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蓉,卞立平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 210014)
品牌的價值和實力是對經濟實力進行衡量的主要指標之一,因此,想要實現理想化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各農產品企業與合作社需要對自身產品品牌建設予以足夠重視,以確保自身產品可以向品牌化、個性化方向發展,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而為打造出理想化產品品牌建設模式,首先應對品牌建設流程進行明確。品牌擴張、保護以及延伸等一系列經營行為。當完成品牌擴張之后,產品品牌很可能會成為地區性和全國性品牌,品牌質量滿意程度會趨近穩定,品牌知名度水平也會得到切實提升,這會對企業發展形成積極影響[1]。
農產品品牌建設主要分為以下4個步驟。
第一,品牌規劃。在進行品牌規劃過程中,相關人員首先需要對品牌產品進行選擇;其次要對品牌建設環境進行分析,明確自身優勢與外在風險因素;再次,要對品牌建設目標進行確定,并以此為中心展開一系列品牌建設活動;最后,合理對品牌目標市場進行選擇,確定品牌目標市場與目標客戶,以便實施針對性品牌建設與營銷。
第二、品牌創立。品牌創立主要包括系統設計以及品牌產品上市等多個環節,品牌設計人員將按照產品特點設計出相應品牌之后,應將品牌產品投入到市場之中,使品牌能被消費者所認知。企業需要對農產品投放市場以及銷售渠道等內容進行合理規劃,并在消費者對產品有所認知之后,通過宣傳使品牌文化能夠被消費者所認可。
第三、品牌培育。這一階段意味著農產品品牌建設已得到了切實發展,要在前兩步工作的基礎之上進行品牌要素建設。
第四,品牌擴張。當企業在市場中已具備一定影響力時,企業需要不斷對自身市場進行開拓,要進行
產品品牌建設與產品質量水平有著直接關聯,為了保證品牌能在社會中立足,確保其在民眾中樹立起良好口碑,企業需要通過建立健全質量管控體系的方式,保證農產品產業鏈各環節產品質量,從而為后續品牌建設奠定良好基礎[2]。同時,要對農戶質量認知進行強化,保證產品生產源頭質量,并通過建立溯源系統的方式對每一環節產品質量進行嚴格管控。此外,還應對產品價格進行科學管控,通過建立價格機制以及質量安全檢查體系的方式對產品質量進行等級劃分,并對不同等級產品價格浮動范圍進行設置,防止出現惡意加價或減價行為,確保品牌產品性價比,提高民眾對于品牌產品的滿意程度。
相關企業應加大對品牌塑造的關注力度,在提升企業自身農產品品牌意識的基礎上,通過合理手段對品牌美譽度、知名度以及滿意度進行強化。其中,在對品牌知名度與滿意度進行強化過程中,要做好品牌宣傳工作,一方面要優化品牌形象,在保證民眾對產品質量以及企業服務質量感知水平的同時,提高民眾對于產品品牌的認知度,通過優化服務與產品質量的方式提升品牌形象,從而實現理想化品牌宣傳效率;另一方面還要強化企業品牌定位,突出品牌產品特色,實施細化式市場劃分與消費模式,保證品牌宣傳效率[3]。
當完成品牌建設與宣傳之后,要對已經成型的品牌實施保護,以保證產品品牌形象[4]。企業要設置區域性品牌所具有的地理特性標志,明確品牌自身優勢與其具有的價格競爭優勢,以及品牌拓展方向與保護重點。同時,要建立產品質量鑒定系統,對每一批次產品進行抽樣檢查,嚴把產品質量審核關,以對品牌形象進行保護,從而保證民眾對于品牌的信任度與滿意度[5]。此外,政府應強化產品品牌保護力度,通過完善保護制度的方式,以明文規定對產品合法性進行保護,從而形成良好的產品質量保障體系,為品牌建設與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相關部門及企業應認識到品牌建設對于農產品發展的重要意義,應在農業產業鏈進行深刻研究的基礎上,對研究結果進行合理運用,制定出健全的品牌建設方案,確保能夠打造出高質量的品牌形象,保證產品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使產品能夠被更多客戶所認可,進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利潤與發展空間。
[1] 李建軍.基于農業產業鏈的農產品品牌建設模式研究.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15,05:14~23
[2] 田華.基于產業鏈視角的農產品品牌建設研究.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5:64~65
[3] 翁勝斌,李勇.農產品區域品牌生態系統的成長性研究.農業技術經濟,2016,02:113~119
[4] 彭菊穎.農業產業鏈融資及品牌農業發展研究.西南金融,2013,(11):71~73
[5] 尹煥三.推進“品牌農業”發展的對策研究—關于青島市發展“品牌農業”的調研分析與建議.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0,(05):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