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志剛
影響中國
2016年度
地方政府創新
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政府

新都區是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根據四川省優先發展“成都一個特大城市,綿陽一個大城市,德陽等10個中等城市”的平原都市群發展戰略,新都區處于中國西部最具活力的成都平原經濟圈的核心地帶,是“成(都)-德(陽)-綿(陽)”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橋頭堡。
新都,成都的八個衛星城之一,得益于成都市國家中心城市的確定,現正謀求“獨立成市”。
從衛星城到謀求“獨立成市”,新都在近些年的一系列作為,可為一些地方的發展提供參考樣本。
“讓‘創客們心都在這里”
截至2016年,新都區已經連續22年名列四川省綜合實力十強縣,近5年連續排名第四。
這份成績單,離不開一批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9月22日,在位于新都區的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園,中國中車成都公司研制生產的首列鋁合金A型地鐵車輛正式下線。
2016年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這無論是對成都市還是新都區,都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今年7月29日和8月19日,“一帶一路”下的新都機遇 ——2016新都區對話知名企業暨投資推介會,分別走進深圳和上海。一時間, “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城市”“最具國際影響力品牌城市”等新都符號,在很多地方獲得了廣泛的傳播。
實際上,在以創新培育城市新動能方面,新都動作不斷。今年6月21日,新都區與西南石油大學、四川音樂學院、成都醫學院等駐區高校舉行校地共建環高校知識經濟圈座談會暨校地合作簽約儀式,新都區宣告與3所駐地高校共建環高校知識經濟圈。
6月26日,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最后一個活動日,39.5億元前海金控新都區綠色發展基金簽約落地新都,宣告深圳前海與新都區合作開啟。
8月30日,新都區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成都市新都區人民政府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協議》,尋求在航空動力方面新的“著力點”。
新都這座城市從不缺乏創新的元素,從全國農村改革的“實驗地”“專業戶”的發源地,到今天成為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上的重要節點,新都的創業創新基因一直在傳承。
新都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通過提出政策護航,“讓‘創客們心都在這里。”
另外,據新都區政府新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新常態下雙創工作,新都區緊抓創新機遇,按照成都“創業天府·菁蓉匯”行動計劃,形成了《創業天府·揚帆新都行動方案(2015—2020)》,制定出臺一個創新創業發展目標、六個創新創業平臺、七個方面扶持政策、六個方面保障措施,即“1676計劃”。
好的創業環境,首要的是平臺。據此,新都區適時推出蜂云谷、“北歐E中心”電商孵化基地、匯融廣場創新型電商園等6個創新創業平臺,為創業者們解除后顧之憂。
新都區相關負責人認為,創業平臺只是一個載體,對于很多初創型企業而言,優質的政策資源是創業的強心劑,故在推出的七項政策方面做足了文章。
據了解,對符合條件入駐區內創新創業平臺,租用生產經營場地的科技型小微企業,給予前三年免除100%、后兩年免除50%場地租金優惠;對入駐平臺的青年、大學生創業團隊,三年內免除水、電、氣、光纖及物業管理費用等暖心政策。
同時,完善配套服務、加強產權保護、強化資金保障等六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也將盡快得到落實。
新都區還制定了該區支持創業的2015—2017年目標任務責任清單,從創新人才、載體、資本、要素和活動五個方面做了詳細明確的安排部署。
優化產業布局
產業,是新都發展的引擎。
過去的一年,新都區始終把開放創新雙驅動戰略作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全力打造經濟升級版。在產業布局層面,新都立足區位優勢,提出“強二興三優一”方案, 堅持工業“一業定乾坤”。
2016年8月28日,中國航發集團正式成立,這是國家重視發展航空發動機產業的重大舉措。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帶動性極強。數據表明,一般工業項目的投入產出比為1:2,航空航天產業達到1:3,對于其他產業可形成1:5的帶動。
新都具有較好的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位于區內的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624所)和成發集團(420廠),在中國航發集團的全國布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其三大航空發動機研制生產基地之一。
目前,新都已簽訂四方合作協議,在石板灘工業拓展區規劃了9平方公里的園區,成都市第一筆3億元啟動資金已到位,“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式”的航空產業園正加緊布局建設。
軌道交通,是中國唯一具備整裝研發、制造、管理輸出能力的高端裝備,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未來五到十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軌道交通總投資將高達數十萬億美元。
將此重大高端成長性項目納入囊中,新都頗費心思。隨著中車地鐵車輛的下線,軌道交通的集聚效應已初步呈現,中國中車多家核心配套企業已簽約落戶,千億級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正加快形成。
作為傳統工商業重鎮,新都實施工業強基行動和工業倍增計劃。除加快打造千億工業園區外,以集群化思路做大做強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提檔升級,加大對本土“有根企業”的扶持和培育。
在加快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新都引導現代服務業向高端發展,建設千億國家級電商物流示范基地,升級傳統商貿,推動電商深度融合,使新都成為中西部地區大宗商品交易、跨境商貿集聚地及國際商貿旅游購物目的地。
新都區位于成都北部,距成都中心城區16公里,是成-德-綿帶上的重要節點,也是成都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基地,區位條件優越。
從疏解中心城區人口,承接中心城區功能轉移,化解中心城區的交通擁堵等難題的角度而言,新都具有比較優勢。
作為成都城北門戶,在“獨立成市”理念指引下,新都提出讓城市空間更“優”、讓城市動力更“足”、讓城市經濟更“強”,讓城市文化品位更“高”、讓城市生態更“美”、讓城市民生獲得更“實”和讓城市治理更“好”的未來五年發展目標。
業內專家認為,上述發展目標表明新都區作為成都市衛星城,是成都市最具有條件建設“獨立成市”的衛星城。
新都區未來的規劃,是形成“1+2+7+N”新型四級城鎮體系。“1+2+7+N”指新都未來將形成“1個主城區,2個小城市,7個特色鎮,N個農村新型社區”的城市格局。
10月29日,新都區規劃局局長張啟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都將按照“獨立成市”的城市發展理念進行規劃,讓城市空間更“優”。 “按照功能互補、錯位發展、聯系緊密的要求,加快構建‘1+2+7+N的新型四級城鎮體系。”
這意味著,新都將緊緊圍繞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目標,全面建設精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