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黃帥
2016年10月1日,汽車行業全新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ATF 16949:2016正式發布,代替現行的ISO/TS 16949:2009標準,這將對汽車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2018年9月14日以后,ISO/TS 16949證書將全部失效,這意味著留給汽車供應鏈企業的轉換時間非常緊迫。我國汽車行業眾多零部件供應商、整車廠等面臨轉換審核或新申請審核,該如何在有效時間內順利實現新標準轉換?本刊特別邀請到SGS認證及企業優化服務中國區汽車產品經理何元敏,來系統解讀IATF 16949:2016新標準重要變化及關鍵時間點,并為汽車供應鏈企業轉換審核出謀劃策。
轉換:從ISO/TS 16949到IATF 16949
:2016年10月1日,汽車行業質量體系標準IATF 16949:2016正式發布。請介紹一下該標準轉換的動因和契機。
何元敏:我先介紹一下現在正在使用的標準,即ISO/TS 16949。最初我們可能更多地把它稱之為技術規范。但其實1999年至今,它起到的作用已超過了大部分標準。所以,我們很多時候也把它稱為標準。
1999年以前,全球汽車行業的管理標準處于“戰國時代”。國內一級供應商通常給多國主機廠供貨,面臨不同國家的不同標準。比如供應商給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供貨,就要通過美系標準QS 9000、德系標準VDA 6.1;給神龍供貨,就要通過法系標準EAQF;給菲亞特供貨,就要通過意大利行業標準AVSQ 。這導致一級供應商要獲得主機廠的認可,有時必須同時滿足以上這些標準,往往要花費很多精力。鑒于此,1999年,國際汽車工作組(IATF)推出了ISO/TS 16949標準。該標準根據美國、德國等幾個汽車強國主機廠對一級供應商管理體系的要求,將各國不同的要求綜合起來變成了一個標準。
ISO/TS 16949有一個很單純的目標,即減少多重認證、提高管理效益。該標準經過幾年過渡期之后,逐漸變得成熟。2002年,ISO/TS 16949第二版發行,2009年第三版發行,也即當前運行的版本。
根據IATF的統計,ISO/TS 16949目前在全世界頒證數量超過6.2萬張。其中,我國頒證數量所占比例在40%以上。相比我國汽車行業在全球的地位,這一占比是非常高的。我認為,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國整車出口量不算多,但汽車零部件出口量遠遠高于整車出口量。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幾乎都獲得了ISO/TS 16949標準的2002版證書或2009年版證書。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河南、山東和廣東等地區。第二,我國一些主要汽車零部件出口的供應商,比如輪胎、輪轂、汽車電機等,通常也會遵循ISO/TS 16949標準。畢竟對于出口企業來說,獲得這個標準的認可,其實是得到了海外市場的“敲門磚”。
不過,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擴張,汽車企業數量和產品量開始增多,企業規模和出口量也不斷擴大。這勢必造成原有質量能力、技術能力和管理資源等被稀釋,從而導致ISO/TS 16949標準獲證企業數量激增的弊端顯現。其實不只在中國,在印度、韓國等新興汽車市場,都出現了一些不良的趨勢。IATF將此歸納為兩類:一類是“Soft auditing”,可譯為“輕審”,即在抽樣審核時不夠嚴格;一類是“Soft grading”,可譯為“輕判”,即不管有沒有進行“輕審”(或“重審”),對審核的發現進行歸類或判別時,下了不嚴格的結論。不管是“輕審”還是“輕判”,其實都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鑒于此,IATF在2013年10月推出了ISO/TS 16949認證準則的第四版,提出了一些對現有審核進行規范的要求。這就幫助了審核方和被審核方共同努力來滿足IATF和ISO組織的要求。實際上,ISO/TS 16949規范與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是保持一致的,會隨其變化而做出調整。2015年9月,ISO 9001再次更新。以此為契機,2016年10月1日,IATF 發布了新的標準——IATF 16949:2016,替代現有的ISO/TS 16949標準,標準名稱由“ISO/TS”改為“IATF”。
此次標準名稱的改變有幾層含義:第一,由“ISO/TS”改為“IATF”,減少外部對標準升級速度的質疑;第二,直接稱為IATF告訴我們,IATF是唯一認可的機構;第三,以前被稱為規范,現在叫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對于汽車行業而言,實際上意味著它與ISO 9001同等地位、同一目標;第四,新的標準完成了巨大調整。
焦點:IATF 16949新標準五大變化之處
:從ISO/TS 16949:2009到IATF 16949:2016,標準的重要變化之處體現在哪些方面?
何元敏:我認為,主要有五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IATF 16949將管理體系的輸入由原來比較注重對顧客的要求擴大為對相關方的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受ISO 9001影響。同時,相比ISO 9001精煉的描述,IATF 16949對行業要求的解釋更加詳盡。
第二,IATF 16949更加強調了“基于風險的思維”。質量管理體系涉及很多內容,要真正運行起來,就必須采取優先的順序。“基于風險的思維”告訴我們,風險高的那些要求要排在前面,優先被應用在管理體系中。
第三,之前的管理體系主要針對汽車產品實現的過程,也就是按照客戶要求進行產品設計、開發、采購、制造和產品檢驗,直至把產品賣給客戶,考慮的很大比例是汽車產品生命周期的前端。而實際上,汽車是耐用消費品,使用的年限會比較長,生命周期后端也需要進行風險管理。對此,IATF 16949增加了相關要求。
第四,IATF 16949增加了對汽車內置軟件開發的管控。在此之前,不論是在審核設計開發階段,還是在審核供應商管理時,都沒有把軟件要求寫進標準范圍里。近些年,汽車行業逐步高科技化、電子化、信息化和軟件化,很多汽車硬件產品中植入了軟件系統。IATF 16949將軟件開發控制加入規范中,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
第五,IATF 16949在供應鏈里加強了管理體系的要求,下決心要著重打造汽車行業的供應鏈。供應商要納入管理體系,其下一級的供應商同樣要納入管理體系,在汽車全供應鏈中強制推行IATF 16949和ISO 9001的第三方認證。這也會導致汽車行業中一部分不具備戰略上共同發展的供應商被淘汰。而那些管理體系比較健全、質量保障能力比較強的供應商,則將在汽車行業供應鏈中推動共同的質量管理要求及技術管理方法,以此達到整體供應鏈水平的提升。
緊迫:3個關鍵時間節點不容忽視
:對汽車供應鏈企業來說,本次IATF 16949:2016標準轉換過渡期有多長時間?關鍵時間節點有哪些?
何元敏:從2016年的10月1日正式發布,到2018年9月14日新舊標準全部轉換完成,IATF 16949留給汽車企業的時間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關于新標準及其認證轉換過程,有3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汽車企業一定要關注。
第一,2016年10月1日新標準頒布這個時間點。
第二,2017年10月1日以后,將不再接受ISO/TS 16949的任何審核(包括初始審核、監督審核和換證審核),而必須按照IATF 16949新標準來實施審核。也就是說,從2017年10月1日開始,就沒有ISO/TS 16949這個概念了,而只有IATF 16949證書。
第三,2018年9月14日之后,ISO/TS 16949認證證書全部失效。這對于汽車行業供應鏈的制造企業來說,IATF 16949新標準的轉換認證及其審核的時間變得尤為緊迫。
而實際上,新標準真正的轉換時間是從2017年1月1日開始的。這樣看,汽車企業證書轉換時間更短,只有一年多。根據我們之前的經驗,預計2017年第一季度證書轉換數量不會很多。而2018年9月之前的一個季度,由于已經接近轉換尾聲,預計轉換審核也比較少。其實,真正繁忙的證書轉換時間段很可能集中在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這差不多15個月的時間里,要將之前覆蓋3年的所有審核都轉換完成,這對認證機構和汽車供應鏈企業來說都將是非常大的挑戰,因此,也建議企業盡早和認證機構取得溝通,以便能夠順利應對此次標準轉換。
應對:分步驟更新質量管理體系
:當前,面對汽車行業質量體系標準的這種轉變,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可從何處著手加以應對,以便符合新版本的審核要求?
何元敏:對于那些之前通過ISO/TS 16949審核的企業來說,緊迫的是,需要在2018年9月14日之前完成新標準轉換審核。這可以通過幾個步驟實現。第一個步驟:學習最新標準的內容,同時適當參加一些外部培訓,然后進行內部轉訓,從而全面理解新標準的要求。第二個步驟:掌握新標準要求之后,將現有質量管理體系與IATF 16949新標準作對比,進行差距分析。在此過程中,汽車企業需要弄清楚,與IATF 16949新標準相比,自己目前運行的舊版質量管理體系還缺少哪些文件化的要求、缺少哪些實際運行的證據等。第三個步驟:在差距分析的基礎上,對現有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更新,并迅速運行起來,以求快速實現新標準轉換審核。
根據IATF的要求,轉換審核的時間節點,是要和正常的監督審核節點相對應的。也就是說,在上述15個月里,并不是隨時都可以轉換的,這需要與之前的一些審核時間段相對應。如果在2018年9月14日未能完成轉換審核,那么,就會由轉換審核變成一次全新的審核。這對審核費用、審核效率等都會造成浪費。因此,汽車企業要盡早行動起來,熟悉新標準、進行差距分析及更新質量管理體系。
還有一類是新審核,即原來未做過ISO/TS 16949審核的汽車企業,本次需要申請IATF 16949新標準審核。首先,新申請不可能早于2017年1月1日;其次,企業要了解新標準,按照新標準要求進行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運行滿12個月以后,才能到認證公司申請第三方的IATF 16949審核。這其中還有一條比較苛刻的規定需要企業特別關注,即在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滿12個月的同時,向汽車行業供應鏈的批量供貨時間也要滿12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審核轉換,還是新申請審核,汽車企業面臨的時間都非常緊迫。在審核之前,企業內部最好建立一個專門的工作組進行合理的時間規劃,以在規定期限內順利完成轉換審核。
SGS:全力協助汽車企業適應新標準
:針對本次標準轉換,當前及未來SGS將如何幫助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適應新標準?
何元敏:針對本次新標準的轉換,從2016年7月開始,SGS就持續面向國內汽車供應鏈企業召開全國巡回的技術研討會。在研討會上,SGS專家重點為企業解讀新標準的轉換時間軸和變化趨勢,以幫助汽車供應鏈企業快速適應新標準。在很多城市中,這些研討會也得到了當地政府及汽車行業商協會的大力支持。
SGS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IATF 16949審核員。這些專業審核員所涉技術領域非常廣。與此同時,SGS還率先完成了針對IATF 16949新標準的課程開發設計,課程中創造性地結合了“過程審核”“產品審核”“汽車行業五大工具”等內容,從而幫助被審核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標準,進而完成標準轉換和升級。目前,關于IATF 16949新標準的線下公開課已經在全國開班,為了方便企業隨時參與學習新標準,與線下公開課同步,SGS還開設了線上網絡課程。未來,SGS技術團隊還將針對此次IATF 16949標準變化,開發更多技術工具課程,以協助被審核方建立新的質量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