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偉,陸健花,邱一華
南通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系,江蘇南通 226001
創新性思維在生理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黃慧偉,陸健花,邱一華
南通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系,江蘇南通 226001
為了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該研究從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將創新性思維應用于生理學教學改革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生理學;教學改革;創新性思維
進入21世紀,人才培養的模式已從知識型向素質型轉化。培養有創新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已成為我們的培養目標。創新人才的培養核心是創新性思維的培養。生理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功能活動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作為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是溝通基礎與臨床的橋梁學科。傳統的生理學教學單純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創新性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該研究結合生理學的教學實踐,探討如何應用創新性思維加強生理學教學改革。
醫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是指醫學生在醫學的學習、研究及臨床的診療中,突破常規性思維,以新穎獨特的方式思考問題,從而獲得新的醫學成果,豐富醫學知識和技能的思維[1]。隨著當今醫學科學的迅猛發展,生理學的教學目的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對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品質,摒棄從眾心理,要有勇氣和膽量敢于挑戰權威。鼓勵和引導學生多問為什么,多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當學生出現好奇心和求知欲時,教師千萬不能不耐煩地回答,這樣會摧毀學生的求知欲,學生會懶于思考,只求記憶。教師要做到耐心解答學生的問題,應學會因勢利導,進行恰如其分的點撥和引導,這樣將有效調動學生的創新熱情。②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不是說可以忽視知識的學習。所謂創新,或者是順著原有思路往前推進,或者是修正原有的錯誤知識,或者是開辟新的知識領域[2]。無論哪一種創新,都離不開對原有知識成果的學習、借鑒和超越。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踏踏實實學好已有知識,否則創新就成了空想。要當好醫生、好研究者,必須學好生理學這門基礎醫學課程。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訓練和培養學生創新性學習方法及思考模式,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教會學生思考的方法、觀察事物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將生理學研究的前沿動態和新進展帶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
傳統的生理學的教學過程,只是機械地給學生灌輸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知識,幾乎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不會對所學知識提出質疑和猜想,束縛了醫學生創新性思維的訓練。在生理學的學習中,依舊像中學一樣通過做練習題來應付考試,有一部分學生特別關心教師的考核內容,甚至在考前要求教師劃重點。為了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的高素質人才,必須改變學生這種被動獲取知識的習慣,逐步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3]。由于醫學生對臨床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把生理學有關內容和臨床知識結合起來,部分章節內容采用“問題驅動法”的教學,設置生動的臨床問題并提供相關的參考書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通過書本雜志和網絡,用生理學知識去解決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把臨床病例和生理學基本知識的巧妙結合,不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枯燥、復雜的生理學基本理論知識,而且能讓他們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并能很好地聯系臨床實踐,培養了他們的實際應用能力。
在講授血細胞一節時,為了使枯燥抽象的醫學數值變得具體形象,從分析1個具體患者的血常規化驗單開始講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講到肺通氣原理時,引出對呼吸暫停患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的例子,讓學生理解其目的就是為了人為地造成肺內壓與大氣壓間的壓力差以維持肺通氣。講到體溫一節時,舉例臨床上用冰袋、冰帽給高熱病人降溫,利用了傳導散熱,而用酒精擦浴降溫,則是利用蒸發散熱。通過把臨床知識滲入生理學課堂,使生理學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根據生理學科知識特點,選取部分章節內容采用“問題驅動”法的教學。教師在授課前,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為主線,根據學生當前知識的實際水平,圍繞教學大綱中的重點和難點,精心巧妙設計與臨床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并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問題。比如在講授心臟泵血功能的調節時,如果只簡單地講影響心輸出量的因素,學生會覺得枯燥、難記,所以聯系臨床,設計了“高血壓病導致心輸出量減少的發病機制以及治療原則,”引導學生聯系理論思考記憶,就很容易記住了心臟泵血功能的調節因素。再如講授腎臟泌尿功能的調節這個內容時,課前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提問如人大量出汗后尿量減少、劇烈運動時尿量減少、大量飲用清水和甜味飲料后尿量增加的原理,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多問幾個為什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隨著對所學知識不斷深入和探索,創新意識也會不斷閃現,不僅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記憶,也有助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講述胰島素的生理作用時,先列舉糖尿病的典型病例出現多飲、多食、多尿和身體消瘦的癥狀,自然引入胰島素的生理作用降血糖作用。問題和病例提出后,教師組織學生復習相關理論和查閱相關資料,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討論。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加深了對生理學重點和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教師圍繞著問題作解答式講授。這種授課模式,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醫學生在今后醫療實踐和發展中所必需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問題驅動法”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和駕馭問題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如何從多方面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設計的問題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并體現一定的趣味性,但不能過于復雜。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精心備好課,掌握和熟悉問題中所涉及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由于當今網絡發達,醫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非常豐富,有時他們得到的知識會超過教師的知識結構,這也督促教師繼續學習,不斷鉆研業務,拓寬知識面,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以往的考試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注重了學生對書本理論知識的考核,但并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了適應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目的,我們對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考核包括期末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2個方面。期末卷面成績來自生理學課程結束后的理論考試,在理解記憶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了應用型題型的比重,考核學生對生活中常見問題和臨床案例的綜合分析能力。平時成績由平時實驗課操作能力、課堂回答問題及實驗報告情況、實驗技能考試幾部分組成,考核學生實踐操作、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調整了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權重,適當降低期末卷面成績的比重至 70%,提高平時成績所占比重至30%,從而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新的考核方式注重了對教學過程的評價,評價結果也更能切實反映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尤其是他們的應用能力。
綜上所述,在生理學的教學中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仍要不斷總結經驗,大膽創新,加強生理學的教改研究,更好地將基礎知識與臨床相結合,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臨床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出滿足時代要求的醫務工作者,以適應醫學領域的不斷發展與創新。
[1]孫景芬,康曉潔,宋禾.醫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訓練[J].中國科技信息,2009(10):277-278.
[2]龐輝,何惠.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性思維[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S1):234-235.
[3]王東吉,尚改萍,張翠英,劉燕,等.生理學教學改革與創造性思維研究[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2):125-127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Thought in the Physiology Teaching Reform
HUANG Hui-wei,LU Jian-hua,QIU Yi-hua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Medical College of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Jiangsu Province,226001 China
In order to culture th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meeting the social demands,we should carry out the exploration from the education notion,teaching method,teaching content and examination method,and apply the innovative thought to the physiology teaching reform thus obtaining a better effect.
Physiology;Teaching reform;Innovative thought
R4
A
1672-5654(2017)02(b)-0071-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5.071
2016-11-17)
南通大學校級教學課題項目(2014B68)。
黃慧偉(1974-),女,江蘇南通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生理學教學工作和神經免疫學研究。
邱一華(1955-),男,江蘇南通人,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生理學教學工作和神經免疫學研究,E-mial:yhqiu@n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