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綜合報道
構建支撐產業發展的“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網絡解讀《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 本刊綜合報道
10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其他國務院領導首先參觀了“工業互聯網”展覽,并在隨后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議通過了《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11月3日,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等介紹了《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并對《指導意見》相關政策問題進行解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10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了《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這是規范和指導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現代工業融合發展催生的新事物,是實現生產制造領域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連接的關鍵支撐,是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礎設施,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對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意義重大。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做出系列部署。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16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啟動了《指導意見》編制工作。在廣泛調研和深入論證的基礎上,會同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歷時一年,編制完成了《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為目標,圍繞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指導意見》確定的總體目標是,構建起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并進一步提出202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三步走”目標;主要任務是,打造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推進大型企業集成創新和中小企業應用普及兩類應用,構筑產業、生態、國際化三大支撐7項任務。
綜合考慮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共性特點和我國突出短板,《指導意見》重點突出五了項工作:一是網絡基礎方面。重點推進企業內外網改造升級,構建標識解析和標準體系,建設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為工業全要素互聯互通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平臺體系方面。重點推動建設若干個面向多行業、多領域應用的國家級平臺,支持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示范引領效應的企業級平臺,形成國家、企業兩級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促進工業全要素連接和資源優化配置。三是安全保障方面。重點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手段建設,形成國家、行業、企業協調聯動的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格局,建設覆蓋產業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體系。四是融合應用方面。重點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示范部署,以應用促發展、以發展促應用。五是《指導意見》從法律法規、市場監管、財稅支持、融資服務、人才支撐、組織機制等方面,配套提出了6項保障措施。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物,正在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經濟發展將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是順應技術、產業變革趨勢,加快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
目前,工業互聯網的性能還滿足不了將來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需要,因此在《指導意見》中將建設網絡基礎設施作為一個重點工程加以推進,主要措施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工業企業內網改造升級。因為我國工業企業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基礎非常薄弱,因此需要通過實施工業企業內網改造來推動工業企業內網的IT化、扁平化、柔性化,從而打通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為更廣泛的互聯互通,為先進制造業的深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是加快工業企業外網建設。重點加快推進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與改造,擴大網絡的覆蓋范圍,優化升級國家骨干網絡,為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泛在互聯與數據順暢流通提供保障。同時,進一步推進連接中小企業的專線提速降費,降低中小企業信息服務的成本,支持大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
三是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標識解析體系賦予工業互聯網的每一個機器和產品“身份證”。在這項工程中要推進實現供應鏈系統和企業生產系統精準對接和人、機、物全面互聯,進而實現跨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促進信息資源的集成共享。
四是推進工業領域全面部署IPv6。我國的IPv6發展起步比較早,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普及率還不高,我們也希望以發展工業互聯網這一契機,在工業企業的網絡化改造建設的同時,同步推進工業領域IPv6的發展,來滿足工業智能化發展對海量地址的需求。
通過以上四項工程,打造一個支撐產業發展的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
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在工作部署方面,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聚焦融合重點,注重夯實平臺發展基礎,著力提升平臺運營能力,打造多層次、系統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體系。主要做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二是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驗驗證,支撐產業聯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測試驗證平臺;三是推動百萬企業上云;四是培育百萬工業APP。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新時代要堅持和貫徹的新發展理念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
工信部將繼續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與包括美國、德國在內的各個國家開展交流合作,為企業間務實合作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實現合作共贏。一是提高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能力,鼓勵國內外企業面向大數據分析、工業數據建模等關鍵環節合作開展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建立工業互聯網的技術、產品、平臺、服務方面的國際合作機制,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方案等“引進來”和“走出去”,鼓勵國內外企業跨領域、全產業鏈緊密協作。二是加強多邊對話與合作。
市場環境和政策支持是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保障,這次《指導意見》主要是從法規制度、市場環境、財稅支持、融資服務、人才支撐和組織機制等六方面提出了支持保障的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法規制度;二是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三是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四是創新金融服務方式;五是強化專業人才支撐;六是健全組織實施機制。
(來源:國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