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辦公軟件技能大賽是學校借以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常見形式。分析當下的辦公軟件技能大賽現狀表明,普遍存在錯誤理解、評價標準定位偏頗,以及點評缺失等問題。緊扣提升學生整體計算機應用能力的主旨,全新設計評價標準,尤其強調高職學生計算機基礎課后的軟件實際操作能力,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突發事件處理,力求使辦公軟件技能大賽回歸本初。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辦公軟件;技能大賽;設計
辦公軟件技能大賽作為活躍教學氣氛的有效手段,發揮著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增強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積極作用,越來越受到各高職院校師生的重視。但是,縱觀各級各類的辦公軟件技能大賽(也包括速錄比賽、PPT大賽等),由于多年重復舉辦,已經形成許多程式化的東西,出現許多不良傾向,如為了增加操行評定成績,評先選優而競賽,嚴重脫離教學實際,使得競賽流于形式的現象,弱化了應有的榜樣教育功能,背離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動手實踐能力水平的初衷。
本文僅限于討論計算機辦公自動化實訓課程辦公軟件技能大賽,這是高職院校里最為多見、也是最容易組織的辦公軟件技能大賽形式。
1 辦公軟件技能大賽存在問題
辦公軟件技能大賽出現的一切問題都源于對競賽目的和競賽組織者的認識錯位。
舉辦辦公軟件技能大賽,直接的結果固然是評出名次,分出等級。但排名絕不是開展辦公軟件技能大賽的唯一目的,至少不是主要目的。辦公軟件技能大賽的最根本目的應該是為廣大學生樹立真實可信的榜樣,在一旁助推信息化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方向,通過舉辦競賽,使教師隊伍和學生的軟件應用能力與水平得到共同的提升。
衡量辦公軟件應用能力與水平高低的根本標準,對教師而言是教學效果,對學生而言是學習成果,不能簡單地以命令或函數會得多、公式用得熟練來評價,其評價指標設計必須考量預期的教學效果和在實際工作中的使用價值。
圍繞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與水平這個終極目標來分析辦公軟件技能大賽現狀,就會發現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辦公軟件技能大賽評價標準脫離教學實際。組織者為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考慮操作性與可比性,一般需要制定嚴密的限制、規范的流程、統一的標準并設定好固定的方向,規則越來越細化。如此這般,強調共性,就會舍棄個性,也就必然忽視不同學科專業內容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越是嚴謹的比賽評價標準,往往越是偏離了教學實際情況。
(二)參加競賽演變為一場考試的過程。參賽者為了獲得好成績,揣摩組織者的組織意圖,研究評價標準勝過研究比賽內容,關注評委多過關注大賽的知識,以應試心態追求評委贊賞,客觀上卻形式化、公式化,違背了比賽激發創意和開闊思維的初衷。
(三)誤讀教學改革,濫用教學手段,片面地追求花哨、好看,競賽變成演戲。一些人(既有參賽者,也有組織者)對素質教育理解不深刻,無視學生學習的基本訴求,不深入透徹研究教學內容,只追求技巧手段、時髦的動畫方法等形式上的東西,簡單地認為套用外來教法,把比賽作品搞到炫目美觀,就能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軟件應用達人。
(四)點評缺失。競賽中要么沒有安排專家點評,要么安排了點評也是說些粗略的官話、套話以應景,更有甚者罔顧事實大講好話成為拉票工具。其實,專家專業點評應該指出亮點與不足以及改進建議,使參賽和非參賽的師生共同受益、共同提高。
另一方面,多專業混合的“專家評委會”的評委來自于不同專業,只能就參賽者所完成作品的共性問題進行評價。有關專業問題,必須聽取專業人士意見,所以專業專家的點評意見也是其他評委評判的重要依據。
一般而言,專家點評內容應當包含:內容是否正確,該作品所應用的命令與技巧是否符合該作品的題目、所應用的手段是否對作品要求本身起到了一定的增益作用,重點提取是否準確,難點處理是否有效,素材的選取是否切合該作品的專業性等方面。
(五)軟件實際展示駕馭能力無從考核。一般都是參賽者做好一個已完成的作品提交,比賽中直接播放展示,參賽者和其作品之間不會有交互,參賽者不需要進行軟件作品控制。而高職辦公軟件技能大賽想要展示的恰恰是參賽者操作軟件的過程,制作中不同位置技巧的使用,人機交互是軟件技能大賽特別重要環節,軟件駕馭能力是對參賽者最基本的一個能力要求,甚至超過對作品展示評比的要求。
(六)非參賽者不受益。受比賽規模限制,比賽過程中一般不安排師生觀摩,只在競賽后安排優勝者作品公開播放、演示,安排非參賽者自愿觀摩。而此時此刻,非參賽者卻只能欣賞到被反復修改多遍的成品展示,既聽不到中肯的點評,也不知道獲獎的優勝作品是怎樣制作的,即使有好的作品創意和應用技巧,也難以借鑒到自己的學習中去,大大降低了舉辦大賽的作用和意義。
2 辦公軟件技能大賽的評價指標設計
辦公軟件技能大賽一般包括作品結構評比和作品實用價值評比兩部分。
(一)評價作品本身結構
只有正確理解作品的含義,才能正確評價一個作品優劣。
參賽作品就是一個軟件媒體文件,外觀形象設計是必要的,但占比不能過多,實用性最重要;其格式、結構應有大致要求,但不宜強求一致,應該允許個性化設計。參賽作品評價指標設計見表1。
精美的外觀即良好的第一印象給人以想看的沖動;要素齊全與準確表達給人以愛看的享受;耐看即優秀;特色更是錦上添花。
(二)評價實用價值
只要把握住作品真正的表達目的,就能給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實用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既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指導技能的體現,也是學生直接面向教師接收、接受知識、技能后再反饋回來的過程。這一過程直接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最終又能用出來多少。這個評價就需要相關專業的專家(老師)利用本專業的相關知識來進行評價和指正了。
3 結語
組織辦公軟件技能大賽是必要的,但評價指標體系也不可能有客觀公正的唯一標準,所以需要多評委組成評委會一起評價打分。實際操作中所有的辦公軟件技能大賽組織者,都會采用多評委組成評委會的形式,也說明普遍認可這種評價標準一定帶有主觀傾向和個體差異。通過制定適宜的競賽評價指標體系和標準,鞭策鼓勵教師鉆研業務,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有激情的課堂,最終讓師生雙受益。
作者簡介
張洪瑞(1981--),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