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龍
摘 要:在地鐵施工的過程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施工方式是暗挖,這主要是應用在現有地鐵隧道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要想保證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果,掌握相應的方法以及要點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點對這一問題展開了進一步的分析,探究關鍵的施工控制,希望能夠對今后的工程發展與建設提供一定的幫助,為類似地鐵車站的工程建設起到借鑒性作用。
關鍵詞:暗挖地鐵車站;下穿既有地鐵隧道;施工控制
中圖分類號:U231 文獻標識碼:A
但是在當前的施工過程中,一般都是在既有地鐵隧道的基礎上進行施工的,所以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不均勻沉降是最為集中的現象,對于地鐵結構會造成嚴重的變形現象,對此就需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有效控制,掌握合適的施工方式才能保證地鐵運行的質量,下面筆者就將針對現實情況中的既有地鐵隧道施工的問題展開進一步論述。
1.既有地鐵線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有的地鐵隧道施工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周圍的土體強度會因為工程的進行而發生一定的變化,造成抗剪強度值以及隧道的卸載量出現上下波動,不同地鐵隧道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只有根據施工具體情況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有效預防地鐵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對卸載量進行降低,并且采用階段性的錨固,同時要對地下水位以及地下水量進行控制,上述兩點原因都是造成地鐵出現卸載變形的主要原因。當前的地鐵施工過程中主要應用的一種施工技術是暗挖車站的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應用柱法施工,整個斷面在開挖的過程中主要由3個洞組成,一個是側洞,一個是柱洞,還有一個是中洞。在施工時主要的順序是自上而下,將每一個柱洞進行嚴格的支護以后,才能進行二次襯砌,這樣就能夠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梁柱支撐體系,保證了穩定性效果。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完成洞的處理以后,采用預應力錨桿以及二次襯砌的方式將其加以進一步的卸載,由此便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循環,不斷在開挖、加固以及補償的過程中施工,此外在施工時,應該采用相應的監測設備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控制,保證地鐵線路更加安全的運行。
2.下穿既有線施工方案主要技術措施
隨著施工的建設,在下穿既有地鐵線的過程中,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施工技術,注意施工技術應該滿足關鍵點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點。首先是在地層加固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自進式的錨桿,共設置兩排,每排之間以及相互之間的距離需要得到一定的控制,在完成施工以后,應該加強焊接與鎖定,在此基礎上將鋼筋綁扎在一起,才能澆筑混凝土,這樣就能夠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結構體系,保證在開挖過程中起到阻隔與抵抗的能力,更好地適應地層應力在上移過程中造成的損失。其次是在開挖的過程中,應該對地層系統進行注漿,在車站下穿的過程中主要對有線段采用了CRD的施工方法,這種施工一共在隧道的左右兩側進行了12道作業步驟,并且從現場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注漿的過程中,需要采用同步跟蹤的方式進行注漿,這樣才能起到有效的補償作用。在開挖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是要保證及時有效,并且進行多次的注漿,以降低在地層開挖過程中出現的損失,同時還能夠讓土體變得更加密實,有效地降低了地層出現變形的可能性。
最后是在既有線結構的基礎上出現變形時進行的補償注漿。在施工建設時,經常會出現既有線結構的變形,采用補償注漿的方式能夠具有更好的施工效果。采用這一方式時應該重點注意的問題是相關工作人員應該要密切進行巡視,保證在低壓力的環境下注漿,同時,注漿的速度不應該過快,應該對既有線變形縫之間存在的差異加以進一步的控制,在多次多點的進行中完成注漿工作,這樣才能實現變形結構不超過1mm的目的,既有線也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得以更加安全與順利的實現。
3.既有地鐵結構變形監測及控制
在傳統監測的過程中,無法對高密度的行車區間進行有效的監測,同時在數據采集以及反饋的過程中也是比較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采用更加高水平的技術手段對既有地鐵結構進行監測與有效的控制。需要對地鐵隧道的結構加以進一步的考慮,滿足軌道的特點,讓兩軌水平之間的間距更加完善,同時控制兩軌之間的高差等,這些都是在實際監測過程中應該重視的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自動化的監控,促進精度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一目標正在實現的過程中。
4.既有地鐵隧道結構沉降控制
如果在既有地鐵隧道的下方進行施工,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地鐵上方的隧道產生不均勻的沉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對不均勻沉降的現象加以有效的控制,就要將整個上導洞的兩側分為五個不同的區域進行施工。之所以要進行注漿,主要作用是為了對主體結構進行有效的加固,這樣能夠在下一個階段施工的過程中起到止漿墻的作用。如果在注漿時出現了漏漿的現象,應該在第一時間將其封堵起來,這樣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態變得嚴重,并且對不均勻沉降的現象做到預防的作用。防止結構出現變形,應該采用實時監測的方式。
為保證道床的正常工作和運營安全,在側洞施工之前,我們還需要對道床與隧道結構的脫開部位進行灌漿加固。灌漿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高位漏斗法,我們運用這種方法不但能夠確保漿液能夠在一定的壓力下順利進入縫隙,同時還不會因為壓力太大而出現道床隆起的現象。灌漿加固選用高強度且不會收縮的CGM-4型灌漿料,這種漿液能夠保證在灌漿3h后漿體強度達到16MPa。灌漿工序結束后,應進行現場取芯試驗,確保漿液填充飽滿,道床不會發生錯位和變形。
結語
綜上所述,暗挖地鐵車站下穿既有地鐵隧道工程施工控制要落實到每一個施工環節,從施工的每一個步驟出發,明確控制的方法和要點,提高施工控制效果。
參考文獻
[1]關寶樹,國兆林.隧道及地下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2]房倩,張頂立.淺埋暗挖地鐵車站下穿既有線結構施工方法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14(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