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
山東省城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山東青島 266112
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調查分析
孫曉
山東省城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山東青島 266112
目的 對該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方法 隨機抽取該院兒科門診部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間的處方3 500張,對其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和調查。結果 3 500張處方中,2 850張含有抗菌藥物,所占比例為81.43%;頭孢菌素類及青霉素類抗菌藥物使用比例分別為43.40%、33.01%;靜脈滴注給藥比例為41.58%,口服與注射聯合給藥比例為35.10%;聯合用藥中二聯用藥比例最高,達到了65.16%。結論 該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偏高,以頭孢菌素類和青霉素類為主,同時靜脈滴注給藥的比例過高,單聯用藥比例較低,不合理用藥的情況較為明顯,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調查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上千萬兒童死亡,其中2/3死于藥物使用不當。抗菌藥物是目前兒科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藥物,隨著藥物種類的不斷增加,一些高效、安全、低毒的抗菌藥物應用愈加廣泛,但也帶來了濫用藥物的情況,這就給兒童的治療過程埋下了安全隱患[1]。為了提高藥物的使用效率,保障患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應該加強對兒科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調查和分析。該文以該院兒科門診近期的3 500份處方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其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現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該院兒科門診部于2015年4—2016年4月間的處方3 500張,參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2]及藥品說明書等,對處方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內容包括患兒年齡、性別、抗菌藥物種類、使用率、給藥途徑、聯合用藥情況等。
2.1 統計情況
3 500張處方中,男性患兒1 824例,所占比例為52.11%,女性患兒1 676例,所占比例為47.89%;年齡0~3歲的患兒1 250例,所占比例為35.71%,4~6歲患兒1 488例,所占比例為42.51%,7~10歲患兒582例,所占比例為16.63%,10歲以上患兒180例,所占比例為5.14%。
2.2 使用比例
3 500張處方中,2 850張含有抗菌藥物,所占比例為81.43%。其中,頭孢菌素類1 237張,所占比例為43.40%,以頭孢米諾鈉針、頭孢呋辛鈉針為主;青霉素類941張,所占比例為33.01%,以阿莫西林鈉舒巴坦鈉針為主;大環內酯類742張,所占比例為26.04%;其他70例,所占比例為2.46%。部分處方為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或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因此總例數大于抗菌藥物處方數。
2.3 給藥途徑
2 850張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中,1 185張為靜脈滴注給藥,所占比例為41.58%;1 001張為口服與注射聯合給藥,所占比例為35.10%;557例為口服給藥,所占比例為19.54%;107例為肌肉注射,所占比例為3.75%。
2.4 聯合用藥
2 850張含有抗菌藥物的處方中,單聯用藥907張,所占比例為31.82%;二聯用藥1 857張,所占比例為65.16%;二聯以上用藥86張,所占比例為3.02%。
3.1 使用比例
較高統計結果顯示,該院兒科門診部使用抗菌藥物的比例高達81.43%,明顯與衛生部對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50%的要求不符。其中,β-內酰胺類及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使用率最高,反映出兒科門診醫生過度依賴此兩類藥物,存在著明顯的不合理用藥現象。
3.2 聯合用藥
不合理該次抽查結果顯示,單連用藥所占比例較低,僅為31.82%,二聯用藥比例較高,達到了65.16%,這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要求不相符,應及時做出改正,以單聯用藥為主。
3.3 給藥途徑
不合理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要求,“輕癥感染可接受口服給藥者,應選用口服吸收的抗菌藥物,無需采用靜脈滴注或者肌內注射”,但是從結果來看,該院兒科門診部靜脈滴注和肌肉注射的比例較高,單純口服給藥的比例較低,存在著明顯的給藥途徑不合理的現象。
3.4 越級使用情況
嚴重按照要求,抗菌藥物的使用應按照分級管理制度執行,主治以下職稱醫生使用抗菌藥物時須經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任職資格醫生的同意,但是由于該院兒科醫生青黃不接[3],門診工作壓力大等原因,還存在著越級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5 兒科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①藥物選擇:兒童身體尚未發育完全,身體的各個系統功能相對較差,因此在用藥上存在著很多禁忌。門診醫生應該在明確抗菌藥物指征、熟悉藥理特性的基礎上,合理選用藥物,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臨床實踐證明,喹諾酮類藥物會影響兒童的骨骼發育,氨基苷類會影響兒童的聽力及腎功能,磺胺類會影響兒童的泌尿系統,因此,在選擇治療藥物時應盡量避開此類藥物,提高治療的安全性。醫生應該重視對患兒的病原菌檢查及藥物敏感性試驗,盡量減少抗菌藥物的使用。②劑量選擇:一般兒科用藥劑量的選擇與患兒的體重與年齡成正比,這種用藥方法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兒童的生理特點和藥代動力學特征,容易出現劑量偏高的問題,這就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給兒童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兒科門診醫生不能單純依靠體重和年齡計算用藥劑量,應結合不同患兒的生理特點進行個性化分析[4],綜合考慮抗菌藥物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時避開。③給藥方式:按照規定,兒科醫生應首選口服給藥的方式對患兒進行用藥指導,但是從調查結果來看,該院兒科門診部選用靜脈滴注給藥的比例過高,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家長希望盡快緩解患兒病癥,提高治療效果,以減少患兒承受的痛苦。但是客觀來講,靜脈注射很容易引發靜脈炎、血栓、肉芽腫、組織壞死、過敏反應等,同時兒童身體比較特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因此應盡量避免選用靜脈滴注的方式,保證治療的安全性。④聯合用藥:抗菌藥物聯合使用不合理不僅會增加細菌的耐藥性,還會降低兒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加治療的困難程度,因此醫生應盡量選用單聯用藥的方法,減少二聯及以上藥物聯合使用所占的比例,根據藥物的種類及特征選擇合理的搭配方法,提高治療的安全性,避免對患兒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1]許慧清,呂新艷.該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調查分析[J].中國藥業,2012,10(6):60-61.
[2]周虹,林志強,呂達娜,等.該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2,9(11):566-568.
[3]孫廣槍.兒科門診抗菌藥物應用情況調查分析[J].求醫問藥,2012,9(24下半月):373-374.
[4]陳醒,袁力.2008—2011年該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安徽醫藥,2013,2(31):328-331.
Investigation of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the Pediatric Clinic
SUN Xiao
Chengyang Distric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11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the pediatric clinic.Methods3 500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and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rveyed.ResultsIn the 3 500 pieces of prescription,there were 2 850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including the antibacterials,accounting for 81.43%,and the use ratio of cynnematin and penicillin antibacterials was respectively 43.40%and 33.01%,and the intravenous drip administration ratio was 41.58%,and combined oral administration and injection was 35.10%,and the two-drugs medication ratio was the highest,reaching 65.16%.ConclusionThe use rate of antibacterials in the pediatric clinic in our hospital is higher,and the cephalosporins and penicillins are the main,and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overhigh ratio of intravenous drip administration,lower ratio of singledrug and irrational medication.
Pediatric clinic;Antibacterials;Use survey
R95
A
1672-5654(2017)02(b)-000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5.006
2016-11-12)
孫曉(1985.11-),女,山東青島人,本科,醫師,研究方向: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