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翠
摘 要:明末清初著名戲曲理論家李漁曾這樣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一個精彩的開頭對于寫好整篇文章至關重要。
關鍵詞:雕琢;鳳頭;簡明;精美
作文一開始,就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精心設計有個性的亮點。精彩之筆,盡量在文章開頭展示出來,營造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閱卷老師在一瞬間被吸引。那么如何雕琢議論文的“鳳頭”呢?
一、開門見山表觀點
我們看一下幾個作文片段:
片段一:隨著時代發展,社會也在進步,現代科技日新月異,電視等科技產品的出現,也打破了人們一貫的生活方式,也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同時為了放松心情、緩解諸多方面的壓力電視劇、電影也越來越受人們喜愛,看著電視里的畫面,有時我們或許只當作是一種心情調節劑,但是,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總是把前人的事跡翻來覆去地演個不停,更有甚者,其中全是空想出來的虛幻之物,難道在現代的生活中我們不能用本來的自己,講述一些屬于自己的真實故事嗎?——《本色》
片段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要看清目標而朝之前進。在前進的路途中,有許許多多的困難與挫折,它在阻止我們。我們要怎樣對待困難與挫折,怎樣去實現自己夢想呢?——《成功的背后》
以上兩個片段都是無法吸引閱卷老師的作文開頭。片段一沒有觀點片段二與觀點不符。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鳳頭的第一個標準就是“明”。梁啟超:“文章最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易動人。”白居易說“首句標其目”,主張開宗明義。李涂在《文章精義》里說:“文字起句發意最好。”所以第一步我們就要簡明扼要地,開門見山地表明自己的觀點。如我們中學教材的《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再如《論創造力的培養》中一開篇就寫創造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源泉,因此,我們要培養創造能力。這些經典文章一開始就亮出觀點,讓讀者一目了然。
二、聯系材料(材料+觀點)
比如:根據下列材料,寫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女孩滿懷感激地吃完老婆婆端給她的餛飩,眼淚止不住地流。“你怎么啦?”老婆婆關切地問。她忙擦眼淚,說:“我跟媽吵架,媽把我趕出來了。你不認識我,卻愿意煮餛飩給我吃,比我媽還好。”
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么會這么想呢?難道你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還抵不過我的一碗餛飩?”
女孩愣住了,趕緊回家,在村口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張望……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范文:身處青春期的我們有些叛逆,常常和父母發生口角上的矛盾,因此,做出了令父母困擾的行為,有一個女孩,吃完老婆婆的餛飩,眼淚止不住地流,老婆婆詢問著,得知女孩與父母吵架,被母親趕出,女孩向老婆婆說:“您比我媽媽好。”老婆婆說:“你媽媽做了十多年的飯還抵不了我的一碗餛飩嗎?”女孩恍然大悟。原來母親一直在自己的身邊給予關愛,母愛無處不在,只是我們常常忽視,用心感受,大愛無疆。——《感悟母愛》
這個作文范例犯的問題就是照搬照抄。
修改:老婆婆給了一碗餛飩,我們感激涕零,媽媽做了十多年的飯,我們卻可以視而不見。不是母親不愛我們,其實母親一直在我們的身邊給予關愛。母愛無處不在,只是我們常常忽視,用心感受,大愛無疆。
修改之后的開頭即達到了“簡”的要求也達到了“明”的要求。可單單做到這兩點的作文開頭還算不上鳳頭,還沒法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所以我們還得避免議論文的開頭過于平淡,要“美”。那怎么做到開頭美呢?可以借鑒下面的方法:
方法三:名言引用(引用+觀點)
范例1:同是高貴,陶淵明告訴我們“不要為五斗米折腰”;李白解釋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于謙則表示“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高貴雖因不同的人而解釋有所差異,但它都是人們美好心靈的體現。——《論高貴》
范例2: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告訴我們:“對于凌駕于命運之上的人來說,自信是命運的主宰”;莎士比亞總結道:“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信心則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人生因自信而成功。——《自信的魅力》
古人講究“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因此,開頭不可拖泥帶水,拖沓冗長。好的文章開頭,也應如爆竹驟響,引人注目。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更要注重運用這些方法去練習寫作,雕琢好作文的鳳頭,讓我們的作文一開頭就能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
參考文獻:
陳石林.論文從何來:答部分教師問[J].教師,2014(18).
注:本文為甘肅省級課題:構建多樣化教學模式創建魅力課堂編號代碼為GS<2015>GHB1287的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