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穩

中國曾是自行車“王國”,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必備交通工具,自行車則演變為騎行愛好者和綠色出行者的首選,同學們,你人生中屬于自己的第一輛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呢?
我們知道馬路的設計一般都是中間高兩邊低,這是為了方便排水,自行車在行駛時,必須靠右側,輪胎的左側常比右側磨損得厲害,同時在騎行中,我們的重心是靠后的,壓力使得后輪的磨損要比前輪磨損快,新輪胎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可以把前后輪胎調換使用。
倫敦大學數學教授西蒙·布萊克本是這個公式的發明者,或許對不少人說,這個公式本身比停車還令人頭疼,我們先對公式中的參數做一個說明:司機需要知道自己愛車的轉彎半徑(r)以及前后輪距離(l),還需要測算出從車前輪中心點到車子最前端的距離(k),最后司機還需要知道停在自己車旁邊的車子的寬度(w),布萊克本還補充說,這個公式得出的數,是除了自身車長外,還需要的停車空間最小值,有了公式幫助,許多停車難題都能迎刃而解,下次同學們到地下停車場的自動升降汽車庫時,不妨留心一下其大小規格,看看離我們的完美停車公式還有多大的差距!
看看網絡視頻上的神奇停車表演,我想知道這些表演選手是否也是數學的超級粉絲。
從自行車和汽車的使用中,我們體會到的或許不僅僅是數學的神奇應用,數學,總能帶給人一些與眾不同的美妙感受!