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摘 要:在新型教學高考模式下,高中學校的生物教學課程應從啟發與引導入手,這樣既能提升學生的生物課學習狀態和水平,又能起到推進生物教學的作用,使生物教學迅速發展。
關鍵詞:啟發式;高中生物教學;方法;應用
文章旨在探討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對于生物課堂教學所起到的作用,并使生物教學工作在啟發式教學模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為什么要在高中學校的生物課堂教學中使用啟發式的教學模式
老式的生物教學課堂較偏向于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教學,注重理論的傳授。因生物這門學科所涉及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故生物老師應依據每名學生學考及選考的不同特點和所學內容的不同轉變教學思維方式,運用更為合理化的教授方法,使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更為突出。生物課堂在高中學校具備了較強的實際適用性,老師需要把相關理論知識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相互結合,帶動生物課程的知識趣味性學習,這樣的方式可以作為啟發式的生物教學方法運用到整體教學中來。
二、“啟發式”的具體實施辦法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點
培養興趣點,不但能夠提高生物教學的可實施性,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老師若想提高生物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也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點入手。第一,教學方式要更直接,更具直觀性。生物課與其他課程在教學性質上有些不同,生物課更為抽象一些,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要制定出一些實際方案,將抽象概念物象化,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引入一種攝影學上的“延時拍攝”手法與生物課堂相結合。如,我們在講“細胞分裂”時,以往的生物教學是運用顯微鏡讓學生觀察實際發生情況,雖然也是讓學生直觀地用肉眼識別,但如果把“延時拍攝”加入生物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把細胞分裂的全過程在較短時間內演繹出來。學生看顯微鏡知道了細胞的形態和動態,看“延時拍攝”影片更加了解細節過程,通過動態、細節、全程展示,把細胞分裂的前因后果完整地呈現給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被大大激發。以往講細胞分裂時,老師最短也要用一節課時間闡述概述和基本原理等,學生還不一定能吃透,通過一個短小的延時攝影作品展示,不僅在時間上符合生物課程緊湊的進程安排,在空間上也更具立體化、形象化,學生從此愛上生物這門課程,學習興趣也發生了質的轉變。
(二)遞進式的啟發方法
在生物課堂教學內容方面,要按照科學的邏輯性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課堂上以提問方式進行講解,這樣做能夠加強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們在講解“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這堂課時,老師應這樣引導學生:基因是什么?基因存在于什么位置?基因與DNA之間是什么關系?DNA與染色體之間又是什么關系?作為老師,我們知道,以上的提問順序正是由點到面、由個體到整體的遞進式學習過程。這樣,通過步步跟進,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整個遺傳過程,進而得出基因、染色體在遺傳學上的關聯性。
(三)模擬實體情景
老師在生物課堂上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或進行多媒體課件操作,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操作課件,這樣學生便會深入掌握知識結構及特點,有利于生物課堂的學習。比如,在講“染色體行為”時,可以啟發學生通過分組合作進行知識要點的實體演繹,例如,用漫畫、歌曲歌詞改編、舞臺故事演繹等方式對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進行演繹,讓學生自己變成“染色體”,帶著主體思維“我做了什么”去理解和掌握知識要點。教師在此起到引導、啟發和糾錯的作用。通過這些現代化的生物教學手段,輔助學生記憶,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在這種有趣的教學方式中,學生會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的建議,且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理解性的學習,學生的主觀思考與學習能力得以增強,而且還會讓學生從實際角度思考與解決問題。
(四)老師要運用機智風趣的講課方式,把抽象化的理論知識物象化
老師要善于運用幽默感,把恰到好處的神情、肢體語言等融入知識講解中。比如,浙科版教程中的生物名詞“肽鍵”,有些學生會把“鍵”字寫錯,這時老師可以跟學生說:“‘鍵字是金字旁,不是月字旁,如果寫成月字旁就變成了牛肉腱子,咱們的‘鍵是比金子價值還高的,寫錯了就便宜了許多!”同學們一定會從此牢牢記住這個字的寫法,也會記住這個名詞與其意思。
社會正處在持續發展階段,怎樣才能強化高中學校的生物課教學能力,是值得每一名教學工作者不斷探尋的。啟發式生物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掌握能力,使生物課堂變得更為活潑生動,這對于高中學校生物教學工作是一種有效的變革,對于整體教學方法具有創新性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燕.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學周刊,2015(19).
[2]鄭鑰洲.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5(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