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出現電視天氣預報節目,播出到今天已經成為人們每天必看的節目之一,它能及時準確的預報出各城市的天氣情況,避免天氣原因影響人們的出行。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技術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也存在著很多機遇與挑戰,作為節目的自身需要不斷進行優化與創新,這樣才能滿足觀眾們觀看天氣預報節目的需求,拓展了發展空間,提高了競爭能力。本篇論文先對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的語言藝術展開介紹,進一步闡述主持人的心理素質,最后探討一些主持技巧,為發展電視天氣預報節目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
現在天氣預報節目是人們不可缺少的電視節目,它直接關系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出行,在全國電視節目收視率中,天氣預報節目位居榜首。天氣預報節目與其他電視節目有所不同,主持人的出鏡時間有限,可以說是按秒計算的,因此,電視天氣預報主持人在節目一開始就要吸引觀眾注意,這就需要主持人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化妝與造型、語言組織以及自身素養方面對天氣預報節目的質量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1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的語言藝術
我國現在的電視行業正向多元化發展,每個電視節目都為了提高收視率,在個性與風格上都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主持人要在視覺、聽覺與心理上人帶給觀眾愉悅感,對主持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挑戰,這也是現代節目主持人必備的基本條件。主持人的語言藝術可以分為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一名合格的主持人必須要具備可以把二者很好結合起來的能力。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在語言上要做到吐字清晰、語言標準,這是作為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主持人在節目中語言上沒有激情、沒有抑揚頓挫,不能很好的運用輕重音,會讓觀眾失去觀看的欲望,使電視節目慢慢沒有吸引力,導致節目演播失敗。作為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在播報前先要了解與掌握稿件當中的內容,自己充分理解后才能熟練、準確的運用語言表達出稿件當中的內容,很輕松的傳送給觀眾。比如在播報天氣預報時,遇到良好的天氣時,可以運用輕松的語調,面帶微笑,表現出心情愉悅的感覺,在播報災害天氣時,語調就要嚴肅認真,觀眾通過主持人的語氣以及表情就可以感覺到未來幾天的天氣會影響到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從而做好預防工作[1]。
標準普通話以及悅耳的嗓音是節目主持人的基本要求,在主持節目時,主持人的表情、動作也是不可缺少的。主持人站立時身體要向前微傾,表現出一定的親和力,節目中主持人的手勢不要過多,也避免動作重復、單一,要根據主持節目的節奏進行適當的調整變化,給人以優美、大方的感覺。手勢動作要做到不急不緩,在主持節目中,語言與手勢要互相配合,給人以協調、舒適的感覺。手勢運用恰當,做好肢體語言的表達,可以提高觀眾的注意力,為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增添活力。
2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的心理素質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容易產生緊張心理。由于天氣預報直播在內容與時間上具有很大的限制性,給人一種緊張的氛圍,天氣預報作為一種時效性的節目,出稿時間與播報時間距離時間非常短,甚至有時候主持人拿到稿件時不到十分鐘就要播出,同時主持人一面分析稿件,一面接收演播室外制作小組的消息,很容易產生緊張心理。另外,主持人缺乏專業素養也容易產生緊張心理。現在很多天氣預報主持人不是氣象專業的,播報經驗是根據多年的經驗積累而成,天氣預報直播需要主持人掌握較高的氣象知識,缺乏專業氣象知識,在播報時容易出現應付不來而緊張的情況。同時,主持基本功較差,容易自信不足,在播報時只是單純的背誦,沒有經過大腦轉換,不熟悉專業就沒有自信而出現緊張情緒。
預測天氣是一門科學,而播報天氣則是一門藝術,在天氣預報節目中會涉及到很多有關氣象、地理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術語,難以理解而產生緊張感,因此,主持人要認真學習專業方面的知識,靈活掌握,在播報時放松心態,有助于正常發揮,注重親和與交流,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增添真實感。主持人要善于調控自己的心態,在播報天氣預報時,如果心理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可以用深呼吸來緩解緊張與煩躁情緒,讓自己呼吸保持平穩。也可以在節目播報前先嘗試播報幾句,比如稿件的開頭部分以及高潮部分的內容,調整自己的聲音,找到合適的發聲范圍[2]。
3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技巧
首先,要定位天氣預報主持人的風格。定位風格不但能夠準確播報天氣,還能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增強適應能力而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作為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要增加與受眾群體的交流,針對不同的群體制作具有一定特色的氣象節目,比如,當目標受眾為老年群體時,在解說時要放慢速度,三維動畫也要簡單明了,在表達內容上要側重于信息層面,而不是知識層面。同時,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還要抓住交流的時代感,天氣預報是一種藝術性質的播報,具有很強烈的時代特征,現代天氣預報播報是一種平等的溝通與交流,主持人屬于宣傳者,也是服務者與引導者,一名優秀的天氣預報主持人能夠表現出自身的智慧、主見、博學與個性,把握時代特征,在實踐當中定位自身的主持風格。
其次,掌握規律,增加傳播有效性。也就是在播報天氣時讓觀眾能夠容易記住,但是,由于電視天氣預報播報的過程時間較短,不能像報紙與網絡上的信息可以反復查看、記憶,所以,在播報天氣預報時要顧及到受眾群體的信息接收限度,要做到詳略適宜,突出重點,盡量增加受眾群體的信息接收量,增加傳播有效性。比如,可以詳細播報二十四小時與四十八小時之內的天氣預報,后面天數的天氣預報可以提供一個大概的天氣趨勢,這樣很容易提高觀眾的記憶力,降低了播報難度的同時,還實現了天氣預報的有效傳播。
4 結語
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主持節目過程中,主持人要不斷學習氣象、地理等方面的專業文化知識,豐富自己的主持經驗,從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上增加生動性與趣味性,從心理上端正服務態度,克服緊張情緒,練好主持人基本功,不斷完善自己,提高天氣預報主持技巧,使天氣預報成為一個科學性質的電視節目,同時添加了人文關懷與生活情趣,在主持的道路上不斷創新,成為一名優秀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
參考文獻
[1] 劉菁菁,于麗潔,王秀芳.論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語言藝術[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2] 趙燁冰.漢英天氣預報功能語篇對比分析[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作者簡介
程亮(1983-),女,漢族,甘肅定西人,本科,現助理工程師,從事氣象影視服務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