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馮國川 柳玉鵬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將于當地時間1月20日中午宣誓就職,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美國人正在接受位于華盛頓的白宮即將成為最新一座“特朗普大廈”的事實。但據報道,20日將涌進特朗普就職典禮現場的幾十萬人中,既有早早訂好酒店的支持者,也有大批專程過來喝倒彩的反對者,21日在華盛頓還將上演一場罕見的20萬女性反特朗普大游行。這位也許是有史以來最會討價還價、最會利用推特和新媒體的美國總統,直到就職前最后一刻,仍然帶給世界無窮懸念和刺激。他的前任奧巴馬在最后一場總統記者會上說,他擔心特朗普把美國使館搬到耶路撒冷之后“挨炸彈”;美國財經觀察人士稱,只要特朗普就職演說中暗示拋棄一個中國原則或威脅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黃金價格就會飚升;英國《金融時報》擔心,特朗普會把“美國優先”變成“美國獨行”;德國《每日鏡報》則說,由億萬富翁和退伍將軍組成的美國“雜牌軍內閣”讓世界充滿不確定性。
白宮搬家不能超過5小時
據《今日美國報》報道,20日這天白宮工作人員會忙得“像蜜蜂”,他們必須將奧巴馬的所有物品打包裝箱,然后將特朗普的所有物品搬進白宮,整個“辭舊迎新”的過程不能超過5個小時。最難的是,卸任總統在20日離開白宮前,工作人員不能搬動任何物品,因為要讓他仍有在家的感覺,不能讓第一家庭感到“即將被踢出白宮”的氣氛。前白宮接待員羅丘恩說,要圓滿完成這一任務,必須動員白宮上下所有服務人員,事先經過縝密規劃,時間也算得非常精準。
當特朗普步入白宮時,他會找到回家的感覺,所有物品從地毯、家具、吊燈到衣柜里的西裝、桌子上的照片、浴室內的牙刷,都會符合他的口味,并擺放在熟悉的位置。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的就職儀式將于20日上午11時30分開始,一直延續至21日上午10時結束。其間,特朗普不僅要發表就職演講,還將參加游行活動,給希望一睹新總統風采的民眾提供近距離仰慕的機會。據“德國之聲”19日報道,華盛頓已為特朗普的總統就職典禮做好了一切準備。從全國各地調集的約3萬名安全力量亦做好了隨時上崗的準備。氣象預報當天有毛毛雨,但不會天寒地凍。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稱,特朗普誓言在“總統上班第一天”就會推翻奧巴馬的一些政策,目前外界不清楚他的首個工作日是指“周五”還是“下周一”。他的發言人稱,特朗普一旦宣誓就職就會下達四五項行政命令,但特朗普本周初表示“不想影響慶祝活動”,因此他的首個工作日可能會順延至下周一。
18日晚,特朗普在推特上發了一張照片,顯示他3個星期前在佛羅里達州準備就職演講稿的情形,照片中的他拿著一支筆坐在辦公桌前,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樣。他在推特上寫道:“期待星期五的到來!”
分裂的美國“登基”大典
雖然特朗普“登基”在即,不過就職典禮前的氣氛不算太好。據《今日美國報》19日稱,已有大約60位民主黨議員明確表示不參加任職典禮。美國上一次出現國會議員大規模抵制總統就職典禮是在1973年。當時,大約80名國會議員拒絕出席尼克松連任成功后的就職典禮,以表達對其發動越戰的抗議。
《紐約客》網站19日發表文章稱,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好像一場婚禮,總統是新郎,人民是他的新娘。特朗普將在典禮上“許下諾言”,他的競選過程也像是一場老式的求愛過程。然而華盛頓不是拉斯韋加斯,治國不是靠浪漫就行的。
“美國現在已處在分裂狀態。”《華爾街日報》和NBC的民調顯示,特朗普是美國最不受歡迎的新總統,有38%受訪民眾表示對特朗普有好感,48%則對他有負面看法。其中,10%共和黨人和85%民主黨人對他有負面看法,黨派分野明顯。
由于預計屆時將有數十萬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涌入華盛頓,華盛頓的安保近日明顯升級。從林肯紀念堂至國會大廈約3公里的地方,主要街道和建筑物邊布滿了柵欄。優步司機邁克爾對媒體說,那些銀色和淺色的圍欄看著還能接受,黑色的鋼板則讓人感覺不舒服,“整個城市看起來像一座監獄”。據報道,參與典禮報道的攝影記者當天凌晨4時就要到達拍攝位置,這對交通也是一大挑戰,屆時華盛頓的地鐵將再次面臨大考。
此外,特朗普的團隊也面臨不小的挑戰。據報道,參議院已表示國防部長提名人選馬蒂斯將會順利過關,至于其他人選有一些則繼續陷入爭議。比如特朗普提名的衛生部長普萊斯,被爆在擔任眾議員期間從他力推的醫保法案中獲利,而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主任人選馬爾瓦尼承認他漏稅超過1.5萬美元。
他讓世界心神不寧
特朗普雖然還沒入主白宮,但18日他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說他已經有了2020年連任的計劃,口號就叫“讓美國保持偉大”。去年競選總統時,他的口號是“讓美國重新偉大”。然而,外界對他的信心似乎沒這么多。《金融時報》一篇文章19日這樣形容特朗普的就職:“本月20日注定將是世界矚目的日子。而在此前一段時間,特朗普借助推特平臺那種先把魚塘水攪翻讓魚群受驚,再觀察魚群反應、伺機下手的蒙人伎倆,已經把世界搞得心里沒底、心神不寧了。”
美國“市場觀察”網專欄作家阿羅亞18日撰文稱,特朗普近期惹惱了中國、印度、墨西哥以及部分北約國家,本周還對德國出言不遜,這些都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價格或走高”。阿羅亞預計,一旦特朗普在周五的就職演說中發表以下五條中的任何一條,金價都將輕松突破近期高位:一,特朗普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二,特朗普暗示他將拋棄一個中國政策;三,特朗普暗示中國在南海島嶼建造工事為“非法”;四,特朗普更多地鼓勵歐盟成員國退出歐盟;五,特朗普要和英國盡快達成貿易協定。
“美國優先,還是美國獨行?”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后,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將制定自己的規則。“相比戰略思考,特朗普更喜 歡做交易。”文章感嘆,無需再懷念那套舊的地緣政治秩序——所有關乎共同價值觀和民主的東西。這位當選總統會很樂意站在普京一邊,與即將離任的奧巴馬及共和黨外交政策建制派對著干。“別指望特朗普的政策會保持連貫性。”
澳大利亞廣播電視公司19日也引用悉尼科技大學教授克拉克的話稱,特朗普的商業帝國與25個國家存在利益關系,“不管他做什么,他們總會指指點點,認為他關心的是自己的錢袋子,而不是美國。”克拉克說,“利益沖突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各國有各國的焦慮
“7個國家最害怕特朗普上臺”,美國《時代》周刊19日稱,這7個國家是墨西哥、日本、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德國和法國。文章稱,墨西哥的抗壓能力弱于中國,因此特朗普的貿易威脅論不僅會傷及墨西哥經濟,還有可能導致左派候選人上臺。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境內的俄羅斯人比烏克蘭還多,一旦美俄關系在2017年回暖,烏“遭到入侵”也許是他們的前車之鑒。德國總理默克爾領銜了針對俄“入侵”烏克蘭的“歐洲聲討團”,并主導對俄制裁。特朗普示好俄羅斯將挫敗默克爾的努力。
無獨有偶,19日CNN也發表題為“焦慮的世界等待特朗普總統上任”的文章,在俄羅斯、印度、以色列、中國等10個國家各采訪一名學者或媒體人,展望特朗普任內該國與美國的關系。《莫斯科時報》主編菲什曼說,對特朗普當選感到快樂和驚喜的克里姆林宮將會嘗試盡可能多地從特朗普那兒獲取好處——從減輕制裁到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上達成協議。他說,普京將利用特朗普增加俄在全球政治舞臺的影響力。據俄新社報道,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9日否認有關在特朗普宣誓就職后俄將盡快與其接觸的傳言。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8日說:“質疑特朗普的合法性就是(華盛頓內部)在討價還價。”
歐盟委員會駐柏林高級專員默勒爾對CNN說,令德國人不安的是,特朗普質疑北約的作用和歐盟未來的凝聚力,而這兩個機構都是德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支柱。“歐洲右翼民粹主義寄望于特朗普效應”,德國《商報》19日稱,特朗普上任后一天,歐洲多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將匯聚德國西部城市科布倫茨“展現實力”。出席會議的包括德國選項黨、法國國民陣線、荷蘭自由黨等。
據CNN報道,《耶路撒冷郵報》主編卡特茲說,在看了奧巴馬8年白眼之后,周五特朗普的上任終于可以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松一口氣了。印度記者庫馬爾說,世界在特朗普就職典禮前的焦慮和不確定性,很像2014年5月莫迪即將成為印度總理的時候,因為他們都是富有爭議的右翼領導人。新德里的政策制定者擔心對伊朗重啟制裁會影響印度的原油供應,也擔心特朗普如何處理巴基斯坦問題。菲律賓前議員蒙帕拉蒂諾說,菲律賓想知道特朗普是否會繼續支持“亞太再平衡”戰略,在涉及與中國的南海爭端上,特朗普的政策是什么?他會否支持菲美軍事互助協定?而中國學者沈丁立說,中國政府仍然擔心特朗普團隊可能會嘗試打“臺灣牌”,這是不可接受的——中國可能愿意在貿易、投資和匯率水平上討價還價,但絕不愿意重新談判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中國永遠不會讓步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