效 果[J].包 頭 醫 學,2016,40(3):182-183.
[6]火鈺霞.手術室小兒心臟手術護理中零缺陷理論的應用效果 研究[J].大家健康,2016,10(9 中旬版):186-188.
[7]孫兆玲. 零缺陷理論在手術室 84 例 全 髖 關 節 置 換 術 患者中 的 系 統 評 價[J].國 際 護 理 學 雜 志,2016,35(15):2065-2067. [8]張 崢 ,胡 亞 楠 ,蘇 新 娟 .淺 談 手 術 室 心 臟 專 科 護 士 培 養[J].中國 醫學創新,2011,8(2):79-80.
R47
A
1672-5654(2017)02(a)-013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4.132
2016-11-06)
易春玉(1979.2-),女,廣東廣州人,大專,護師,研究方向:心臟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