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華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朔州036002)
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趨勢及建議
王澤華
(朔州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朔州036002)
文章主要針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趨勢及建議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以期為今后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有效建議。
農產品 加工領域 發展趨勢 有效建議 分析總結
隨著我國市場優勢日漸明顯化,以及相關的網絡銷售和國內外消費市場不斷建立,而外向型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結構布局上也基本已經成型。在“十五”以來,我國對于農產品加工業的年平均增長量也逐漸升高,目前對于農產品加工相關企業單位也已經突破了7萬多家,占我國整體加工產值的4億萬元左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整體加工業的加工效率水平。
目前,我國對于農產品加工由原來的加工原料為主逐漸的轉向于專業化方向發展,并且在農產品加工程度上,也逐漸向更為精深化的方向邁進,而在農產品加工的能力上,也在向著更加規模化高水平的方向前進。并且,我國相關的農產品加工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便利化以及功能化,更加符合社會對其提出的各種要求、而在對農產品的質量控制上,也已經開始邁向于標準化全面化的方向去發展進步,并且生產和銷售也不斷向著一體化以及集群化的方向努力,這些都是我國目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幾大趨勢[1]。
雖然,就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狀況來看,不管是在加工能力上,還是在整體的技術水平上,或是一些先進設備上,和以往相比,都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但是,在同比于國外一些發達的國家來看,還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差異,而主要的原因是:一是農產品的加工規模上,相比于國外一些農產品生產規模,還是普遍較小,大約只有30%左右[2]。二是對于農產品的加工上,還是嚴重缺乏農產品加工的專用品種或是專用品種的原料基地[3],致使我國農產品的加工缺乏專用品種和原料的使用,加工質量不夠高。三是對于農產品加工技術的整體裝備質量上,同比于國外,還是處于較低的水平,農產品加工設備相對比較落后,先進程度不夠高,與現代科技結合程度較低,并且出現模仿嚴重的現象,我國本土特色不夠突出,嚴重使我國對于農產品加工上的創新力不夠[4]。
根據我國相關專家的建議,當前以及今后的一個時期當中,一定要加強對農產品加工業的重視度,樹立正確科學的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觀,并且要求我國相關農產品加工業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在農產品的加工過程中以人為主要核心,以此在最大限度上增強農產品加工業的現代化發展觀點以及持續發展的觀點,真正的處理好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系,并真正的從實際的企業狀況以及市場的行情入手,才能真正的推動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進步,促進其緊跟時代發展潮流,與此同時,還必須要注意,雖然現代化加工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絕對性的優勢,但也不能全部弄成現代化的加工企業,或者照搬照抄國外的農產品加工生產模式,一定要適當的保留一些原有的傳統的工藝,以及當地特有的特色和產品自身所具備的特點,合理地使用較為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改造[5]。推動我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展現中國特色的農產品加工產業經營模式。
綜上所述,只有真正的加強對上述幾點的重視度,并且真正的正視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在發展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切實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促進我國農產品加工能力、程度和質量,不斷推進我國農產品加工經營和方式的創新,突出我國地區特色,才能更好的推動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進步和農村社會的發展。
[1] 張蓓,黃志平,楊炳成.農產品供應鏈核心企業質量安全控制意愿實證分析—基于廣東省214家農產品生產企業的調查數據.中國農村經濟,2014,(01):62~75
[2] 馬驥,秦富.消費者對安全農產品的認知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基于北京市城鎮消費者有機農產品消費行為的實證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09,(05):26~34
[3] 孫致陸,李先德.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與印度農產品貿易發展研究—基于貿易互補性、競爭性和增長潛力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13,(12):68~78
[4] 劉紅梅,鄧光耀,王克強.中國農產品虛擬水消費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省級數據的動態空間面板STIRPAT模型.中國農村經濟,2013,(08):15~28
[5] 汪旭暉,張其林.電子商務破解生鮮農產品流通困局的內在機理—基于天貓生鮮與沱沱工社的雙案例比較研究.中國軟科學,2016,(02):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